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诸葛恪」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big><big>'''诸葛恪'''</big></big></big> 诸葛恪,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
 
行 6: 行 6:
  
 
 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除掉权臣孙綝之后,下诏为诸葛恪平反。
 
 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除掉权臣孙綝之后,下诏为诸葛恪平反。
 +
 +
 +
==生平==
 +
 +
诸葛恪身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成年后,即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向太子孙登待讲道艺,并为宾友,为左辅都尉。
 +
 +
黄武元年(222年),诸葛恪弱冠后即被拜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随侍太子孙登讲论道艺,成了太子的宾友。后来,诸葛恪又从中庶子转任左辅都尉。 一次,孙权见到诸葛恪,问他:“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谁更优秀?”诸葛恪应声回答:“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问他原因,诸葛恪说:“我的父亲知道应该服侍谁,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听罢大笑。后来蜀国有使者到来,群臣集会。孙权对蜀国使者说:“这个诸葛恪很喜欢骑马,回去告诉诸葛丞相,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诸葛恪当即跪在孙权面前拜谢,孙权感到奇怪,问他:“马还没有到为何就当面称谢呢?”诸葛恪说:“蜀国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马厩,如今有了旨意,好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谢呢?”这类表现诸葛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的事还有很多。
 +
 +
孙权觉得他不同凡响,想考察他的能力,任命他为代理节度,接替去世的徐详掌管部队的粮食供应,但这个工作往来文书繁琐,他不太喜欢。诸葛亮听说诸葛恪代替了徐详,写信给陆逊说:“家兄(指诸葛瑾)年纪大了,而诸葛恪性格疏漏,现在他主管粮食供应,粮谷是军中最要紧的东西,我虽然在远处,也暗地感到不安。请足下特别为我转告至尊。”陆逊告诉孙权,孙权立即转让诸葛恪领兵。
 +
 +
 +
===平定山越===
 +
 +
诸葛恪曾多次要求自己领兵平定居于丹阳山上的山越人,诸葛恪认为丹阳山势险峻,民风果敢刚劲,以前虽也在那里征发过兵众,但征的不过是边缘县分的平民,很少有深远腹地的人。想去把那里的兵员全部调发出来,并说,只要三年,就可征得甲士四万人。朝中官员议论纷纷,都认为丹阳地势险阻,地形四通八达,那里的百姓自制兵器,崇尚习武,出山就为强盗,朝廷出兵征讨就躲回山中不见踪影,自汉朝以来就无法管制,当时的人皆认为不太可能,连父亲诸葛瑾亦认为不会成功,更说:“恪儿不会使诸葛家兴盛,反而会令家族遭受灾祸。”
 +
 +
