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赤峰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赤峰道
图片来自trip

赤峰道中国天津市和平区的一条街道,东北到台儿庄路和张自忠路交口,与赤峰桥相接,西南到南京路,与营口道相交,全长1967米,宽10米,由于赤峰道历史风貌保存完好已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赤峰道历史文化街区”并加以保护和修缮。

历史介绍

赤峰道所在地区在1861年天津法租界开辟时就被划入该租界,初期并未开发,直到1886年(光绪二十二年)才开始修筑道路,当时随着天津法租界的扩张分为三段辟建,东段自大法国河坝(张自忠路)至大法国路(解放北路)段称为水师营路(Rue de L'Amirauté),该名称得名于当时的法国远征军海军陆战队第十六团,该团驻扎在今天赤峰道北端的法国兵营,法国兵营在当时又称为“法国营盘”、“水师营"和“紫竹林兵营”。于1886年建成的中段自大法国路(解放北路)至杜总领事路(和平路)段称为巴斯德路(Rue Pasteur),该路名源于法国十九世纪的生物学家巴斯德,在当时巴斯德路的西侧还设有巴斯德实验室。1897年,法国工部局又修建西段自杜总领事路(和平路)至甘领事路(南京路)段修建于1897年,在当时称为丰领事路(Rue Fontanier),该路名源于死于1870年“火烧望海楼”事件中的原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1943年,日本占领天津后将这水师营路、巴斯德路和丰领事路三段路分别改为“兴亚三区八号路乙”、“兴亚三区八号路甲”和“兴亚三区三十二号路”。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收复后以赤峰县之名更为现名。历史上,赤峰道两侧的房主大多为下野的督军,故赤峰道也称为“督军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浙江督军卢永祥,福建督军李厚基,山东督军张宗昌,山东督军郑士琦等。[1]目前,赤峰道由于其历史风貌保存完好,已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赤峰道历史文化街区”并加以保护和修缮。

参考文献

  1. 赤峰道 督军街.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