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贺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贺贞(929年-958年1月25日),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宋太祖的结发妻子。 后晋开运初年(944年),赵弘殷为子赵匡胤迎聘贺氏。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太祖任官定国军节度使,贺氏封为会稽郡夫人。贺氏生滕王赵德秀、魏王赵德昭、舒王赵德林、昭庆公主、延庆公主。后周显德五年(958年1月25日)正月三日,贺氏病逝,年三十。太祖登基后,在建隆三年(962年)四月十八日,追封贺氏为皇后。四月二十五日,太常寺卿冯吉请上谥曰孝惠皇后。乾德二年(964年)三月,复上谥。

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于别庙。宋神宗时,与宋太祖孝章皇后、宋太宗淑德皇后,宋真宗章怀皇后并祔太庙。[1]

出身名门

贺氏出身名门,乃江东大族会稽贺氏后人,这是个文武双全的世家大族,本为王子庆忌的后人,先祖贺纯为避讳改为贺氏 ,汉代从中土迁至会稽,具有深厚的儒学修养、坚守儒学世族的立场,家风严正,诗礼传家。据《晋书》卷68《贺循传》“其先庆普,汉氏传礼,世所谓庆氏学。其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为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先祖贺纯,在汉安帝时,官至侍中、郡守。三国时,世代为孙吴“佳将“,为其冲锋陷阵。东晋贺循继承家学,建国之初,参与制定礼仪,《三国志》《贺齐传》注引虞预《晋书》载:“时朝廷初建, 动有疑议, 宗庙制度皆循所定, 朝野谘询, 为一时儒宗。” 贺循之后, 其家族礼学相传, 代不乏人, 至南朝梁武帝重视儒学礼制, 贺氏家学又得以光大。一直到唐代,仍有族人参与议定礼仪。(《_江表儒宗_会稽贺氏之家风与家学》王永平)第十五世贺晦女嫁梁武帝萧衍直系后裔萧嵩,外孙尚新昌公主,“嵩夫人贺氏入觐拜席,玄宗呼为亲家母,礼仪甚盛“(《旧唐书》卷九十九《萧嵩列传》)。(《贺知章世家》P59)第十六世贺知章更是唐代著名诗人,其父贺景思乃贺知章十世孙。

端庄容止、才貌双绝

会稽贺氏千年以来诗礼传家,乱世为将,盛世治礼,“虽非显赫门阀, 但其家世相承, 即便一再陷于”微贱“之地, 仍能复起, 以致数百年间未尝衰没”(《“江表儒宗”: 会稽贺氏之家风与家学》王永平),千年家学,造就了贺氏名门闺秀的气派、温柔恭顺的性格,不仅如此,她还拥有出众的相貌,诚如她的谥册所言“皇后贺氏柔顺积中,英华发外,蕴含章之具美,出积善之华宗。” “端庄容止,斯和珩佩之音;““ 惟后之门,清望发源。惟后之美,彤管立言。“可以得知她是个才貌双绝的女子,非一般大家闺秀所能比拟。赵匡胤在其谥册中称其为自己的良配、永结同心的亡妻。(昔予良配,实齐功于古人。)

陈桥醉卧

958年正月三日,贺氏因病过世,无巧不成书,两年以后的960年正月三日,赵匡胤带兵行至陈桥驿便下令在此安营扎寨,当夜,史书记载“太祖醉卧,初不省。”

修建浚仪

建隆三年,正月赵匡胤下令“发开封浚仪民城皇城东北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 建隆三年(壬戌,962)),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坊的护圣营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从青梅竹马到结发夫妻,从默默无闻到小有所成,见证了他对她的爱、见证了他为她的转变。是以,天下稍定,他便有此令。

封王赐第

贺氏出身会稽贺氏,当时属吴越政权,曾祖又迁居良坊,当时属南唐政权,与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形成敌对形势,给他的追册造成了极大的阻力。建隆三年,赵匡胤规定“太后、皇太后、皇后并赠三世” (《宋史》卷一七0《职官十。赠官》),然而他只封了贺氏的父亲贺景思,因为贺铸《庆湖遗老集.自序》有这样一段记载”国朝缘外戚赐第开封隆和里。六代祖广平王,始别葬于浚仪固子陂之原。“贺铸乃贺氏五世族孙,可以推知,六代祖乃其父贺景思,当时因为贺氏缘故被封广平王,并且赐第开封隆和里。整个宋朝享有封王赐第这一殊荣的还有度宗的全皇后和当时成为太后的谢皇后。然而这二位都是册立的,贺氏却是追册的,在古代,追册与册立是天渊之别,不仅地位上低册立的一等,甚至不能配享、不能袝葬,待遇上更不可同日而语,他却给她这般至高无上的殊荣,不惜颁布这样一条规定,最终只封了她一家。