嘉禾三年(234年),由于诸葛恪坚称他必会成功,于是孙权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拨给他手执棨戟的骑兵三百人,授官仪式完毕后,孙权还特意命令摆好仪仗,兴作鼓吹,引导簇拥者他回家。诸葛恪到任后,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发放公文给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随后,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山越人新谷无收,旧谷食尽,因饥馑而被迫出山归降。诸葛恪下令:“山民扬弃恶习,接受教化,应当安抚。迁到外县的山民,官府不得随便怀疑,加以拘禁。”山民周遗,过去横暴为恶,如今困迫无路,只好出山,心仍存异志,准备伺机为乱,臼阳县长胡伉知他心思,把他绑送到郡府。诸葛恪认为胡伉违反了“不得拘禁山民”的教令,将其斩首。山民听说胡伉被杀经过,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大家出山,没有别的意思,于是大批山民扶老携幼,纷纷归降。三年后,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和预期的完全相同,他将其中壮丁四万余人编入军队,自己统领一万人,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
 +
 +
孙权嘉赏诸葛恪的功绩,派尚书仆射薛综赴军慰劳,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诸葛恪请求率兵在庐江皖口屯田。他到皖口后,派轻兵袭击舒县,俘获该县百姓,然后回军。诸葛恪还向远处派遣侦察人员,察看道路和险要关隘的形势,想要攻取寿春。孙权认为时机不成熟,没有同意。
 +
 +
 +
===受诏辅政===
 +
 +
赤乌六年(243年),魏将司马懿欲攻诸葛恪,孙权想发兵接应,可望气者说不利于出兵,于是让诸葛恪移守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
 +
赤乌八年(245年),诸葛恪得知丞相陆逊嫌弃自己,便写信给他(诸葛恪与陆逊书),讲述不能求全责备,应以大局为重。不久,丞相陆逊去世,诸葛恪升为大将军,假节,驻武昌,并代替陆逊领荆州事。
 +
 +
赤乌十四年(251年),孙权病卧在床,而太子孙亮年纪还小,讨论可以托付的大臣,群臣都属意于诸葛恪,孙权嫌弃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性格,孙峻认为当今朝臣没有比得上诸葛恪的,坚持担保他,于是就征诸葛恪来建业。后来将诸葛恪引进卧室内,诸葛恪就在床下受诏,孙权下诏道:吾病情沉重,恐怕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所有事情都托付给你。“诸葛恪悲泣道:”我们都深受皇恩,会以死遵从诏书,希望陛下不要担心外面的事。“孙权便命令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将除了杀生大权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托付给诸葛恪。
 +
 +
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又召集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以及侍中孙峻处理身后事。第二天,孙权去世。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害怕以后受制于他,便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想矫诏除掉他。诸葛恪闻知,杀死孙弘,发布孙权死讯,为之治丧。孙亮即位后,拜诸葛恪为太傅。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取消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罢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每一举措,都尽量给百姓以德泽实惠,民众无不高兴。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很多人引颈相望,想一睹其风采。
