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詹景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詹景风
出生 1532年
安徽省休宁县流塘村
逝世 1602年(69-70岁)
国籍 中国明朝
职业 书法家
知名于 善诗文、书画造诣颇深,而草书更是闻名当世。
知名作品 《千字文》

詹景凤(1532年-1602年),明代草书妙手,字东图,号白岳山人,又号大龙宫客等,安徽省休宁县流塘村人。詹景凤善诗文、书画造诣颇深,而草书更是闻名当世。晚年手追怀素,突出中锋圆笔,注重浓润枯燥,线条饱满,神完气足,意胜于法,一任自然。

1567年詹景凤乡试中举,1582年补湖北麻城教谕,1588年迁南京翰林院孔目,擢南吏部司务。1595年谪四川保宁教授。1598年升广西平乐府通判。他一生爱好书画,并留下书法作品多件传世。《明画录》卷七有小传: “詹景凤字东图,号白岳山人,休宁人。由南丰教谕入为吏部司务。工草书,变化百出,即其书法写墨竹,一竿直上,瘦劲绝伦,兼精山水花卉。”《无声诗史》亦有小传: “詹景凤号东图,徽州人,草书奇伟,长于墨竹。”[1]


书法成就

詹景凤的艺术创作以书法为高,其中又以草书成就最为突出。 詹景凤的草书既有所本,又变化百出。明末学者朱谋垩评价:“(詹景凤)狂草若有神助,变化百出,不失古法,论者谓可与祝京兆(允明)狎主当代。”

他的草书之"狂",既有他性情疏放的一面,也有技巧娴熟的一面。 传世所见詹景凤三本草书《千字文》长卷,均为乌丝栏纸本,创作时间前后仅相去在一年半之内,但它们之间的艺术面貌却有较大的差异。要而言之,本卷的艺术水准在三卷之中是最高的,它在结体上更富字势的动感,在中锋圆笔的主体表现中,方笔侧锋在其中的合理运用,墨色的浓润枯燥,也在捷速的书写中一任自然。这就避免了书写之滑,而丰富了笔墨情趣。而这一切的得采,无疑既与书家精熟的草书技巧有关,也和书写本卷时是"乘兴而书"、"一挥而就"的极佳创作状态有关。

参考资料

  1. 徽州学丛刊. 《徽州学丛刊》 编辑部.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