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贾春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贾春华
出生 1961年10月
国籍 中國
职业 教授 、主任医师

贾春华(1961年10月 - ),男,河北香河人。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匮要略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状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研究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新疆医科大学“天山学者”主讲教授。[1]

人物介绍

先后师从著名中医学家、金匮要略专家、安徽中医学院周夕林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伤寒学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分获硕士、博士学位。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近三十年,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原图链接贾春华

历任承德医学院中医系古典医籍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医系副主任、主任。[2]

2004年入选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2004-2006在黄启福教授、王永炎院士、鲁兆麟教授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状元”,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政协承德市十届委员会常委,政协河北省九届委员会委员,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承德市自然科学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承德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副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编委,《世界中医药》编委,《河北中医》常务编委。[3]

刘渡舟先生曾赞曰:喜其超拔不群,而又知难而进。

研究领域

基于认知科学的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及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张仲景合方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

学术观点

1.中医学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中医学逻辑是一种旨在发现而不重证明的逻辑。

2.中医学理论首先是一种关于解释的理论,解释的理论应该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理论。

3.中医学是一种以身体经验感知为基础而形成的理论。

4.中医学理论需要重新建构,中医理论重构的主线,可以或可能依据的是“意义理论”。她需要具有哲 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素养的中医学家来重建,或者说需要中医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逻辑 学家等多学科专家的通力合作。

5.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者在今后20年所要做的工作,可能就是对中医语言的分析。分析在中医理论建构中这些语言是如何被使用的,这些语言有什么样的认知意义。

6.中医学脏腑理论中,脏腑功能更多的是被一些理论学家所指派,是他们赋予了脏腑相关的功能。

7.“方剂的两次管辖与约束”,在方剂的现代研究中应注意的是方剂中的有效物质将在两个关键点出现变化,其一是在方剂的煎煮过程中;其二是在方剂进入人体之后。

8.中医学病因病机概念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并非六种“个体”而是六个“范畴”,是人们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应用了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原型,而形成的概念隐喻。

9.中医学家的“经验”是难以完全继承的或者说是不能继承的。

学术成就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项;编著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讲《金匮要略》、《伤寒论》、《中医各家学说》等多门中医院校主干课程;临床近三十年,诊治患者十余万,疗效卓越,广受好评。擅长治疗慢性肝肾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病、肿瘤及多种疑难杂症。

代表著作:《日本汉医古方派研究》、《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方剂大成》、《合方研究》、《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研究》等。

代表论文:《合方源流论》、《张仲景合方理论研究》、《从逻辑的观点看——“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以方测证法不可行论》、《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论治系统构建》、《认知科学背景下的中医病因病机的概念隐喻研究》、《中医学: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中医理论思辨录》、《一种以身体经验感知为基础形成的理论——以“六淫”中的风为例分析中医病因的隐喻特征》等。

参考文献

  1. 国医堂中医门诊部_贾春华 贾春华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 职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专家介绍 从事临床、科研、教学30年。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遴选状元;擅长急慢性肾炎、慢性肾...
  2. 贾春华_当代名医_中医中药网 贾春华,教授,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基础系教授,医学博士,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遴选“状元”。1993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中医药学家...
  3. 贾春华_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_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2018年12月2日 - 贾春华,男,1961年10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 1979.8-1984.8就读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5.8-1988.6在安徽中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