 +
 +
 +
===东兴大捷===
 +
 +
同年,诸葛恪在东兴征集人力,重建以前未完成的大堤,左右依山各筑城一座。派留略、全端分守东、西两城,各带兵千人,自己则率兵返回建业。魏国认为吴军入其疆土,耻于受侮,魏大将军司马师想借孙权新亡,吴国政局不稳之际乘机攻吴。十二月,司马师发兵攻南郡(今湖北荆沙)、武昌(今鄂州),并令安东将军司马昭为监军;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率步骑七万攻东兴,欲毁坏大堤。诸葛诞提议三路进军伐吴,由王昶、毋丘俭为诱敌各攻打南郡、武昌;诸葛诞与胡遵为主主力,率兵七万架浮桥攻东兴。 吴军情告急,诸葛恪亲自率领四万援军到东兴。并命冠军将军丁奉与吕据、留赞、唐咨等作前锋,攀山西进,因山路狭窄而缓慢前进。丁奉亲率三千人赶往,下山后改坐舟楫顺水而下,两日到达东兴并占据徐塘。因天降大雪,胡遵等人喝酒而毫无戒备。丁奉率本部人马轻装突袭魏军营垒,吕据等部也相继到达。魏军见状便惊恐慌而逃,因争渡浮桥超载而断,落水及互相践踏的死者皆有万人,魏将韩综、乐安太守桓嘉先后遇溺,毌丘俭、王昶等得知东兴兵败,皆烧营退走,并留下大批军需物资,被吴军缴获。吴主孙亮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丞相、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并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东兴之战获胜后,诸葛恪有轻敌之心。
 +
 +
 +
===新城兵败===
 +
 +
建兴二年(253年)春,诸葛恪又要出兵伐魏。大臣们认为国力不支,军士疲惫,一致劝阻。诸葛恪不听,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晓喻众人。文中诸葛恪举出古今事例,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不乘此时伐魏,将留下长远的遗憾。大臣们明知诸葛恪强词夺理,但形格势禁,一时无人敢再劝阻。丹杨太守聂友与诸葛恪素有交情,写信劝阻,诸葛恪把自己写的文章送给聂友,并在后面题字说:“你说的虽然也有道理,但没有看到长远大局,仔细看看我的文章,你就会明白了。”
 +
同年三月,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征发二十万人伐魏。吴地百姓骚动,诸葛恪开始失去民心。诸葛恪欲先到淮南炫耀武力,驱略百姓。有部将劝他:“如今引军深入,敌人领地里的百姓一定会逃走,恐怕士兵辛苦而收获很小,不如停下来包围新城。新城被围困,敌人的救兵一定会到来,那时再设法进攻,一定会有大的收获。”诸葛恪采纳了这个计谋,于五月回军包围新城。魏牙门将张特率三千人拒守新城,苦战月余,士卒病亡战死者过半。但吴兵仍不能攻克。诸葛恪督师强攻,城池将陷。张特行缓兵之计,向吴军伪降,乘夜修补城防工事,继续死守。吴军士卒疲劳,加上天热和饮水等原因,士卒们患腹泄、脚气病的已经达半数以上,死的伤的随处可见。各营军官所报病人数目越来越多。患疾者过半,死伤惨重。诸葛恪认为军官们说假话,扬言要把他们杀掉,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
 +
诸葛恪自知攻魏失策,又以攻城不下为耻,怒形于色。将军朱异提了点不同看法,诸葛恪大怒,立夺其兵权;都尉蔡林屡次献策,诸葛恪都不采纳,于是他策马投魏。魏国知吴军疲病,于是命司马孚、毌丘俭趁势率军急进,合击吴军。诸葛恪被迫率兵撤退,土卒受伤染病,流落于道路,有的倒地添沟,有的被魏军捕获,存亡忿痛,大呼小叫,而诸葛恪却安然自若。诸葛恪率军在江渚住了一个月,后又想到浔阳去屯垦,直等朝廷召他回去的诏书一封接一封地送来,他才慢悠悠地领兵返回。从此,百姓对诸葛恪大为失望,怨恨的情绪产生。同年八月,诸葛恪回到建业,当即召来中书令孙嘿,厉声喝叱:“你们怎么敢随意滥发诏书?”孙嘿噤若寒蝉,惶惧退出,告病辞官。诸葛恪检点名录,把自己出征后选曹奏准任命的各级官员,一律罢免,重新选任。此后,诸葛恪愈治威严,动不动就对人横加责备,觐见他的人,个个屏息敛气。他还改换宿卫人员,用他亲近的人来担任,并命令部队整装待发,想进攻青州、徐州。
