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这个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这个人》

作品名称: 这个人

文学体裁: 诗歌

创作年代: 现代

作者: 舒婷

《这个人》是由舒婷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歌原文

一个挪用音乐 进入永久寂静的人

一个混淆光源 复制并且蒙蔽纯黑的人

一个抽去支架 从楼顶往下派生大厦的人

不是疯子 一个这样的人

看见他站在自己的脚跟上 不由得悲从中来

电话铃声在空旷的房间 笔直地响

宽敞地响 圆周地响 被抻了又抻的

寂静 一次次顽强恢复形状

这个人屏息的耳朵 被它的弹性割得很疼

我们接着投硬币 急得满头大汗

后来都不再给他打电话 寂静 密密布下尘灰

延长半拍 使那个房间更加空旷

整理五色使之龟息墨黑 有如枯守梦境

薄光的平面浮凸轮廓 视和觉 任意长度

深及原生状态 这个人把墨镜当成门票卖给观众

画展永远在 筹备中 在身体内倍受拥挤

在大街上空虚 刚转身离开朋友

就被议论啃得体无完肤 曾经沧海

理当遭爱情巧夺豪取 语言的蜜源萎缩

蜂儿把自己 蜇在菲薄的工资单上

既然这个人 从书架上搬到隔壁落户

我们有义务 帮助他

指导他 并且消解他

我们就这样藏起他的羽衣 然后

尽情嘲弄他的赤身裸体

作者简介

舒婷,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981年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1]

人物经历

50年代中期,母亲带着她和兄妹三人从漳州回到厦门,被分寄在祖母和外婆家里。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外婆家长大。

四岁起,外祖父就拿唐诗当儿歌教她念,外婆则娓娓讲述“三国”、“水浒”、“聊斋”哄她上床睡觉。小学三年级,有了一点阅读能力,便开始取五花八门的书籍来看,一直到初中,也因此眼睛越来越坏。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山下乡”洪流中插队到闽西山区。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妈的继女身份,被照顾回城。

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3年04月28日,再次高票当选厦门文联主席。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