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述悲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述悲赋

述悲赋是乾隆为了纪念他已故的结发妻子孝贤皇后,在其丧满百日时写的一篇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深情款款,刻骨铭心。被郑重地载入清史稿。

原文

(有序:乾隆十有三年春车驾幸山东礼成返跸,皇后以三月十有一日崩于德州舟次,星夜解维,兼程旋轸归。殡于长春宫,奉迁于观德殿,丧仪有制,时日如流,触绪增悲,非文兮述感孙楚除服之篇效潘岳悼亡之作,用缘情而遣藻。聊寄恨于哀弦。)

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睢?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

昔皇考之命偶,用抡德于名门。俾逑予而尸藻,定嘉礼于渭滨。在青宫而养德,即治壸而淑身。纵糟糠之未历,实同甘而共辛。乃其正位坤宁,克赞乾清。奉慈闱之温凊,为九卿之仪型。克俭于家,爰始缫品而育茧;克勤于邦,亦知较雨而课晴。嗟予命之不辰兮,痛元嫡之连弃。致黯然以内伤兮,遂邈尔而长逝。抚诸子一如出兮,岂彼此之分视?值乖舛之迭遘兮,谁不增夫怨怼?况顾予之伤悼兮,更恍悢而切意。尚强欢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泪。制泪兮,泪滴襟,强欢兮,欢匪心。聿当春而启辔,随予驾以东临。抱轻疾兮念众劳,促归程兮变故遭,登画舫兮陈翟偷,由潞河兮还内朝。去内朝兮时未几,致邂逅兮怨无已。切自尤兮不可追,论生平兮定于此。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

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术。循丧仪兮徒怆然,例展禽兮谥孝贤。思遗徽之莫尽兮,讵两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谓庶几其可传。惊时序之代谢兮,届十旬而迅如。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歔。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淑房兮阒寂,披凤幄兮空垂。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作者

乾隆帝,即清高宗纯皇帝(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89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

翻译

为什么易经一开始就讲乾坤?为什么诗经第一篇就咏关睢?因为夫妻是一切人伦的开始,所以将天地名为乾坤与之匹配。我与皇后婚配,至今已经22年了。我是多么的伤痛啊,一夜之间就要与皇后永远诀别,从此阴阳两隔,再也无法得知对方的消息。

皇后是父皇为朕选择,出自书礼名门,门第堪配皇室,册立为嫡福晋。在东宫时修身养德,勤于内职,虽然我们没经历过穷困,但是也一同经历了风风雨雨。等到她正位坤宁,尽职尽责地辅助朕躬,和悦地侍奉太后,可以作为朝中的表率。生活简朴,率先采桑饲蚕;忧国忧民,祈求风调雨顺。

命运多舛,端慧、悼敏两位皇子还未长大,两个小小的身躯便已被黄土掩埋。皇后伤痛于两个幼子接连弃世,以致黯然伤神,落下病根,溘然长逝。她抚养妃嫔的孩子就像亲生骨肉,从不厚此薄彼。在这接连的打击之下,又有谁能不对夫君抱怨呢?何况母亲伤悼两个早殇的幼子,怎能不痛彻心扉?可是她反而强颜欢笑安慰于我,每每抑制伤悲和泪水,这样的伤痛又如何能止住,我看见泪水滑落在她的衣襟,我知道她的心底并不快乐。早春启程,和我一起东巡,皇后生病后害怕劳动众人,于是促我及早返京,谁知却遭遇了突变。登上画舫,经由潞河返回京城。谁知快到京城的时候,皇后与世长辞,留给我无尽遗恨。深切地自责却不可追悔,我不断追思皇后一生的事迹。她的音容笑貌时刻出现在脑海中,失意恍惚怅然若失。面对六宫妃嫔,却想着皇后的倩影;可怜和敬公主,这幺小就失去了母亲!

看着湘水东流,拍岸的江水打湿了石头,翻滚的埋落了漂浮的残叶,为什么舜的妻子却先他而去了呢?我遥望蓬莱,为什么没有通往那里的船只呢?不停地为她祭酒,悲伤掩盖之下却举不起酒杯,唯有在灵前徒然悲怆,一抔净土已被清酒掩埋了风流。遵循古礼,亲为皇后定谥孝贤。追思皇后之懿德,岂是孝贤二字就能尽述的?皇后四德俱备,举世无出其右。

时光如流水,二十年这么快就过去了!悲痛啊,陈列遗物,回忆当初的美好时光,有时神游物外,触景生情,不胜唏嘘,我心里却觉得万事皆空,生生死死也就是浮华一场罢了。失去了贤后,谁陪我走完漫长的人生路?

