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贵要静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贵要静脉

贵要静脉系上肢的浅静脉之一。在前臂的尺侧。此静脉接受尺侧的血液后,逐渐从手背转至前臂的屈侧,在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侧向上,约在上臂中点处穿过固有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上行注入腋静脉。临床常采用此静脉进行穿刺输血、补液、抽血检验等。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贵要静脉
  • 外文名:Vena basilica
  • 长度:约331.50mm-335.101 mm
  • 目的:上腔静脉造影常规通路

目录

1 解剖结构:

2 贵要静脉的形态学结构:

解剖结构

1、贵要静脉:

贵要静脉是上肢浅静脉之一。起于手背静脉网尺侧,逐渐转至前臂前面尺侧上行,经肘窝时接受肘正中静脉血后变粗大,继而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上行直达腋腔注入到腋静脉。

2、上肢浅静脉:

上肢浅静脉分布于上肢的浅静脉归为三个主干,最终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主干的众多属支之间有广泛的吻合,静脉内有瓣膜。三个主干是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头静脉是上肢最长的浅静脉,多为一支;二支者与缺如者各占0.7%。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弓)的桡侧,上行至桡腕关节稍上方,转至前臂前面桡侧;继续上行,沿途接受前臂掌侧和背侧的许多浅静脉及臂的少数浅静脉,如在其进入深部之前,接受胸肩峰静脉。经肘窝外侧分,上行于肱二头肌的外侧,进入三角胸大肌沟,穿入喙锁筋膜,越过腋动脉前面,汇入腋静脉,少数可注入锁骨下静脉,还有的汇入颈外静脉。在肘窝稍下方,通常分出一支肘正中静脉,向内上与贵要静脉相连。肘正中静脉有一短支进入深层,与肘部的深静脉相连。

头静脉在进入深层之前,时或有一小支,在锁骨前方上行,汇入颈外静脉,具有外科意义。近年,心脏起搏器电极的置入,常采取头静脉末段入路。头静脉末段的外径,平均为3.8mm(1.3~7.6mm);多数(82.8%)大于电极的管径(2.5mm)。头静脉末段与其汇入的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之间,多呈锐角,平均为53°(15°~90°),置入电极时应予注意。

贵要静脉贵要静脉是上肢的另一条浅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弓)的尺侧,上行时从前臂背侧,逐渐转至前臂的前面,于肘窝稍下方接受肘正中静脉,继沿肱二头肌内侧上升,约在臂的中点处穿入深筋膜上行,在肩胛下肌或大圆肌下缘接受肱动脉伴行静脉之一,续行为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是头静脉与贵要静脉的主要交通血管,短而粗,变异较多,通常在肘窝处连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国内资料约56%属于此型),并有支与肘窝深处的静脉交通。有时还要接受前臂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起自手掌静脉丛,是不甚恒定的支,在前臂前面上行于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之间,注入肘正中静脉。有时,前臂正中静脉在肘窝以下,分别注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称为“M”型,约30~40%),此时即无肘正中静脉。临床上常利用肘部浅静脉进行药物注射、输液、输血和取血。

贵要静脉的形态学结构

贵要静脉是前臂和上臂的浅静脉之一,亦是上肢静脉回流的主要管道。它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在前臂后面的尺侧上升,至肘窝以下转向前面,于此接受肘正中静脉,再向上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升,约至臂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随肱静脉上行注入腋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于贵要静脉穿人深筋静脉处浅出,且与此静脉伴行。贵要静脉外径在接受肘正中静脉之前:儿童0.24cm(0.1~0.6cm);成人0.36cm(0.12~0.7cm);在此之后,儿童0.36cm(0.1~0.8cm);成人0.95cm(0.22~1.0cm)。贵要静脉接受肘正中静脉之前可出现1~3对静脉瓣。

临床上常选此静脉进行穿刺、输液、采血或置管。[1]

参考文献

  1. 贵要静脉的特点,又来医生,201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