结发情深

宋会要辑稿‧礼一○后妃庙》记载“太祖建隆三年四月十八日,制会稽郡夫人贺氏追册为皇后。二十五日,太常寺卿冯吉请上諡曰孝惠皇后。诏止就陵所置祠殿奉安神主,不行四时荐飨之礼,不设牙盤祭器,惟常食祭奠。”

这里的祠殿源自唐德宗的昭德皇后,据《宋会要辑稿‧礼一○/后妃庙》记载“政和四年七月三日,礼部、太常寺言:「………臣等窃考礼经,宗庙谓之庙,使人朝焉;陵墓谓之墓,使人慕焉。宗庙、陵墓,礼意不同,三代之制,未有即陵以为庙者。唯唐贞元间昭德皇后王氏既葬,德宗不欲立庙,就陵建殿奉安神主。……」德宗虽不想祔庙,单独祭祀,但因礼数齐全,而被迫祔。赵匡胤有德宗的前车之鉴,而不得不将礼数一并省去。后来仁宗的温成皇后,徽宗的明达皇后,这些盛宠级的后妃也一一效仿。

“不设牙盤祭器,惟常食祭奠。”更是侍死如生,长编里有这麼一段记载“先是,上入太庙,见其所陈籩豆簠簋,问曰:「此何等物也?」左右以礼器对。上曰:「吾祖宗宁识此?」亟命撤去,进常膳如平生。既而曰:「古礼亦不可废也。」命复设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 开宝元年(戊辰,968))长编中有记载的飨太庙始於乾德元年十一月。赵匡胤在飨太庙的时候亲眼见到了,才想到“「吾祖宗宁识此?」亟命撤去,进常膳如平生。”而他在建隆三年追册当时并未亲见,即特意下此诏,可见心细如发,待其情意这深厚。

无奈的迁葬

由於贺氏是追册的皇后,而“追尊皇后,尽管出於各种复杂的原因,但追尊以後却使一些生前并不具备此尊崇地位者从名义上享有了皇后之号,由此历代对此颇有异议”(《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汪受宽著,页82),五代至宋的异议就在於:以生前地位的高低来定尊卑。也正因为追册与册立的天渊之别,不仅体现在由於生前并无此尊崇地位却拥有皇后名号而产生的异议,更有甚者还不能袝葬帝陵。(皇后死後一般袝葬其夫陵墓,没有皇后单独的陵号。但有时,皇后之号为追尊,不能袝葬帝陵,单独安葬就有自己的陵号了。(汪受宽著《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版,页74))贺氏的葬制才会低于正式册立的王氏,在别庙中的地位也处於次位,甚至宋氏也差点在她之上。这一点宋会要记载得很明确。为此当年做出这一提议的太常博士和岘于太祖一朝最高只做到七品官。赵匡胤为了不委屈这位结发妻子,亲自下敕,让其与正式册立的皇后同时祔庙,并且想迁葬当新葬办,给她造虞主,却被太常礼院回绝了,说只能“於葬所西南设一虞祭”,于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贺氏祔葬的永安陵的下宫,恰好就在她的西南方。而按照传统,下宫只能放在主陵的西南方。整个北宋皇陵,只有贺氏的陵寝在建的时候就如此安排。

多余的谥册与哀册

不了解追封情况的话,都会认为她上谥迟了一年,实际上,她追册当年就已经上谥,而追册一般都是没有谥册与哀册的。比如太宗追册两位皇后,真宗追册潘皇后,都与建隆三年的一样,没有谥册与哀册。追册都只有追册诏书,然后上谥,没有谥册与哀册。乾德二年上谥册与哀册,可以说完全是特殊的恩惠。纵观整个宋朝,除了钦慈、钦成两位追尊的皇太后,只有一位后妃与贺氏一样,谥册、哀册齐全,就是那位宠冠后宫,有立后手诏,皇帝亲自赐谥的温成皇后。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后妃有谥册,一位是前面提到的明达皇后,另一位是与她同样恩宠有加的明节皇后,同样都是盛宠级后妃才有的殊荣。