年年岁岁皆复如此,朝朝暮暮怎奈今思?又一次来到长春宫,宫殿寂静,帷帐空垂,春风既过,斯人不再,惟叹:春花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相关人物

孝贤皇后(1712年2月22日-1748年3月11日),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元配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其父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号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孝贤皇后出身名门。节俭贤淑,是乾隆帝最尊重喜爱的一位妻子。可惜由于他与皇后所生的两位皇子不幸夭折,皇后因此忧伤成疾,次年三月崩。乾隆帝悲伤不已(史载:"上深恸"),为了表达对孝贤皇后的敬爱怀念之情,乾隆帝亲自写了一篇《述悲赋》。他以激动的笔触,饱含激情地记述了孝贤皇后生前的懿德嘉行。

端慧皇太子永琏(1730-1738),乾隆帝次子,孝贤皇后所出。由雍正帝亲自赐名,暗示将来要继承皇位之意(因为琏代表的为宗庙之器,是古代皇室用来盛祭祀之物的物品),"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1738年薨,乾隆帝极为伤感,册赠皇太子,谥端慧。按皇太子之礼为永琏隆重举丧,弘历多次亲临祭奠。永琏于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悼敏皇子永琮(1746-1747),乾隆帝第七子,孝贤皇后所出。"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一出生便被乾隆视为皇位继承人。未想永琮只活了20个月,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出痘夭折。乾隆帝赠给永琮的谥号为悼敏,命其丧仪视皇子从优,并沉痛地下谕旨曰:"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 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嘉庆帝追封永琮为哲亲王。

赏析

这首《述悲赋》便是乾隆在他第一任皇后孝贤纯皇后过世后所作,诗中传达着乾隆对这位皇后深深的思念与爱意,很明确地表现了富察氏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

全文从皇后富察氏甫一入主后宫讲起,温柔地回忆了皇后在生时的言行,情真意切地表明自己对富察氏的夫妻之情。从中看不到一个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影子,而是一个普通的丈夫独对寒灯,叙述着自己对死去妻子的绵绵长情,悲怆之情不由得触动心底那片尚未荒芜的绿地。

乾隆是把富察氏的感情升华到人伦之首来认识的,的确是对儒家纲常观念的挑战。按照儒家的纲常观念排在第一位的是父子,第二位的才是夫妻,第三位的是兄弟。但汉族是非常强调血缘亲情的,因而在民间所流传的口头禅则是"兄弟是手足,老婆是衣服",手足是斩不断的而衣服是可以换的,实际上已经把夫妻挤到第三位。

从史实记载中看,孝贤皇后死时,乾隆皇帝悲痛不已,连续九天,每天三次在皇后的棺木前摆上供品,并用富察氏生前所希望的"孝贤"二字作为她的谥号。孝贤皇后的灵柩安放在裕陵地宫四年多的时间里,乾隆皇帝更是为她奠酒一百一十八次。这于皇帝而言,实属不易。因为作为泱泱大国的最高权力拥有者,喜怒无常是他们的通病,清宫中废后、降妃的事也不乏其例。但二十多年,乾隆皇帝--这个中国历史上堪称伟大的帝王唯对其念念不忘。

孝贤皇后之后,乌拉那拉氏得以母仪天下。然而我们可以从史料记载中得知,这位继任的皇后并没有她的前任那么深得帝心,甚至在她死时,正在打猎的乾隆帝也并没有停止娱乐,且下令将其丧仪"照皇贵妃例行"。虽然在世时,皇后位未被废,但死后却没有了皇后的名份。

相关诗词

皇后去世后,乾隆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部分如下:

戊辰悼大行皇后挽诗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 忍诵关睢什,朱琴已断弦。

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 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

棉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 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

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 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

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 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

四月八日叠旧作韵

先皇后自端慧皇太子薨后,至丙寅始举皇第七子。是日适遇佛诞,再沛甘霖,喜而有作。丁卯周晬,因叠前韵,不意除夕有悼殇之戚。及届今年佛诞,则后丧又将匝月矣。感旧抚时,回肠欲绝,悠悠天路,知同此痛耳。

得失纷如塞马传,藉无喜者岂忧焉。

都来两岁光阴耳,恰似一番梦幻然。

讵意瓜沉连及蔓,实伤坤衍祗余干。

从今更不题新句,便看将来作么缘。

离别

凤輤逍遥即殡宫,感忆时旧痛何穷。

一天月色含愁白,三月山花做恶红。

温情慈闱谁我代?寂寥椒寝梦魂通。

因参生死俱归幻,毕竟恩情总是空。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无悰

心内芳型眼内容,但相关处总无悰。

思念不及懵腾睡,犹得时常梦里逢。

四依皇祖南巡过济南韵

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排遣闲情历村野,殷勤政务祝宁盈。

明朝便近芳山驻,秀色宁看云表横。

孝贤皇后陵酹酒

本欲驱车过,矫情亦未安。

三杯不防酹,四岁又云寒。

松种老鳞长,云开碧宇宽。

齐手帅归室,乔寿有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