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貨幣中性是一個專有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目錄

名詞解釋

貨幣中性是指貨幣對實際經濟變量不產生影響。古典經濟學把變量分為實際變量和名義變量,認為貨幣只會對名義變量產生影響,而不會對實際變量產生影響。

實際上,在長期,貨幣中性是成立的;但在短期,貨幣非中性,即貨幣對實際經濟變量會產生影響。不同學派對貨幣非中性的解釋不同,凱恩斯認為是由於短期價格剛性,而貨幣學派和理性預期學派則認為是由於人們預期的錯誤或政府的干預,使得短期貨幣非中性。

貨幣中性理論

貨幣中性來源於貨幣數量論,是指貨幣供給的增長將導致價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長,對於實際產出水平沒有產生影響。總體來看,古典學派和新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都認為貨幣供給量的變化只影響一般價格水平,不影響實際產出水平,因而貨幣是中性的。

古典學派貨幣中性論理論的典型代表是貨幣數量論。貨幣數量論最基本的觀點是貨幣供應量變化將最終體現於一般價格水平的變化上。劍橋方程式M=kPY和費雪方程式MV=PY雖然形式不同,但這兩個方程式卻表現了同一實質內容的關係:貨幣供給量M的變化將完全體現於價格P的變化上,所以貨幣是中性的。

新古典學派認可貨幣中性完全是基於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兩個基本假設:理性預期和市場出清。由於人們的預期是合乎理性的,政府的經濟政策不管是被人們所預期到的,還是沒有被人們預期到的,都不會對實際經濟產生真正的影響。具體來說,已經被人們準確預期到的經濟政策,只要他們希望維持原先的經濟地位,就必然會採取措施設法抵消這些政策的作用,從而使這些政策無效。

有關貨幣中性的爭論

有關貨幣中性的問題是理論界長期爭論的一個重要問題。傳統的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量的增減只會導致一般物價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變化,而不會帶動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貨幣是中性的。

魏克塞爾首先對貨幣中性的問題提出質疑,他認為貨幣只有在銀行利率和自然利率相等時才是中性的,否則經濟就會發生累積性擴張或者收縮,貨幣就不是中性的。

哈耶克則認為貨幣只有在影響一般價格水平,而不影響相對價格水平的情況下才是中性的,否則也會影響經濟運行,貨幣就是非中性的。根據這樣的標準,凱恩斯理論中的貨幣是非中性的,因為貨幣供給和需求對實際收入是在充分就業水平,還是非充分就業水平的決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帕廷金的「實際餘額效應」分析說明在特定的條件下,貨幣存量的變動會引起一般價格水平同方向、同比例地變動。這就是說,帕廷金用與古典數量論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與古典學派相同的貨幣中性的結論。但是,帕廷金的分析突出了古典數量論沒有展開的貨幣影響經濟的過程分析,而在這個過程中,貨幣影響了實際經濟的運行,因此是非中性的。

貨幣中性與非中性的折中觀點

目前,關於貨幣中性和非中性的爭論非常多,折中的一個結論是:貨幣在短期是非中性的,長期是中性的。這裡的短期和長期是宏觀經濟學慣有的區分,其實不完全是一個時間概念,而是對經濟體靈活程度、彈性的一個說法。短期指的是信息不完全存在摩擦,工資和物價調整也不完全也存在摩擦的一個時期;長期則是不存在這兩種摩擦的情形。因此,貨幣既是中性也是非中性的,這依賴於對經濟運行特徵的看法。

貨幣中性與貨幣非中性的作用

貨幣中性和非中性不僅僅是一個理論性的思考,其實際上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含義。

如果貨幣是中性的,則意味着貨幣供給增加只能導致通脹增加,而對產出沒有任何影響。通脹即貨幣購買力的不穩定會對貨幣的交易手段職能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最好的策略是保持貨幣的穩定以降低通脹的水平和波動,這其實是貨幣學派的觀點。其認為採取穩定的貨幣量(貨幣供給量目標制)以穩定低水平通脹是最重要的,且貨幣的大幅調整不僅無益於經濟體,還會是經濟波動的罪魁禍首。

如果貨幣是非中性的,則意味着貨幣供給可以對產出有顯著的影響。從而貨幣供給量可以採取逆經濟周期調整,也即採取相機抉擇的貨幣供給量政策,而這則是凱恩斯學派一貫的觀點(但凱恩斯本人更傾向於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貨幣中性的影響

如果貨幣是中性的,政策的施行不能改變實際產出量,只會改變名義產出。因此,貨幣政策應該按照某一個政策來實施,比如單一貨幣規則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