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越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越溪镇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辖镇,位于威远县西北部,1935年建越溪乡,1958年由仁寿县划入威远县,同年改建越溪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距县城45公里,海拔高度:578m。东邻新场镇连界镇,南连荣县东兴乡,西与碗厂镇接壤,北同两河镇交界。

幅员面积77.59平方千米。辖17个村、1个场镇社区,总人口15815人(2017)。 全镇属低山地貌,海拔高度430——851m,相对高度150——300m,土壤主要为酸性冷沙黄泥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平均气温16.6℃,平均降雨量1175mm左右,无霜期可达328天。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内江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1号):撤销碗厂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越溪镇管辖,越溪镇人民政府驻中心街94号。[1]

历史沿革

2019年12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复,撤销碗厂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越溪镇管辖,越溪镇人民政府驻中心街94号。

民政事业

越溪镇幅员面积77.59平方千米,作为威远县幅员面积第六大镇(次于新场镇、连界镇、镇西镇、观英滩镇、小河镇)、内江市幅员面积第十大街道(镇、乡)(次于新场镇、连界镇、镇西镇、观英滩镇、孟塘镇、龙江镇、小河镇、顺河镇、银山镇)。越溪镇辖龙洞、平安、新桥、插旗、互相、瑞林、楠木、吉祥、海潮、八一、俩母山、二河、前进、黄桷、水源、发展、金堂17个村委会和越溪场居委会。有采煤、耐火材料、建筑施工等乡镇企业。

农业生产

全镇现有耕地11301亩,森林覆盖率36.3%。

主产水稻、油菜。

农户小规模种植玉米、小麦、红薯。

常年粮食产量在9000吨左右。养殖业以生猪为主,位于新翻修的凤凰古寨中有凤凰猪业养殖公司,较大规模化养殖生猪。小家禽32.9万只。实现退耕还林5522亩,产原茶10吨以上。已形成生猪养殖、茶叶等产业基地3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

境内有小二型水库3座,可实现灌面2000余亩。[2]

自然资源

镇域经济以资源型工业为主。镇境内蕴含丰富的煤、铁、石灰石、石英砂、白云石、粘土、天然气越溪为天然气富集带,由省开发输往成都、乐山、重庆、攀枝花等地。等。已探明储量煤炭500万吨、石灰石5000万吨、石英沙1000万吨、粘土200万吨以上。镇党委、政府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关键抓落实”的要求,立足越溪实际,突出“加快发展”和推进“工业强镇、项目建设”两大战略,坚持以“背靠川威,稳定能源,做强建材,开发化工,抓大扶小,持续发展”的工业发展思路,重点抓好能源、建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强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狠抓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技改投入、规模企业、安全生产、优化环境”六个方面的工作。镇内已形成年产煤炭40万吨、水泥30万吨、石灰石及石灰50万吨、硫化碱4万吨、还原钛0.5万吨的生产规模。现有规模工业企业7户,年销售收入近2亿元。

旅游风光

越溪镇

越溪场镇依山傍水,环境较为原生态,场镇建成面积32公顷,常住人口3000余人,城镇化率11%。

有基本文化、旅游、娱乐设施,俩母山自然生态风景区沟壑纵横,风光奇特,环境幽静,集宗教、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自然生态休闲旅游正在开发。

凤凰古寨

威远凤凰古寨地处穹窿地貌的核心区——四川省威远县越溪镇平安村。距威远县城44公里,交通方便,占地面积3000亩,平均海拔650米,最高海拔740米,四面绝壁,地势险要,林木繁茂,形似“凤凰展翅”。南宋未年为抗击蒙军侵袭,当地民众在凤凰山上修筑城堡,居山为寨,“凤凰寨”由此得名。距今770多年的“凤凰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凤凰古寨”。古寨建有七个寨门,均由条石依山筑成,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阵。寨的最高处建有寺庙,名为“凤凰寺”,挺拔于深沟台地的威远穹窿地貌之中。

在900余平方公里的穹窿地貌奇观中,有300多座秀美的方山台地、80多处军事古寨、50多条幽深峡谷、20多个宁静湖泊、60多万亩森林,组成的一道道丽质佳景,涤人心扉,撩人心魄。因其特殊的气候、繁茂的森林,被称为“红盆中之绿岛、热盆中之凉台”。

由于时代变迁,凤凰古寨上的古寺已经风蚀破废,但凤凰古寨的雄、险、秀、奇风貌尚存。

凤凰古寨是越溪镇的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被称为威远县“旅游胜地”。

俩母山

俩母山地处威远县西北山区,距县城56千米。海拔高度834米,是古代陵州地域(今仁寿)最高的山峰,也是流向沱江水系的清溪河和流向岷江水系的越溪河的分水岭。俩母山双尖挺秀,因众山如儿女列两峰之下,两峰犹如“母引子”而得名。自唐宋以来便为川南佛教名山,也是文人骚客燕游吟咏的聚会胜地。“百里来龙两母分,蜿蜒飞架半天云”;“压尽陵州百万峰,岿然两母在云中”,即是古代诗人对俩母山的形象说明。 俩母山周边自然风光奇特,是有名的集佛教与自然生态、古寨风光于一体的风景区。景区幅员面积三十余平方千米,景区高山耸立,沟壑纵横,景点甚多,其“天池甘露、向寨春风、鸡冠烟雨、五梅奇峰、半边古刹、香炉残月”等八景秀甲一方,俗有“西蜀二峨嵋”之誉。

高顶寨

高顶寨位于越溪镇境内,面积1.5平方千米,为威远第三大古寨,建有大、腰、尾三道寨门。因地处幽僻,所以寨门保存得相当完好,清朝咸丰年间镌刻的“古高顶寨”四字清晰可见。寨顶植被繁茂,古树参天。寨中留有练兵场、点将台等遗址。

高顶寨紧邻向家寨,两寨相距最近处不到100米,中间是深达150米的疑似天坑,从天坑望两寨,雄、奇、险、峻、幽尽收眼底。[3]

基础设施

存在问题

越溪镇境内交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四级水泥公路穿山洞到复立路全为碎石烂路,多年未开工新建。

教育状况

全镇有中心学校(初中)1所、完小3所、村小6所,独立幼儿园6所,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县。

通讯设施建设

中国电信100M宽带入户,中国移动宽带入户,联通2G、3G网络较大范围覆盖,移动2G、3G网络覆盖。

公共卫生建设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中心卫生院(一级甲等医院)一所,微型村卫生站20个,卫生防疫和传染病疫情控制体系健全。

公共安全

全年公共安全事件10件以下,社会治安较为良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