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身处险境(王明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身处险境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身处险境》中国当代作家王明洋的散文。

作品欣赏

身处险境

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在大沙河堤岸栽种防护林,用于防洪。就连在《杨三姐告状》中那个贪赃枉法作出错判的县官原型牛宝善,在沙河县短暂的任期中,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当时北京某报曾有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在南支流的沙河古道上植树造林,建成了数十里长的防护林带,属邢台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防护林场。从东到西,树种以杨、柳树为主,还有洋槐、臭椿等,绵延20多公里。1958年大炼钢铁,确实砍伐了大量树木。但河道两边的防洪林却没有受到伤害。

那时,大沙河两岸,连绵不断的防洪林里,杨柳树、灌木丛生,长势茂盛。不少地方,行人都困难。树林下面,盘根错节,纵横交错,形成一道道密实的地网。

正是这些粗大高壮的杨柳林,在洪水袭来时,用自身的力量,网罗住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木、家具、柴草等杂物,形成阻水的墙和调水坝。使得洪水在高庙村西一次次受阻,一次次分流绕行。最终,奔腾咆哮的洪峰,不得不一分为二,绕开高庙村,沿着沙河古道和主河道急流而下,因而进村的水就变得缓慢。坚强的树林,在这里成洪水的阻挡;凶猛的洪水,也不得不偃旗息鼓绕道而行了。

同样,高庙村的百姓在广种树木,固堤防洪的同时,也把历次洪灾中的躲避处——村中央一座高出地面4米的黏土台和东延的一段土坡奉为神地。据传,曾有仙人过此,将土台喻为龙首,说龙首下藏有避水珠一颗,可护佑一方百姓。土台和土坡,是上天停放在这里的一条龙舟。一代一代的高庙人都固守这个传说,土台上建起一座佛爷庙,每年的十月初一,为庙会日,常年供奉。延续至今。

莫非,洪水也不敢冒犯佛爷庙?连咆哮的声音都压得低低的,悄悄地绕行而去,是不是害怕打扰了佛祖?要不,该村也就不会有从古至今,村中无一人因洪水溺水亡故纪录的啊!如此,能够在无情的洪水面前,屡屡得以幸免遇难的高庙人,真是幸运!

[1]

作者简介

王明洋,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