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詬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伯溫故里(書堂)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詬食》選自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筆記--《郁離子》 第七卷。

原文

齊人有好詬食者,每食必詬其仆,至壞器投匕箸,無空日。館人厭之,忍弗言,將行,贈之以狗,曰:「是能逐禽,不腆以贈子。」行二十里而食,食而召狗與之食。嗥而後食,且食而且嗥。主人詬於上,而狗嗥於下,每食必如之。一日,其仆失笑,然後覺。郁離子曰:「夫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又曰:「飲食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矣。

譯文

齊國有一個喜歡吃着飯罵人的人,每當他吃飯時必定罵他的僕人,甚至毀壞東西,扔勺子,摔筷子,沒有一天不如此,館人厭惡他,忍着不說話。他將要走時,館人把一隻狗送給他,說:「這狗能追趕禽獸,雖不算是什麼厚禮,但也是一點心意,就把它送給你吧。」這個齊人走了二十里地就吃飯,吃飯時就叫狗和他一起吃。狗先嗥叫,然後才吃,邊吃邊叫。主人在上邊罵,而狗就在下邊嗥叫,每到吃飯時就這樣。有一天,他的僕人忍不住笑了,他這才覺察。郁離子說:「人必定自己侮辱自己,而後人們才來侮辱他。」又叫:「注重吃喝的人,人們就會鄙視他。」這個人就可以稱得上是這種人了。

評語

有人好無端叫罵而人贈之以狗。人常用狗一起亂喊亂叫,與狗無異。應知道自重自愛,相敬相重,方成大業。須知「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作者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作品評價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可謂「牢籠萬匯,洞釋群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在這點上頗得莊子精髓[2]。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更為重要的是,《郁離子》還吸收改編了一些《莊子》的寓言來就事論理。

視頻

詬食 相關視頻

來聽劉伯溫《郁離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漲知識
陳勝華轉述<郁離子>新書發布

參考文獻

  1.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 ,搜狐,2016-08-31
  2. 莊子 33篇精髓整理,豆丁網,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