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调风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雷州市调风镇位于雷州市东南部,濒临南海,东接东里镇、南接徐闻县和安镇、曲界镇下桥镇。西接英利镇、龙门镇、北连雷高镇。总面积221.4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1万亩,总人口68551人。近海可开发滩涂3.6万亩。全镇下辖18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127条自然村。

镇政府所在地为调风圩,距离雷城39公里。调风镇地处雷州半岛东部海岸,坡地面积大,雨量充足,非常适宜造林种蔗。近年来,糖业和林业都发展很快,成为两大优势。甘蔗面积8.5万亩,产量33万多吨,人均近7吨,是全市人均产蔗最多的镇之一。沿海养殖业发达,主要产对虾1.4万亩,年产量1.2万吨。海岸线长42公里,近海可开发滩涂3.6万亩。

调风镇是广东省农业强镇,香蕉、菠萝、甘蔗为三大农业支柱,有湛江最大香蕉基地和雷州最大菠萝基地。种植香蕉4万亩、菠萝4万亩、甘蔗8万亩,三项农业产值达7.6亿元。调风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因地制宜,不断发展香蕉﹑菠萝﹑甘蔗的区域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的专业水平,全力打造粤西特色专业强镇。

名字由来

调风镇,雷州府海康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调风为古越语地名,意为“大坡”。古时在平坦开阔的仕礼岭南城形成调风圩。寓意风调雨顺,镇因圩名。1957年设调风乡,1974年成立调风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建镇。[1]

经济发展

调风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夏长冬短,气候温和,阳光和雨量充沛。通过实施“抓稳定﹑构和谐﹑谋发展﹑建强镇”的工作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紧紧围绕“风电能源之乡、特色农业之乡、生态文明之乡”的目标要求,三大产业产值稳定增长。2016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21.38亿元,比增7.5%。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15.15亿元,比增6%;第二产业总产值3.02亿元,比增6.8%;第三产业总产值3.21亿元,比增8.5%;全镇固定资产投资3.34亿元,比增31.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比增8.5%。

香蕉﹑甘蔗﹑菠萝﹑对虾为镇四大支柱产业,有甘蔗7.6万亩,年产量40万吨;香蕉3.6万亩,年产量14万吨;菠萝2.5万亩,年产量8万吨;对虾1.4万亩,年产量1.2万吨。辖区内农业初步形成了东片村庄养殖对虾,中片村庄种植香蕉,北片村庄种植菠萝,南片村庄种植甘蔗的条块格局。农产品流通活跃,每天有30多辆大型卡车,300多辆小型货车在镇内各村庄收购香蕉,畅销全国各地,日销售达60万斤,走上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之路。

全镇造林6.5万亩,人均1.5亩,居湛江市第二位。境内海岸线比较长,海滩徐面积4.8万亩,坎园万亩滩涂已被开发利用,效益较好。[2]

绿色工业

调风镇积极开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之路,做好雷州半岛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落户该镇办厂的土地办证及机关配套工作。

粤电红心楼、中航申新两大风电项目已落地投产,中电投井仔风电场项目规划建设33台风机,目前已完成13台风机征地工作,其中有3个机座点已动工建设。另中航申新筹划龙门、雷高两个风电项目,其中29台风机将落在我镇辖区,三大风电项目规划建设109台风机,总投资额达19亿元,达产后税收每年超3000万元,风机和彩色农业将成为我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色工业逐步挑起富民强镇大梁。

地理环境

调风镇位于雷州市东南部。频临南海,南与徐闻县和安镇、曲界镇、下桥镇为邻。西接英利镇、东与东里镇接壤,北连雷高,西与英利、龙门镇相连,距雷城38公里,总面积221.48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积21万亩,海岸线长42公里。

生态旅游

调风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沿海红树林保护区,有奇山异水﹑景色迷人的九龙山自然风景区,有曾任清朝翰林编修的陈昌齐故乡南田村,有保护完好的古民居禄切村,有“文擎雷阳”的举人调铭村等历史文化名村,是该镇发展旅游观光业得天独厚的资源。调风拥有青山绿水,境内有雷州市最高的三座名山。九龙山国家级湿地公园(雷琼世界地质公园)风景诱人、资源丰富;仕礼岭苍翠欲滴、名树遍野;鸳鸯泉天然浴池、犹欲仙境。这些特色自然景观都是老天爷恩赐给调风宝贵的金山银山。开发九龙山旅游资源是我市重点推介给华侨城光明集团调研考察项目。华侨城光明集团多次实地调研,开发九龙山项目前景看好。利用我镇特有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九龙山、鸳鸯泉等旅游景点,是我们下步工作重点。

