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触须星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触须星系。原图链接

触须星系(英语:Antennae Galaxies,NGC 4038/NGC 4039或科德韦尔60/61),是在乌鸦座的一对交互作用星系。因星系间碰撞而产生由恒星气体尘埃组成了两条长长尾巴,像昆虫的触须而得名的,也被称为天线星系,源于该星系较长、类似天线的臂状结构。在最近的4亿年内,触须星系的核心因为碰撞而合而为一,并且被恒星与气体包围著,观测和对星碰撞的模拟认为触须星系将会发展成为一个椭圆星系。最近的资料显示,这个碰撞星系的距离只有4千5百万光年,比过去认为的6千5百万光年近了许多。

概述

触须星系属于一个星系群。由威廉•赫歇尔与1785年发现,但他当时认为这是一个行星状星云。他的儿子约翰•赫歇尔后来发现它们其实是两个星系。后来命名NGC 4038/NGC 4039,NGC 4038群的集团总共有5个星系,在触须星系中已经发现两颗超新星:SN 2004 gt和 SN 2007 sr.,而NGC 4038发现五颗超新星:SN 1921A、SN 1974E、SN 2004GT、SN 2007sr和SN 2013dk。 该星系看起来就像两个巨大的逗号,巨大的潮汐尾沿核区边缘向相反方向伸展出去,跨度达30万光年。其中南部尾巴正以每秒100千米的速度远离核区。

星系的交会也导致了星暴的发生,产生了只有数百万年年龄的致密年轻星团,每个的光度都超出蜘蛛星云的2~20倍,将来可能形成球状星团。   

星暴

交互作用

触须星系位于乌鸦座 (Corvus) 内距离我们地球约 60,000,000 光年远的 NGC4038和 NGC4039两个星系强烈的交互作用或许该说是在星系并吞 (Galaxy Merger) 过程中,构成了著名的天线 (Antennae)星系或称 触须星系。在哈伯太空望远镜(HST)可见光 片中显眼数以十亿计的亮点是在旋转盘面正形成中的恒星,而它们绝大多数是成群地以星团 (Star clusters) 方式呈现。影像中最亮、 质量 最密致的区域,可说是超大星团 (Super star clusters) 。在史匹哲太空望远镜 (Spitzer) 红外光影像显示在两星系融合过程中原两核心生成了恒星诞生星爆区 (Starburst region) 热点分布。[1]

恒星迅速诞生

当两个星系相撞时,组成星系的恒星却很少相撞。这是由于星系中大部分空间都了无一物,恒星虽然明亮,却只能占据这些空间中的极少一部分。在这场历时数亿年的缓慢撞击中,两个星系可以彼此凭引力将对方撕裂,在这两个星系中无处不在的气体和尘埃也会彼此冲撞。在这场巨人间的碰撞中,以黑色的尘埃柱为标记的巨大分子云会在星系相遇时遭到压缩,导致数以百万计的恒星迅速诞生,其中一些恒星以引力聚集在一起,形成大质量的恒星星团。[2]

观测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 (NASA) 钱卓拉 X 光天文台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CXO) 在1999年12月1日至2002年11月22日针对天球座标赤经12时01分53.70秒、赤纬-18度52分35.50秒乌鸦座附近,总计进行约117小时 X光波段观测摄得影像结合之前的红外光、可见光影像合成影像显示在超新星爆发 (supernovae) 过程生成的氧(O)、铁(Fe) 和矽(Si)元素,在高速膨胀过程中丰富了星系间元素成分组成,将在新恒星与行星的形成扮演重要角色。

演化史

大约12亿年前,触须星系仍是分离的两个星系。NGC4038在与比他大的NGC4039碰撞之前是一个螺旋星系。约莫9亿年前,触须星系的两个成员开始接触,看起来与NGC2207和IC2163相似。6亿年前,两个星系已经交错而过,看起来则像双鼠星系。3亿年前,这两个星系的恒星被相互的牵扯出来,形成了今天所看见的,被抛掷在原来的星系之外的两条带状物,很像是触须的形状。

影片

单眼相机、普通脚架 在都市光害下来拍天文照片Astronomy in the city都市天文拍摄系列 第41回 花了九亿年画一个宇宙大爱心 给谁呢?触须星系The Antennae Galaxies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