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證券認購人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文化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目錄

名詞解釋

證券認購人就是以取得利息、股息或資本收益為目的而根據發行人的招募要約,將要認購或已經認購證券的個人或機構。

證券認購人是構成證券發行市場的另一個基本要素。在證券發行實踐中,證券投資者的構成較為複雜,它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體;後者主要包括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共同基金等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在證券發行市場上,投資者人數的多少、購買能力的強弱、資產數量的大小、收益要求的高低,以及承擔風險能力的大小等,直接影響和制約着證券發行的消化量。當證券進入認購者或投資者手中,證券發行市場的職能也就實現了。

不同證券認購人的介紹

一、政府

政府作為證券市場的主體,充當着雙重角色。一是作為資金的需求者;二是作為證券發行市場的認購者,向市場提供資金。政府從干預和調整經濟的角度參與證券發行市場的認購,是通過中央銀行進行的。中央銀行為了實施貨幣政策和維護政府債券市場的穩定,開展公開市場業務,通常需要從證券發行市場上認購一定數量的證券。

二、企業

企業在證券市場上,既是資金的需求者,又是資金的供應者。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着資金的暫時閒置,如先提後支的折舊、公積金、未分配盈餘等。為避免這部分資金閒置的損失,企業往往投資於證券市場,在證券發行市場上認購證券。

三、商業銀行

我國商業銀行一般不得從事股票投資,僅能參與國債市場。通過在證券發行市場上認購國家債券來調節銀行的資產,使之既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又保持一定的盈利性。證券具有變現力強的特點,所以商業銀行一般都願意持有一部分有價證券,來充實、調整準備金。金融機構的市場活動具有交易集中、金額巨大的特點,因而對證券市場的運行影響較大。

四、非銀行金融機構

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證券市場上主要的資金供應者。這些機構運用籌得的資金投資於各種證券,以維護其較高的利差收入。另外,信託投資公司和證券公司等還得擔負證券買賣的中介職能。

五、居民

證券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資金供給,都是由居民的儲蓄所構成的。居民的儲蓄資金流入證券市場的渠道,一方面是在證券發行市場上認購證券,另一方面是在流通市場上認購證券。

居民作為證券的交易主體,具有明顯的兩個特點:

1、居民是證券發行市場資金的淨貸出者。在證券發行市場上,居民都是以證券投資者的身份出現。居民也售賣金融資產,但只限於二級市場。

2、居民的市場活動是以單純地保值盈利為目的,完全出於追求個人經濟利益的動機,在證券的流動性、盈利性及風險性之間進行權衡和決擇,而無意於像政府那樣企圖干預市場,也無意於像一些大公司那樣試圖左右和操縱市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