九龙山宝林禅寺

九龙山宝林禅寺是雷州市雨花台寺释善林大师于公元1978年春创建,是雷州市寺院的后启之秀,位于雷州市调风镇九龙山潮落港,南依收获农场,西北接调风圩,距雷城约40公里,占地面积200多亩。四周九条龙脉会聚,宛如九龙戏水,故名九龙山。禅寺坐南朝北,依山傍水,顺山而建,庄严雄伟,气势非凡,左辅将军山,右佐罗汉峰(即日、月、星三岭),宋朝黄牛岗,雷州有名的九十九曲堰河水潺潺流经殿前汇入东海。这里环境幽静,林荫竹翠,空气清新,景致迷人,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禅寺四周谷深林密,径幽洞暗;丰姿百态的岩石,婀娜多姿的海滩红树;时有奔突的走兽,常见会聚的百鹭;扑朔迷离的无底洞,飞流直下的瀑布图;具有文物价值的“观楼”祖墓;富于传奇色彩的“铜鼓王”墓。真是“世上桃源何处觅,蓬莱仙景九龙寻”。[3]

历史人文

调风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清漕运总督兼江南河道总督从一品京官王梦龄,有清乾隆戊午科解元王定九,有清翰林学编修广东治汉学朴学第一人陈昌齐、有清廉吏山东济宁州县事丁宗洛等历史名人;现有湛江原政协主席、广东好人保伯(陈光保),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蔡乔中等人。有革命廉政教育基地清风园廉政文化,有粤西规模最大名刹九龙山宝林禅寺佛教文化,有声明远播南天宫婆祖文化;有禄切知县村、调铭举人村、南田名人村等古村落,以调铭村“国字号”古村落建设为契机,建设美丽乡村,留住村貌、记住乡愁、讲好村史,使乡村游、农家乐成为时尚。

社会治理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治软治乱、经济公益、政法维稳、土地房产等四组人马抓基层治理。党十九大期间,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维稳要求,坚持接访、约访、下访相结合,分类包案调处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禁毒工作连续两年居市前三名。大力创建平安镇村,综治考核获评市第一名。安全生产工作连续多年名列雷州市前茅。

此外,党建量化考核荣获市第一名,计生工作获湛江、雷州两级市先进单位,殡改工作居市第一名,档案、共青、妇联、统战、武装、农普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村级换届

我镇坚持“早跑不抢跑,早进不冒进,早抓不盲抓”工作思路,村级换届依规合法有序推进,风清气正。截止2017年4月23日,我镇20个村(社区)在雷州市率先全面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139名村干部一次性足额当选,村“两委”100%交叉任职,妇女干部100%配备,每个村(居)新进干部严格要求年轻化(35岁以下)、信息化(懂计算机)配备。此外,村级监委会、镇村两级妇联换届都是市第一个完成的乡镇。村级换届工作,获市充分肯定。

党建成效

村级公共服务平台高标准建成。除雷州市支持外,我镇通过多方统筹每个村(社区)再解决1万元,全力打造村级便民服务平台。举办村干部计算机操作培训班三期,分别为入门班、巩固班和提高班。全面完成村级年轻干部计算机基础测试上岗,公共服务平台化迈开实践第一步。两年来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个,其中调铭村、坑尾村整顿成效被湛江市委组织部录制成党建专题片,在湛江电视台广泛宣传报道。实行村干部实绩量化考核办法,村“两委”干部年终实绩量化考核、英雄排座次,名次与绩效工资发放相挂钩。我镇党建工作连续多年走在雷州市前列,其中2016年党建量化考核位居雷州市第一名

实事民生

全镇精准扶贫户1448户4768人全面建档立卡,三年脱贫计划按户情制定“一户多策”、“一人一策”。全面启动扶贫项目,严格按要求合理安排扶贫资金,资金核发进度居雷州市第一名。2016年帮扶脱贫752户1551人,2017年计划脱贫1996人。4个贫困户:调风村宜居村庄项目、企树合作社香蕉种植项目、课堂道硬底化建设项目、东平光伏发电项目正在组织实施。全面完成水稻、甘蔗、香蕉等政策性农险,其中甘蔗、香蕉保险作为雷州市试点实现一次性成功铺开。医保、社保缴费进度和完成率一直领跑其它乡镇,连续多年获评雷州市先进单位。近几年来,改造高标农田6万亩,通村道路完成硬底化全覆盖,农民生产条件成为雷州市最好乡镇之一。[4]

相关视频

调风镇风光美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