因此她不是上谥迟,而是赵匡胤多此一举,又给她写了谥册、哀册,想要迁葬当新葬办,还特意下诏要跟皇后同一天袝庙。结果因为追册的先天不足,葬制硬生生被降了一级,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要下诏问能不能造虞主,而虞主只有下葬的时候才能造,迁葬的时候并没有虞主。

逾越礼制的告庙

在当时的礼法制度下贺氏只是没做过皇后的元妃其地位与正式册立的皇后都相差甚远,追册者没有告庙之礼(改谥、迁座除外),然而她却有此殊荣,赵匡胤当时下敕让她与正后王氏一同祔庙,并下诏问她能不能与其同谒太庙,十六日太常回复说“唐先天元年,祔昭成、肃明二皇后神主于仪坤庙。详酌故事,虽无同谒太庙之文,且有同日祔别庙之礼。以此比类,同谒为宜。”

二十五日礼仪使言:「孝惠皇后谥册,伏缘追谥以来未尝告庙,今详酌,欲与孝明皇后同日告于太庙。其谥册亦候启陵日,遣太尉上于灵座。」,且有谥册才能告庙,而追册的都没谥册,所以当年赵匡胤又命人帮她写了谥册。纵观整个宋代,追册的只有温成皇后告庙,并且双册齐全。

迁葬废朝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乾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孝惠皇后贺氏于故安陵发引,四月九日,安陵掩皇堂。自发引至是,皆废朝,禁京城音乐,群臣奉慰。(《宋会要辑稿》/礼/宋会要辑稿‧礼三九/改卜陵),农历三月只有三十天,二十七日到四月九日一共十三天,不多不少刚好对应他跟贺氏十三年夫妻,一年一天。

相思封号

赵匡胤的三个女儿都以“庆”为号。“昭(赵)庆延永”四字蕴含了无限深情,希望这份感情能够延续到永远。这个“庆”字又恰恰是贺氏的本姓。据三国时谢承的《会稽先贤传》记载:“贺本庆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迸渡淛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泽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田曰庆湖。今为镜湖,传伪也。安帝时,避帝本生讳,改贺氏,水亦号贺家湖。”哲宗时期,贺氏家族出了个有名的词人贺铸在他的《庆湖遗老诗集自序》记云:“吾家本庆氏,昔王子尝寓于卫,而子必以旧氏名之。”

史书记载

东都事略卷十三 世家一

孝惠皇后贺氏,开封人,右千牛卫率府率景思长女也。晋开运初,宣祖为太祖娉焉。太祖领定国军节度使,封㑹稽郡夫人。性温恭柔顺,事舅姑尽礼。生子徳昭。周显徳五年,寝疾崩。年三十。宋兴,追册为皇后,諡曰孝惠,葬于安陵之西北,神主享于别庙,神宗时与孝章、淑徳、章懐并祔享太庙。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太祖孝惠贺皇后,开封人。右千牛卫率府率景思长女也。性温柔恭顺,动以礼法。景思常为军校,与宣祖同居护圣营。晋开运初,宣祖为太祖聘焉。周显德三年,太祖为定国军节度使,封会稽郡夫人。生秦国晋国二公主、魏王德昭。五年,寝疾薨,年三十。建隆三年四月,诏追册为皇后。乾德二年三月,有司上谥曰孝惠。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于别庙。神宗时,与孝章、淑德、章怀并祔太庙。

影视形象

1986年电视剧《绝代双雄》:胡淑珍饰演贺玉娟(孝惠皇后);

1986年歌仔戏《赵匡胤》:林美照饰贺灵芝(孝惠皇后)1988年电视剧《兵权》梁淑贞饰演贺彤(孝惠皇后);

1996年电视剧《赵匡胤》:王亚梅饰演贺金婵(孝惠皇后);

1998年电视剧《真命天子》:刘晓亿饰演贺玉贞(孝惠皇后)。

视频

贺贞 相关视频

航拍古城河南开封,一个迄今已有4100余年历史的城市
“宋朝”国号为什么叫宋!听听宋太祖怎么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