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谢国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国文
别名 星楼,省庐。
出生年 1889
死亡年 1938
教育背景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部
出版作品 《省庐遗稿》

谢国文(1889-1938)星楼省庐,一作醒庐,笔名柳裳君,晚号稻门老汉。台南人。少有诗名,为邑庠生谢友我之长子。明治39年(1906)与其叔谢维岩赵云石陈瘦云连雅堂等创“南社”。大正4年(1915)赴日本东京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部。留日时曾加入新民会。10年(1921)参与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著有〈请愿歌〉。昭和元年(1923)撰写白话小说〈犬羊祸〉讽刺台湾的御用士绅,刊载于《台湾》杂志,曾任《台湾新民报》学艺部客员,曾内渡大陆,北上京津,游历山海关、长城等地。本想在大陆定居,后因丁忧,遂又返台。1938年去世,年五十岁。为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有力人士。生平作品经其哲嗣谢汝川极力搜集,共得诗约三百首、灯谜数百条、文五篇。经分为诗钞、吟馀、唱和、文稿、灯谜等五集,前冠诸家序、题词,后附谢友我亲友唱和集,总为《省庐遗稿》。

七言绝句

担子面
麦黄米白粉条新,竹担灯笼唤卖人。沽客[1]夜长眠不得,酸咸妙味说津津[2]

【题解】
本诗为七言绝句,收入谢国文《省庐遗稿》。由于一开始是小贩挑担子卖面,故名“担仔面”,发源于台南靠海地区。渔家在不适合出海补鱼的季节,为贴补家计兼营面摊生意,所以有“度小月”之称。而当地的读书人,在吃腻了平日的饭菜之后,总要到小面摊吃碗面食,换换口味,由于天热难懊,食量稍减,所以面的份量也比较少些,逐渐就演变为今日的担仔面了。本诗应为诗社课题或击钵之作,因为目前看到有多首同题之作。首句“麦黄米白粉条新”指小贩所贩卖的不同种类面食,包括面条(麦黄)、米粉(米白)、粿仔条或米苔目(粉条),“竹担灯笼唤卖人”即是担子面独特的叫卖情形。在外游子何以会觉“夜长”而“眠不得”?是因为思乡吗?显然不是。从末句可知是因为肚饿而难眠,能够在夜晚肚饿时吃到“酸咸妙味”,自是一份难忘的记忆,身为台南人的谢国文自是更能体会这样的感受。

  1. 沽客:沽,买。这里指买担子面的客人。
  2. 津津:形容液体洋溢的样子,此处写担子面吃起来极为可口的样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