 +
 +
 +
 +
===失败受诛===
 +
 +
孙峻想与诸葛恪争权,便利用诸葛恪为万民所怨、众口所嫌的机会,说他想制造叛乱。同年十月,孙峻和吴主孙亮定下计策,置酒请诸葛恪赴宴。前一天晚上,诸葛恪精神烦躁不安,通宵不寐,而且,家中数有怪异,因此内心疑虑。到要朝见时,诸葛恪停车宫门之外,逡巡未入。孙峻此时已在帷帐内埋伏了士兵,担心诸葛恪不按时进来,事情败露。于是,出来迎着诸葛恪说:“假如您的身体不舒服,可以以后再来朝见,我去禀告陛下。”想以此来试探诸葛恪。诸葛恪说:“我会尽力进去朝见的。”这时,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偷偷写条子给他,上面写着:“今日宴会布置不同寻常,恐怕会有变故。”诸葛恪看到后准备返回,在大门处遇到太常滕胤。诸葛恪说:“我突然腹痛,不能入见了。”滕胤不知孙峻的计划,对诸葛恪说:“陛下自从您回来就没见到您,今日设宴请您,您已到了门口,应当尽力入见。”诸葛恪犹豫了一会儿,又返回去了,带剑上殿,向吴主行礼入坐。侍者端上酒来,诸葛恪迟疑不饮。孙峻说:“你的病未痊愈,应当有经常服用的药酒,可自己取出来喝。”喝着自己带来的酒,诸葛恪的心情这才安定下来。酒过数巡,吴主孙亮起身回内殿,孙峻假托如厕,脱掉长衣,换上短装,出来厉声喝道:“有诏捉拿诸葛恪!”诸葛恪惊起,欲拔剑,尚未出鞘,而孙峻的刀已经接连砍下。张约从旁边砍孙峻,伤了他的左手,孙峻也随手砍断了他的右臂。时卫士皆冲上殿来。孙峻说:“要杀的是诸葛恪,如今他已经死了。”于是命令刀剑入鞘,把宫殿打扫干净,继续饮酒。诸葛恪死时五十一岁。
 +
 +
诸葛恪长子为诸葛绰,是骑都尉,先前因与鲁王串通获罪,被诸葛恪毒杀。次子诸葛竦,为长水校尉;幼子诸葛建,为步兵校尉,听说诸葛恪被杀,车载其母而逃。孙峻派人于白都追杀了诸葛竦,诸葛建欲北投魏国,行数千里后,被追兵所抓。诸葛恪被夷灭三族,其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都被杀。
 +
 +
早前已有童谣说:“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合。”成子合反语是石子冈,石子冈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钩落就是皮带的饰物,民间称为“钩络带”。诸葛恪果然被苇席裹身,竹篾当钩钩在腰间,抛尸在石子冈。临淮人臧均上表收葬诸葛恪,孙亮、孙峻听从,并吩咐下属找诸葛恪尸体安葬。
 +
 +
 +
==影视形象==
 +
 +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何冰饰诸葛恪;
 +
 +
1994年电视剧《东方小故事之添字得驴》:韩世明饰演诸葛恪;
 +
 +
 +
==参考资料==
 +
 +
1.《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八·人事部十九·肥》引 《诸葛恪别传》曰:孙权常问恪:"何以自娱而更肥泽?"恪对曰:"臣闻富润屋,德润身。臣非敢自娱,修己而已。"
 +
 +
2.《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引《诸葛恪别传》:(孙)权尝问(诸葛)恪:"卿何以自娱,而更肥泽?"恪对曰:"臣闻富润屋,德润身,臣非敢自娱,脩己而已。"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恪尝献权马,先钅刍其耳。范慎时在坐,嘲恪曰:"马虽大畜,禀气於天,今残其耳,岂不伤仁?"恪答曰:"母之於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於仁?"太子尝嘲恪:"诸葛元逊可食马矢。"恪曰:"愿太子食鸡卵。"权曰:"人令卿食马矢,卿使人食鸡卵何也?"恪曰:"所出同耳。"权大笑。
 +
 +
3.《建康实录·卷三·吴中下·废帝孙亮》:(东兴之战后)加恪都督中外诸军事、荆扬二州牧、丞相、阳都侯。
 +
 +
4.《三国志》:权甚异之,欲试以事,令守节度。节度掌军粮谷,文书繁猥,非其好也。

