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辽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辽水

来自网络的图片

辽水即今辽河的古称,辽水为我国古代六川之一,其名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辽水之内涵为辽地之水。由于"辽水"与"辽东"的悠久性和代表性,对一系列以"辽"字冠名的地名的衍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辽海"是除了辽东、辽水之外又个十分重要的辽字地名。根据史料分析,辽海难以涵盖我国东北地区,但是基本涵盖了今天辽宁的大部分区域,同时辽海一名充分体现了辽宁地域文化、流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适合冠名辽宁的历史文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辽水

今; 辽河

出处; 《山海经·海内东经》

地区; 东北

地名沿革

辽水为我国古代六川之一,其名称最早可查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辽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辽阳。"至东汉有辽水和大辽水之别。《汉书·地理志》:"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大约与此同时或稍后时期又见小辽水之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小辽)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会。""小辽水又西南经襄平县为淡渊,晋永嘉三年涸。小辽水又经辽队县入大辽水。"从史书记载有关大、小辽水的流经方向、流经地域等因素不难判断,大、小辽水虽相汇但不同源,当为两水。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考,"浑河在司西北,一名小辽水,源出塞外,西南流。"又有《奉天通志》考:"大辽水即今辽河,小辽水即今浑河。"辽河、浑河之称均始于辽代。《辽史·地理志》载:"辽河出东北山口为范河,西南流为大口,入于海……浑河在东梁与范河之间。"因此,大辽水为辽河古称,小辽水为浑河古称早已为史学界所公认,但是关于《山海经·海内东经》和《汉书·地理志》中的"辽水"是否为同一河流目前尚有争论 。

《汉书·地理志》中的"辽水"其发源地、流经路线与《水经》中关于"小辽水"的描述如出一辙,故而可以断定此"辽水"为小辽水(浑河)无疑。至于《山海经·海内东经》之"辽水",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为大辽水(辽河);一为小辽水(浑河)。主前者主要依据《水经》:"大辽水出塞外卫白平山,东南入塞,过辽东襄平县西。"疑"卫白平"为"卫皋"之误写。主后者则认为"卫皋"应读"窝集",乃古肃慎语,浑河上游女真人称纳鲁河,《盛京通志》所考纳鲁河"源出纳鲁窝集,流入安巴尼雅勒山,即为浑河。"就此二观点而言,我们认为均是对史料语言的一种推断。前者是从字形的角度,后者是从读音的角度,仅此是很难判断哪一种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的。如果从河流的流经方向的角度来考虑就比较明朗了。古代浑河是从东北向西南流,于辽队(今三岔口)注入辽河,西南注入渤海,与《山海经·海内东经》"辽水"的流经方向相左。辽河有东西二源,西源出今内蒙古境内的白岔山东南流,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附近与东辽河汇合后折向东南至铁岭地区折向西南,注入渤海。

因此,从辽河的大体的流经方向及其发源地与入海口的位置比较来看,基本为东南流,过辽阳,注渤海,符合《山海经·海内东经》关于"辽水"的记载。可以推断,《山海经·海内东经》之"辽水"当为大辽水(辽河),而其语序亦应当为东南入辽阳, 注渤海。继《汉书·地理志》以后,"辽水"之称又再次发生变化而专指"大辽水",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大辽水"条:"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大清一统志》辽河条:"唐时,辽水已合东西二源言之"等。

地名释义

辽水一名虽然得名较早,但缺乏对其含义的考证和记载。辽与潦古为同音通假字,而潦又有涝音,同涝,所以辽有涝之意,如"辽泽泥潦,车马不通"等。辽与潦同liao音,而潦与涝同lao音,不能把辽简单的代换为涝,二者并非等量关系。如果可以代换,为何不见把辽水异写成涝水或把水涝异写成水辽呢。而且,辽河自古中下游水量较为充沛,其主源西辽河流经干燥的半荒漠、黄土地区,就其干流而言根本谈不及水涝。故此,把辽水的由来归结为水涝是很难讲得通的。据考证,辽东含义有广狭之分,其内涵虽源于方位名词,但却表示一地域概念,其范围西起努鲁儿虎山和滦河一线,东到清川江一带,即"辽地"在此基础上理解辽水,应当释为辽地之水。

在对辽东、辽水地名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地名现象,这就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存在大量以"辽"字冠名的地名,其中县级以上的辽字地名就有40多个。统观这些辽字地名,虽然其名称没有出现在同一历史时期,但却呈现出相近的分布特点和命名规律。按其名称属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别:

行政建置名称: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辽中县、辽源市、辽东州、辽东省、辽西省、辽北省、辽东郡、辽西郡、辽海卫、辽阳行省、辽东属国、辽东都司、辽东国、辽东城、辽东道、辽州、辽阴、辽队、双辽市、通辽市、东辽县

区域名称:辽东、辽东外徼、辽左、辽西、辽北、辽南、辽海、辽东半岛

自然地理名称:辽河平原、松辽平原、辽河、辽山、辽东湾、辽水、大辽水、小辽水、辽东故塞、辽泽、东辽河、西辽河

通过对以上辽字地名的分类、比较,可以看出这些辽字地名多以"辽"字冠名,其命名具有继承性和对称性。如大辽水、小辽水、辽河是对辽水一名的继承,辽东州、辽东省、辽东郡、辽东属国、辽东都司、辽东国、辽东城、辽东属国、辽东道等是对辽东一名的继承;辽东与辽西相对称,辽北与辽南相对称,辽东郡与辽西郡相对称,大辽水与小辽水相对称,辽东省与辽西省相对称,东辽河与西辽河相对称等。就其分布而言,这些辽字地名集中存在于今天的辽宁地区以及辽宁、吉林两省交界地区。

从流域的角度来看,大多分布在辽河流域。这种命名特点和分布规律说明了人们对"辽地"这一地域概念的认知,也相对清晰的反映了辽地的地理范围。结合上文对辽东含义和辽水的考证:辽东有辽地的含义,辽水即今辽河。那么这种分布也恰恰说明了辽东、辽水是其它辽字地名的源流,影响着其它辽字地名的分布和命名。这种影响从这些辽字地名的名称中也不难看出。在上述的44个地名中,有14个以辽东冠名,辽东一名的影响力由此可窥一斑。以辽水冠名的虽然只有3个,远不及辽东,但许多辽字地名是直接或间接因其而得名,并多分布在其流域附近。如辽河、东辽河、西辽河即直接得名于辽水;辽源因位于东辽河之发源地而得名;双辽于1940年10月1日,按伪满洲国国务院勒令第5号命令,将双山、辽源两县合并,取两县县名之首字,称为双辽市;辽阳因遵循"山南水北"曰阳的命名规律,地处小辽水之北而得名,等等。

总之,辽字地名的命名与分布反映了辽东、辽水对众多辽字地名的命名和含义的影响,也进一步说明了辽地这一地域概念的相对稳定性,并且为辽宁地域文化的命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即辽宁地名文化对辽字的热衷与重视这一特殊的地名文化现象。[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