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赵世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世忠
出生 1933年
逝世 2007年5月9日
国籍 中國
职业 相声演员
知名于 捧哏名家
知名作品 《八扇屏》
《汾河湾》
《山东话》
《扒马褂》
《坐电车》


赵世忠,(1933-2007)。1933年生于北京,1949年拜著名相声老艺术家谭伯儒为师,学习相声,后专攻捧哏艺术。捧哏名家。[1]

他舞台风度朴实大方,语言幽默滑稽,翻包袱准确得体,搭话严实,形成独特有风格,是一位杰出的捧哏名家。

1954年开始和赵振铎先生合作,成黄金搭档,被誉为“北京二赵”。

赵世忠先生于2007年5月9日下午14时05分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作品风格

赵世忠的捧哏艺术非常规范,和赵振铎马季苏文茂张永熙等名家的合作 ,都能严丝合缝、准确得体。他的表演,风度朴实大方,语言诙谐幽默,分寸感把握极好。

代表作品有《八扇屏》、《汾河湾》、《山东话》、《扒马褂》、《坐电车》、《指妈为马》、《媳妇往哪儿娶》、《我的爸爸》、《兄妹对诗》

其中《媳妇往哪儿娶》获国庆三十周年献礼节目一等奖。《我的爸爸》获1980年专业剧团新作表演奖和北京市文化艺术调演表演奖,全国曲艺调演优秀表演奖。

早年经历

2005年9月17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四日,晚:王学义从艺60周年专场演出举行“曲艺表演艺术家王学义从艺60周年专场演出”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举行,陈涌泉李增瑞李金斗等曲艺名家上台表演了节目,向这位老艺术家表示祝贺。在热情观众的感染下,时年71岁的王学义亲自登台表演了数来宝《同仁堂》等传统曲目。

此场演出是“2005北京幽默艺术节”的一部分。当晚演出的剧目丰富多彩,张志宽表演了快板书《武松赶会》,王文友李业明表演了双簧《说说唱唱》,陈涌泉的单口相声《无鬼论》。北京曲协主席李金斗和李建华搭档说了一段相声《红灯记》,而王学义的两个徒弟段军康有纯合作了一个相声段子《轻歌曼舞》。

这个演出阵容中很多演员已经是白发苍苍,是王学义在北京曲艺团的同事。赵世忠和王学义共事近40年,尽管两个人很少搭档,但感情很深。知道是王学义从艺60周年的演出,赵世忠二话没说,就来到现场和傅振江合作了相声《规矩论》,以示祝贺。

演出的高潮出现在最后,王学义和李增瑞合作了数来宝传统曲目《同仁堂》。虽然王学义已经71岁,上台都有点蹒跚,但一打起快板,无论手头还是口头的功夫依然非常利索。精彩节目的中间,热情的观众给予这位老艺人几十次热烈的掌声。

2005年10月7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初五日: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三场纪念郭启儒先生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三场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举行,由相声界最有名的大腕和最有实力的中坚力量用最优秀的新作品和最有生命力的传统段子怀念大师、答谢观众。

第三场由马季先生和他的搭档刘伟合说一段《找名牌》。在他们之前还有唐杰忠崔喜悦笑林李国盛师盛杰常宝华姜昆、赵世忠、李金斗李建华侯耀文石富宽等9对名家带着他们的拿手节目出场。

2005年10月23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廿一日,18时:侯长喜韩云飞为徒在北京培新宾馆,相声名家侯长喜先生收徒仪式隆重举行。青年演员韩云飞正式拜侯长喜先生为师学习相声艺术。参加这次拜师仪式的有相声届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张永熙、赵世忠、杨少华、王学义,也有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相声名家李伯祥杜国芝、李金斗、孟凡贵刘洪沂李立山等,李金斗先生主持了仪式。 相声界历来就有拜师的传统,拜师的演员不但要有传授技艺的师父,而且还需要有引师、保师、代师。此次的引、保、代分别由李伯祥、杜国芝、刘洪沂三位相声艺术家担任。拜师会上,来自南京的相声泰斗、85岁高龄的张永熙先生激动不已。他代表老一辈艺术对侯长喜先生表示祝贺,并对新拜师的青年演员韩云飞寄予厚望,希望师徒两人努力创作,继承传统,为相声艺术发光发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后,李伯祥先生代表引、保、代祝贺了师徒两人,对新拜师的演员提出了要求和希望。韩云飞的好友、青年相声演员于谦先生代表同辈人发言,对使徒两人的邀请表示了感谢,并真诚的祝愿师徒两人在艺术道路上一帆风顺。最后,韩云飞的父亲韩兆凯先生、侯长喜先生以及新拜师的相声演员韩云飞分别发言,他们感谢所有嘉宾的到来,并且表示要努力创作,不断出新,为相声事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拜师仪式持续了2个小时,会场中的气氛融洽,许多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这次盛会上再度相聚。李金斗先生说:“看到今天这样的景象我非常高兴,这是一次团结的盛会,相声界只有团结才能发展,今天的拜师仪式为相声界树立了样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相声这个大家族里来,为繁荣相声事业添砖加瓦!”

2006年10月30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九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二场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二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主持人大鹏

代表作品

八扇屏》、《扒马褂》、《汾河湾》、《山东话》、《坐电车》《汾河湾》、《指妈为马》、《媳妇往哪儿娶》、《我的爸爸》、《兄妹对诗

视频

苏文茂、赵世忠《批三国》,文哏大师功力不凡啊!

苏文茂、赵世忠 传统相声《文章会》

参考文献

  1. 赵世忠相声,201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