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谷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谷河

 

 

 

谷河是淮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安徽省临泉县庙岔镇西部奶奶庙,自西北向东南流,河道全长112公里,流域面积1233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

又称“蒙河”。淮河北岸支流。在安徽省境内西北部。源自临泉姜寨乡,在大田庄进入河南省,至油店集复出临泉县,地跨阜南、颍上两县,自阜南城关(薛集)流经谷堆寺、王化、中岗、黄岗至颍上县南照集入淮河,全长112公里(安徽省境内98公里),流域面积为1233平方公里(安徽省境内1080平方公里)。建国前,谷河浅窄多草,不通航。建国后,1953年拓宽挖深薛集至谷堆寺河段;1951~1953年拓宽挖深中岗至南照集河段;1 963~1965年又裁弯挖深王化至黄岗河段。经数次治理,谷河底宽达24米,水面比降1/7000,排涝流量31~224立方米每秒。薛集以下每年有6个月可通航10~100吨级船舶。建有焦桥、油店、谢集3处蓄水节制闸。

谷河 源于姜寨集南小朱庄。东南过田桥口入河南省新蔡县,过土桥到王老庄又入县境,过焦桥闸到冢子湾,北纳双港沟,南流经谢新桥、谢老桥(双贞石桥),再东南经兴隆桥、魏堰桥,东流经高堰桥到赵桥入阜南县境,经公立桥、苗寺到中村岗汇入蒙河。全长112公里,总流域面积846平方公里。境内长47、5公里,流域面积397平方公里。经1964年治理为三年一遇标准。

主要支流

苇河 源于李铁集南。东南流经秦桥、谢桥、明桥、宋集、沟湾、裴集、朱集、青石桥、利民闸、马桥、李老庄桥,过栾庄桥折而南流经李营桥、刘庙台闸到董庄南入谷河。全长41、7公里。

双港沟 源于迎仙店西韦老庄。东南流经郑小庄到安平楼分两支双流并行。北支经明坡底、双港闸,南支经凤凰桥、五里桥到大郝庄东与北支汇合,南流至冢子湾入谷河。全长26、2公里。

黑土湾沟 源于陈集乡张拐沟。东流至后詹营折向东南,经黑土湾到庞庄东入谷河。长14、2公里。

马楼大沟 源于新蔡县化庄。东南流由任赵庄西北入境,经马寨北、马楼南,至桥口南绕王庄向东北到胡小庄东入谷河。境内长15公里。

自然环境

谷河流域内污染源主要是河南省新蔡县和安徽省临泉县阜南县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为化学工业、皮革业和其它行业及生活污水。

本区地下水除氟外,

其余因子均能满足饮用水标准要求

流域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作物生长。谷河流域农作物主要原因有小麦、水稻、大豆、高梁、玉米、红芋、棉花为主。谷河流域现状林草覆盖率良好,陆生植物、水生植物皆为淮北平原常见种,无珍稀植物。饲养动物、野生动物、水产类为淮北平原常见种,无珍稀动物。

地理位置

) 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经临泉县姜寨镇,在姜寨镇大田庄进入河南省新蔡县境,流经棠村镇杜营、化庄乡于桥和向寨,至油店集西北,复入临泉县境,经张集至范小庄东进入阜南县,过公桥集至县城南的董庄,界南新河自左岸来汇,以下谷河基本东流,于中岗注入蒙河分洪道,经颍上南照汇入淮河。

气候特点

谷河流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水汽来源主要为东海、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多年平均降雨935.6mm,年降水以夏季最多(6~8月份),春季次之(3~5月份),秋季较少(9~11月份),冬季最少(12~2月份),占全年雨量的47.6%,23.6%,22.6%和7.2%,其特征为夏季雨水集中,冬季最少。谷河流域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北亚热带北侧,暖温带南侧,同时也是地貌、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区划分界线通过的地方。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热组合条件较好。

水文河道

河道全长112公里,其中临泉境58公里,阜南境40公里,河南新蔡县境14公里;流域面积1233平方公里,其中皖境1080平方公里,豫境153平方公里,均为平原,上游地面高程40米,下游地面高程一般为30米;本干龙王庙至界南河段,长63.3公里,河底宽10~16米,深3.4~4.2米,水面比降1/7000,排涝流量31~224立方米每秒,界南河口以下河段进入谷河洼地,河床开阔。河道上建有焦桥、油店、谢集三处蓄水节制闸。

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上游比降较大,洪水峰型尖瘦,至中下游,由于比降较缓,且受分洪道洪水顶托,洪水过程变得较为矮胖.受下游河道排水能力的限制及下游洪水顶托,洪水积滞难下,往往造成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

社会环境

谷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标准低,沿淮洼地经常积水成灾,洪涝灾害频繁,生产受到破坏,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已初步建立了城乡防疫网。已消灭和基本消灭的传染病有天花、猩红热、斑疹伤寒、黑热病;初步得到控制的传染病有白喉、脊髓灰质炎、麻疹;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有痢疾、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本区主要的地方病主要有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甲状腺肿两种。[1]

参考文献

  1. 故乡的漠谷河,搜狗, 2017-11-25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