於 2018年11月17日 (六) 15:18 的修訂

諸葛恪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東吳權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

諸葛恪體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稱,成人之後拜騎都尉,孫權長子孫登為太子時擔任左輔都尉,作為東宮幕僚領袖輔佐太子理政。之後歷任丹陽太守、威北將軍等職,赤烏八年(公元245年)丞相陸遜病逝,諸葛恪升任大將軍並代領其兵。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孫權病危時在孫峻的力薦下將諸葛恪任命為託孤大臣之首。孫亮即位後受封太傅。開始掌握吳國軍政大權。執政初期革新政治,率軍抗擊魏國取得東興大捷頗孚民望。並因功加封丞相、進爵陽都侯。

此戰之後產生輕敵之心,開始大舉出兵伐魏,慘遭新城之敗。回朝之後為掩飾過錯更加獨斷專權。建興二年(公元253年)十月,同為託孤大臣的孫峻暗中聯合吳主孫亮,將諸葛恪及其死黨以赴宴為名誘入宮中,在宴會上將諸葛恪殺害,時年五十一歲。孫休即位除掉權臣孫綝之後,下詔為諸葛恪平反。


生平

諸葛恪身長七尺六寸,少鬚眉,折頞廣額,大口高聲。成年後,即拜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向太子孫登待講道藝,並為賓友,為左輔都尉。

黃武元年(222年),諸葛恪弱冠後即被拜為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隨侍太子孫登講論道藝,成了太子的賓友。後來,諸葛恪又從中庶子轉任左輔都尉。 一次,孫權見到諸葛恪,問他:「你的父親和你的叔父(指諸葛亮)誰更優秀?」諸葛恪應聲回答:「我的父親更優秀。」孫權問他原因,諸葛恪說:「我的父親知道應該服侍誰,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親更優秀。」孫權聽罷大笑。後來蜀國有使者到來,群臣集會。孫權對蜀國使者說:「這個諸葛恪很喜歡騎馬,回去告訴諸葛丞相,為他的侄子選一匹好馬送來。」諸葛恪當即跪在孫權面前拜謝,孫權感到奇怪,問他:「馬還沒有到為何就當面稱謝呢?」諸葛恪說:「蜀國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馬廄,如今有了旨意,好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謝呢?」這類表現諸葛恪才思敏捷、善於應對的事還有很多。

孫權覺得他不同凡響,想考察他的能力,任命他為代理節度,接替去世的徐詳掌管部隊的糧食供應,但這個工作往來文書繁瑣,他不太喜歡。諸葛亮聽說諸葛恪代替了徐詳,寫信給陸遜說:「家兄(指諸葛瑾)年紀大了,而諸葛恪性格疏漏,現在他主管糧食供應,糧谷是軍中最要緊的東西,我雖然在遠處,也暗地感到不安。請足下特別為我轉告至尊。」陸遜告訴孫權,孫權立即轉讓諸葛恪領兵。


平定山越

諸葛恪曾多次要求自己領兵平定居于丹陽山上的山越人,諸葛恪認為丹陽山勢險峻,民風果敢剛勁,以前雖也在那裡徵發過兵眾,但征的不過是邊緣縣分的平民,很少有深遠腹地的人。想去把那裡的兵員全部調發出來,並說,只要三年,就可徵得甲士四萬人。朝中官員議論紛紛,都認為丹陽地勢險阻,地形四通八達,那裡的百姓自製兵器,崇尚習武,出山就為強盜,朝廷出兵征討就躲回山中不見蹤影,自漢朝以來就無法管制,當時的人皆認為不太可能,連父親諸葛瑾亦認為不會成功,更說:「恪兒不會使諸葛家興盛,反而會令家族遭受災禍。」

嘉禾三年(234年),由於諸葛恪堅稱他必會成功,於是孫權提拔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撥給他手執棨戟的騎兵三百人,授官儀式完畢後,孫權還特意命令擺好儀仗,興作鼓吹,引導簇擁者他回家。諸葛恪到任後,採用武力圍困與招撫並用的方針,發放公文給四郡所轄屬縣的長官,命令各郡嚴守疆界,嚴肅法紀,已歸順的山民,一律設屯聚居。隨後,調集各路將領,派兵據守險要峪口,修築圍困工事,不與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搶收田野成熟的稻穀。山越人新谷無收,舊穀食盡,因饑饉而被迫出山歸降。諸葛恪下令:「山民揚棄惡習,接受教化,應當安撫。遷到外縣的山民,官府不得隨便懷疑,加以拘禁。」山民周遺,過去橫暴為惡,如今困迫無路,只好出山,心仍存異志,準備伺機為亂,臼陽縣長胡伉知他心思,把他綁送到郡府。諸葛恪認為胡伉違反了「不得拘禁山民」的教令,將其斬首。山民聽說胡伉被殺經過,知道官府只是想讓大家出山,沒有別的意思,於是大批山民扶老攜幼,紛紛歸降。三年後,諸葛恪先後收服山民達十萬餘人,和預期的完全相同,他將其中壯丁四萬餘人編入軍隊,自己統領一萬人,其餘的分給了其他各位將領。

