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转塘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转塘街道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部,东濒钱塘江,西至灵山,南临富春江,北望西湖。以平原为主,山丘为辅,地势呈北高南低,向东南倾伏于钱塘江。坐落在320国道、之江大道、环城高速公路交汇处,是“三江两湖”(即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和千岛湖)必经之地。域内有宋城等著名的旅游圣地。是省经济百强乡镇之一。街道办事处驻地转塘距杭城中心18公里。[1]

基本概况

转塘街道现有工业产值5000万元,随着转塘集镇的大面积开发,交通快捷便捷,绕城公路320国道,杭富复线纵横贯穿,转塘人将保持开放的姿态,主动接轨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努力打造“富裕、活力、休闲、生态文化,和谐的新环境。

转塘街道引进各种名特优新养殖品种,以科技手段增产增效,争取年产野生鳖50万只,各种虾类20吨,鱼类2000吨。引进国际先进水产品加工线及包装,预计年加工能力达1000吨,并达到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标准。中方合作单位杭州桕联综合养殖有限公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主导产品--水产品在市场具较高的占有率;本地区水产养殖户多而集中,有较好的原材料供应优势;项目选址在320国道旁,离市中心9公里,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且水电气等公用配套设施齐全;中方合作单位己有一定种苗培育、商品养殖及加工经验与技术。

2007年经过行政区划调整,撤镇建街后的西湖区转塘街道成了全区面积最大、所辖村(社区)最多,拥有山林资源最丰富的一个街道。

街道内古海塘、古桥等众多历史古迹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高等学府一起积聚起浓厚的文化底蕴,龙坞茶村、大清谷景区、白龙潭景区、之江国际高尔夫球场、宋城等大型休闲游乐场所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了杭城顶级别墅聚集的区域。而街道内之江、龙门、桐坞、龙坞社区、转塘、狮子、定山、回龙八个片区也将依托之江度假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牢牢把握机遇,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整体档次的提升和区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加快街道城市化建设的大步推进。[2]

发展事记

1987年,建成万吨级自来水厂,解决人民的吃水难问题。

1988年,组建环卫站,为转塘建设卫生文明镇打好基础。

1990年,浮山村的生态农业被联合国誉为亚太生态第一村,从此该村名扬四方,农工贸一体化企业迅速发展。

1991年,制定转塘“八五”规划,提出开发牛放岭至金家岭沿公路10公里两侧的工业商业街设想;市公交公司建成转塘公交车中心站,并启用通车,成为上泗四乡镇的交通中心。

1992年,市管会在转塘开始建设开发国家之江旅游度假区。

1993年,转塘电视广播站建成,同时建立了农科实验站。

1994年,制定“九五”规划,提出开发转塘旅游资源,把转塘建设成旅游集散地。

1995年,建成转塘中心幼儿园,成立教育基金会,组建了浮山集团公司、汽车板簧厂等10多家企业,同时对杭三泥进行10万吨水泥生产线技改。

1996年,宋城和未来世界在转塘镇先后开业,环城公路和之江大道先后通车。

1997~1998年,新建转塘农贸市场和转塘绿色中心广场,有限电视覆盖率达100%。

1998年,先后获得区科技先进镇、市新农村乡镇和市小康镇、省绿色小城镇和省经济百强乡镇。[3]

建置沿革

转塘来历,渊源流长;春秋战国,一片汪洋;吴越水师,定山战场;山河变迁,沧海见陆梁。“路绕定山转,塘连花浦横”;唐诗流传,留名转塘。明清时,属钱塘县;民国时属杭县。建国后,划归杭州,设上泗区委;“大跃进”时期,建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1986年设立建制镇。

2007年根据省、市两级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西湖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7]147号、杭政函[2007]188号)文件精神和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关规定,撤消转塘镇、龙坞镇建制,合并设立转塘街道办事处,并将灵隐街道办事处珊瑚沙、五云、梦湖3个社区划归转塘街道办事处管辖。

调整后的转塘东起钱塘江,西至银湖街道,南临双浦镇,北与留下街道接壤,总面积达75.15平方公里,加上托管的回龙、何家埠两村约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000多人,流动人口45800多人,辖24个社区、18个行政村,驻地为转塘直街7号。[4]

历史文化

特产

西湖莼菜

西湖莼菜是该镇的名优特产,早在解放前,就有农民零星栽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栽种者日趋增多,并先后兴办了数家莼菜加工厂,其中浮山莼菜加工为最,出口创汇精品达230吨,年创汇300多万元。由于莼菜自身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营养丰富,本地人在节日餐桌上,少不了这碗味更可口的鲜汤。其美名已誉满日本和东南亚诸国。

城镇建设

2020年1月,转塘街道入选浙江省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相关视频

转塘街道第一次居民议事会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