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贾逵 (三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贾逵(174~228年),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今山西临汾县)。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西晋开国元勋功臣贾充父亲。 初为并州郡吏,迁渑池县令,拜弘农太守,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军政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魏国统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嘉禾三年,去世,赠本官,谥号为肃,《唐会要》将其尊为魏晋八君子之一。

生平

贾逵,幼年时和儿童们一起玩,就常常作列阵打仗的游戏。他的祖父贾习感到很惊异,说:“你长大了一定会当将帅。”口授他兵法好几万字。 贾逵起初在郡中作一名小吏,当时郭援攻打河东郡的时候所经过的城都被攻破了,只有贾逵]]据城坚守。郭援召单于一同猛攻。绛邑城将要攻破的时候,城中父老同郭援说定,不许杀害贾逵。绛邑人溃败以后,郭援听说贾逵的名声想用他为将军,派兵把他劫持来,贾逵却不为所动。郭援的部下要贾逵叩头,贾逵怒斥他们说:“岂有国家的官吏对强盗叩头的道理。”郭援大怒,要将他斩首。很多人为他求情于是贾逵]]幸免于难。

在此之前,贾逵曾到皮氏对当地人说:“两军争夺一块地方,先占据有利地形的一方必胜。”到郭援包围绛邑,形势危机的时候,贾逵知道绛邑将被攻破,就派人从小路把他的印绶送回河东郡,并让他通知郡守,赶快占据皮氏。河东郡郡守听从了贾逵的劝告所以没有打败仗。

后来贾逵被推举为茂才,任渑池县令。高干谋反张琰要举兵响应,贾逵不知张琰的阴谋,去见他。到那以后听说叛乱已经发生了想回去,又怕被捉住,就替张琰出谋划策,好像是与他同谋的人。张琰相信了他。当时渑池县寄治于蠡城城外的壕沟很不坚固贾逵请求张琰派兵去修蠡城的城池,那些要谋反叛乱的都不隐瞒他们的阴谋,所以贾逵能够把他们一网打尽。尔后再修城抗拒张琰的部队。

张琰败亡后贾逵因为祖父去世离官,又由司徒召他为掾史以议郎职衔参与司隶军事。曹操征讨马超,到达弘农郡说:“这里是西边道路的要地。”任命贾逵为弘农太守,召见他商议国事曹操十分满意,对左右说:“假使天下食禄二千石的官吏都能贾逵一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后来贾逵坐罪被免官。但曹操心里还是喜欢他,任命他为丞相主簿。曹操征讨刘备,先派贾逵去斜谷观察地形。路上遇到水衡官押解几十车犯人,贾逵认为军情紧急,正是用人的时候就让水衡官只把一犯重罪的押走,其馀的都释放了。曹操知道以后认为贾逵处置得当。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共同执掌军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在洛阳去世贾逵主持丧事,并运灵柩回邺城。这时候鄢陵侯曹彰代理越骑将军职务,从长安赶来奔丧,问贾逵先王的玉玺印绶存放的地方。贾逵正颜厉色地说:“太子在邺县,国家已经有了储君,先王的玺绶,不是君侯您所应当问的。”

曹丕继承魏王爵位后,任命贾逵为邺县县令,治理当地的不法之徒,不久迁任魏郡太守。同年六月,曹丕领大军南巡,贾逵任丞相主簿祭酒。到谯时,又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贾逵在豫州严格执行政令,任命枉法的属下官员都一律被免职,因而得到曹丕的赞赏,更布告天下,命以豫州为榜样。因功获赐关内侯。由于豫州南接吴境,贾逵都做好防守的准备,同时又建造水坝截水,建起了一条二百馀里的运河,称为“贾侯渠”,便利民生。

文帝即王位因为邺县的几万户人家都在京城居住,多数人干不法的事,文帝令贾逵为邺县令,一个多月以后,升任魏郡太守。后来大军出征贾逵再次担任丞相主簿祭酒。贾逵曾经诬陷别人,使那个人受到处罚。曹丕知道后说:“春秋时晋国的祁奚说过对叔向那样的社稷之臣,应该原谅他后代十世子孙的过错,用来勉励有能力的臣子。何况贾逵自己建立了那么多的功德,对他的过失当然更应该原谅了。”

贾逵跟随曹丕到黎阳渡口秩序杂乱,贾逵杀了那些乱走的士兵整顿了秩序。到达谯郡曹丕任命他为豫州刺史。那时国土刚刚收复,州郡大多没有整顿。贾逵说:“州政府原来都是用御史出去监督各郡,以有关的六条诏书监察食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所以关于御史的报告上都写的是严厉能干威武有督察之才,而不提安静宽厚仁爱有和乐简易的品德。现在各郡的官吏轻视法律郡内盗贼横行,州里知道却不纠正那么,国家用什么来树立正义呢?”

州里一位兵曹从事经前任刺史准假离开了职位,贾逵到任几个月后这位兵曹从事才回来。贾逵将食禄二千石以下官员中阿谀放纵不守法的都考察清楚并奏报朝廷免去了他们的职务。文帝说:“贾逵真不愧是刺史。”把他的事迹布告全国让各州都以豫州为榜样,赐给贾逵关内侯的爵位。

黄初年间(220─226)贾逵大破吕范的军队贾逵崶为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的头衔。魏明帝即位,给贾逵的食邑增加了二百户连同从前的一共四百户。当时孙权在东关正好处在豫州的南部,距长江四百多里,常常出兵骚扰西边莱就从江夏,东边来就从卢江,魏国征伐吴国,也从淮河、沔水进军。那时豫州的军队分布在项、汝、南、弋阳各郡,力量也只能够守卫边境。孙权不用顾虑北方,东边或西边一旦危急可以全部出动去援救,所以很少打败仗。贾逵认为应该开通一条路直达江边,如果孙权被迫自保那么东西两边就得不到救援,如果东西两边得不到援助,就可以取东关。于是移兵驻扎潦口对明帝陈述攻取的计策,明帝很满意。

吴国的将军张婴王崇率领部下来投降,大和二年(228),魏明帝命贾逵总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路军队从酉阳直向东关挺 进,曹休从皖、司马宣王从江陵出发共同征伐吴国。贾逵到达五将山,曹休上表说敌人又有请求投降的要求派他们深入敌方去接应贾逵。明帝下诏,命令司马宣王驻扎,贾逵向东同曹休会师共同进发。期间曹休打了败仗,贾逵解除了曹休的困境。

嘉禾三年,贾逵去世后,朝廷赠予他肃侯的谥号[1]

贾侯渠

担任豫州刺史期间,豫州的南边与吴国接壤贾逵明确指定了侦察的人整治军备,为防御进攻作了充分的准磭敌人不敢来侵犯。贾逵对外修整军队,对内治理民事,遏制鄢水和汝水,修造挖掘新陂又阻断山间的溜河等长长的溪水,修造了小弋阳陂。修通了二百多里长的运河,就是后人所说的贾侯渠[1]


参考资料

  1. 1.0 1.1 胡三元. 白话三国志: 经典古籍白话注解译文系列. 谷月社. 13 August 2015: 200–. GGKEY:CU92L0BH7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