孫權嘉賞諸葛恪的功績,派尚書僕射薛綜赴軍慰勞,拜諸葛恪為威北將軍,封都鄉侯。諸葛恪請求率兵在廬江皖口屯田。他到皖口後,派輕兵襲擊舒縣,俘獲該縣百姓,然後回軍。諸葛恪還向遠處派遣偵察人員,察看道路和險要關隘的形勢,想要攻取壽春。孫權認為時機不成熟,沒有同意。


受詔輔政

赤烏六年(243年),魏將司馬懿欲攻諸葛恪,孫權想發兵接應,可望氣者說不利於出兵,於是讓諸葛恪移守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赤烏八年(245年),諸葛恪得知丞相陸遜嫌棄自己,便寫信給他(諸葛恪與陸遜書),講述不能求全責備,應以大局為重。不久,丞相陸遜去世,諸葛恪升為大將軍,假節,駐武昌,並代替陸遜領荊州事。

赤烏十四年(251年),孫權病臥在床,而太子孫亮年紀還小,討論可以託付的大臣,群臣都屬意於諸葛恪,孫權嫌棄諸葛恪剛愎自用的性格,孫峻認為當今朝臣沒有比得上諸葛恪的,堅持擔保他,於是就征諸葛恪來建業。後來將諸葛恪引進臥室內,諸葛恪就在床下受詔,孫權下詔道:吾病情沉重,恐怕沒有再見的機會了,所有事情都託付給你。「諸葛恪悲泣道:」我們都深受皇恩,會以死遵從詔書,希望陛下不要擔心外面的事。「孫權便命令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書令孫弘兼任太子少傅。將除了殺生大權以外的所有事情都託付給諸葛恪。

神鳳元年(252年),孫權病危,又召集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處理身後事。第二天,孫權去世。孫弘平時與諸葛恪不和,害怕以後受制於他,便封鎖孫權去世的消息,想矯詔除掉他。諸葛恪聞知,殺死孫弘,發布孫權死訊,為之治喪。孫亮即位後,拜諸葛恪為太傅。諸葛恪為收取民心,廣施德政,取消監視官民情事的制度,罷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賦稅,取消關稅。每一舉措,都儘量給百姓以德澤實惠,民眾無不高興。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很多人引頸相望,想一睹其風采。


東興大捷

同年,諸葛恪在東興徵集人力,重建以前未完成的大堤,左右依山各築城一座。派留略、全端分守東、西兩城,各帶兵千人,自己則率兵返回建業。魏國認為吳軍入其疆土,恥於受侮,魏大將軍司馬師想借孫權新亡,吳國政局不穩之際乘機攻吳。十二月,司馬師發兵攻南郡(今湖北荊沙)、武昌(今鄂州),並令安東將軍司馬昭為監軍;征東將軍胡遵、鎮東將軍諸葛誕率步騎七萬攻東興,欲毀壞大堤。諸葛誕提議三路進軍伐吳,由王昶、毋丘儉為誘敵各攻打南郡、武昌;諸葛誕與胡遵為主主力,率兵七萬架浮橋攻東興。 吳軍情告急,諸葛恪親自率領四萬援軍到東興。並命冠軍將軍丁奉與呂據、留贊、唐咨等作前鋒,攀山西進,因山路狹窄而緩慢前進。丁奉親率三千人趕往,下山後改坐舟楫順水而下,兩日到達東興並占據徐塘。因天降大雪,胡遵等人喝酒而毫無戒備。丁奉率本部人馬輕裝突襲魏軍營壘,呂據等部也相繼到達。魏軍見狀便驚恐慌而逃,因爭渡浮橋超載而斷,落水及互相踐踏的死者皆有萬人,魏將韓綜、樂安太守桓嘉先後遇溺,毌丘儉、王昶等得知東興兵敗,皆燒營退走,並留下大批軍需物資,被吳軍繳獲。吳主孫亮進封諸葛恪為陽都侯,加封丞相、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並賜金一百斤,馬二百匹,繒布各萬匹。東興之戰獲勝後,諸葛恪有輕敵之心。


