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轮回亲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轮回亲本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轮回亲本,是指在回交时的亲本。回交是指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再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


简介

通过回交育成的品种,其基因型除从非轮回亲本导入的少数基因外,与轮回亲本基本一样。因此,要使回交育种获得成功,必须有一个适当的轮回亲本,它在大多数性状上应是符合要求的,只存在个别需要改造的缺点。回交育种的实践表明,试图在一个回交育种过程中同时改造一个品种的若干个不良性状是有一定困难的。应用回交法可以对一个品种进行多方面的改造,但以采用逐步进行的方式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评价

典型的回交育种方法是将缺少某一二个有利性状的优良品种重复用作亲本,称轮回亲本。又因是有利性状的接受者,也称受体。轮回亲本应是综合性状较好,预计有发展前途的品种。用另一具有某一二个受体所缺少的有利性状的品种作亲本,只在开始回交时用1次,称非轮回亲本。因是有利性状的提供者,故称供体。所提供的有利性状最好是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回交过程中,从回交一代开始,每代都从杂种中选择具有供体的有利性状的个体与轮回亲本杂交。如此继续进行多次,直到最后得到所有性状与受体相似,但增加了从供体转来的有利性状的后代时为止。然后再进行1~2次自交,选出被转移性状为纯合的个体,进而育成新品种。在理论上每回交1次,杂种后代所含轮回亲本的遗传成分将递增一半。一般经5~6次回交,其后代的主要性状已接近轮回亲本。但如轮回亲本的主要性状涉及的基因数较多,则回交次数要适当增多。回交育种法主要用于:常规育种中有利性状的转育;选育近等基因系;单体、缺体、三体的转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核不育系的转育; 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