新城兵敗

建興二年(253年)春,諸葛恪又要出兵伐魏。大臣們認為國力不支,軍士疲憊,一致勸阻。諸葛恪不聽,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來曉喻眾人。文中諸葛恪舉出古今事例,認為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不乘此時伐魏,將留下長遠的遺憾。大臣們明知諸葛恪強詞奪理,但形格勢禁,一時無人敢再勸阻。丹楊太守聶友與諸葛恪素有交情,寫信勸阻,諸葛恪把自己寫的文章送給聶友,並在後面題字說:「你說的雖然也有道理,但沒有看到長遠大局,仔細看看我的文章,你就會明白了。」 同年三月,諸葛恪不顧眾人反對,徵發二十萬人伐魏。吳地百姓騷動,諸葛恪開始失去民心。諸葛恪欲先到淮南炫耀武力,驅略百姓。有部將勸他:「如今引軍深入,敵人領地里的百姓一定會逃走,恐怕士兵辛苦而收穫很小,不如停下來包圍新城。新城被圍困,敵人的救兵一定會到來,那時再設法進攻,一定會有大的收穫。」諸葛恪採納了這個計謀,於五月回軍包圍新城。魏牙門將張特率三千人拒守新城,苦戰月余,士卒病亡戰死者過半。但吳兵仍不能攻克。諸葛恪督師強攻,城池將陷。張特行緩兵之計,向吳軍偽降,乘夜修補城防工事,繼續死守。吳軍士卒疲勞,加上天熱和飲水等原因,士卒們患腹泄、腳氣病的已經達半數以上,死的傷的隨處可見。各營軍官所報病人數目越來越多。患疾者過半,死傷慘重。諸葛恪認為軍官們說假話,揚言要把他們殺掉,於是誰也不敢再去匯報。 諸葛恪自知攻魏失策,又以攻城不下為恥,怒形於色。將軍朱異提了點不同看法,諸葛恪大怒,立奪其兵權;都尉蔡林屢次獻策,諸葛恪都不採納,於是他策馬投魏。魏國知吳軍疲病,於是命司馬孚、毌丘儉趁勢率軍急進,合擊吳軍。諸葛恪被迫率兵撤退,土卒受傷染病,流落於道路,有的倒地添溝,有的被魏軍捕獲,存亡忿痛,大呼小叫,而諸葛恪卻安然自若。諸葛恪率軍在江渚住了一個月,後又想到潯陽去屯墾,直等朝廷召他回去的詔書一封接一封地送來,他才慢悠悠地領兵返回。從此,百姓對諸葛恪大為失望,怨恨的情緒產生。同年八月,諸葛恪回到建業,當即召來中書令孫嘿,厲聲喝叱:「你們怎麼敢隨意濫發詔書?」孫嘿噤若寒蟬,惶懼退出,告病辭官。諸葛恪檢點名錄,把自己出征後選曹奏准任命的各級官員,一律罷免,重新選任。此後,諸葛恪愈治威嚴,動不動就對人橫加責備,覲見他的人,個個屏息斂氣。他還改換宿衛人員,用他親近的人來擔任,並命令部隊整裝待發,想進攻青州、徐州。


失敗受誅

孫峻想與諸葛恪爭權,便利用諸葛恪為萬民所怨、眾口所嫌的機會,說他想製造叛亂。同年十月,孫峻和吳主孫亮定下計策,置酒請諸葛恪赴宴。前一天晚上,諸葛恪精神煩躁不安,通宵不寐,而且,家中數有怪異,因此內心疑慮。到要朝見時,諸葛恪停車宮門之外,逡巡未入。孫峻此時已在帷帳內埋伏了士兵,擔心諸葛恪不按時進來,事情敗露。於是,出來迎着諸葛恪說:「假如您的身體不舒服,可以以後再來朝見,我去稟告陛下。」想以此來試探諸葛恪。諸葛恪說:「我會盡力進去朝見的。」這時,散騎常侍張約、朱恩等偷偷寫條子給他,上面寫着:「今日宴會布置不同尋常,恐怕會有變故。」諸葛恪看到後準備返回,在大門處遇到太常滕胤。諸葛恪說:「我突然腹痛,不能入見了。」滕胤不知孫峻的計劃,對諸葛恪說:「陛下自從您回來就沒見到您,今日設宴請您,您已到了門口,應當盡力入見。」諸葛恪猶豫了一會兒,又返回去了,帶劍上殿,向吳主行禮入坐。侍者端上酒來,諸葛恪遲疑不飲。孫峻說:「你的病未痊癒,應當有經常服用的藥酒,可自己取出來喝。」喝着自己帶來的酒,諸葛恪的心情這才安定下來。酒過數巡,吳主孫亮起身回內殿,孫峻假託如廁,脫掉長衣,換上短裝,出來厲聲喝道:「有詔捉拿諸葛恪!」諸葛恪驚起,欲拔劍,尚未出鞘,而孫峻的刀已經接連砍下。張約從旁邊砍孫峻,傷了他的左手,孫峻也隨手砍斷了他的右臂。時衛士皆衝上殿來。孫峻說:「要殺的是諸葛恪,如今他已經死了。」於是命令刀劍入鞘,把宮殿打掃乾淨,繼續飲酒。諸葛恪死時五十一歲。

諸葛恪長子為諸葛綽,是騎都尉,先前因與魯王串通獲罪,被諸葛恪毒殺。次子諸葛竦,為長水校尉;幼子諸葛建,為步兵校尉,聽說諸葛恪被殺,車載其母而逃。孫峻派人於白都追殺了諸葛竦,諸葛建欲北投魏國,行數千里後,被追兵所抓。諸葛恪被夷滅三族,其外甥都鄉侯張震及常侍朱恩等都被殺。

早前已有童謠說:「諸葛恪,蘆葦單衣篾鈎落,於何相求成子合。」成子合反語是石子岡,石子岡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鈎落就是皮帶的飾物,民間稱為「鈎絡帶」。諸葛恪果然被葦席裹身,竹篾當鈎鈎在腰間,拋屍在石子岡。臨淮人臧均上表收葬諸葛恪,孫亮、孫峻聽從,並吩咐下屬找諸葛恪屍體安葬。


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何冰飾諸葛恪;

1994年電視劇《東方小故事之添字得驢》:韓世明飾演諸葛恪;


參考資料

1.《太平御覽·卷三百七十八·人事部十九·肥》引 《諸葛恪別傳》曰:孫權常問恪:"何以自娛而更肥澤?"恪對曰:"臣聞富潤屋,德潤身。臣非敢自娛,修己而已。"

2.《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引《諸葛恪別傳》:(孫)權嘗問(諸葛)恪:"卿何以自娛,而更肥澤?"恪對曰:"臣聞富潤屋,德潤身,臣非敢自娛,脩己而已。"又問:"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階躡履,臣不如胤;回籌轉策,胤不如臣。"恪嘗獻權馬,先釒芻其耳。范慎時在坐,嘲恪曰:"馬雖大畜,稟氣於天,今殘其耳,豈不傷仁?"恪答曰:"母之於女,恩愛至矣,穿耳附珠,何傷於仁?"太子嘗嘲恪:"諸葛元遜可食馬矢。"恪曰:"願太子食雞卵。"權曰:"人令卿食馬矢,卿使人食雞卵何也?"恪曰:"所出同耳。"權大笑。

3.《建康實錄·卷三·吳中下·廢帝孫亮》:(東興之戰後)加恪都督中外諸軍事、荊揚二州牧、丞相、陽都侯。

4.《三國志》:權甚異之,欲試以事,令守節度。節度掌軍糧谷,文書繁猥,非其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