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退休後的故事(吳高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4月27日 (六) 13:14 由 秋韵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退休后的故事'''<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退休後的故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退休後的故事》中國當代作家吳高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退休後的故事

〈二〉況礦長開礦

銅都縣礦產資源豐富,初步探明境內有金、銀、銅、鐵、錫鎢、硫等有色金屬和白雲石、石灰石,方解石、煤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120多種。國有中央大型礦山和冶煉企業有十幾家,地方國營和民辦礦山企業近千家,尤以銅、鐵、金的採掘冶煉而聞名於世,是全國有名的礦產冶煉大縣。

況礦長,山西人,一表人材,氣宇軒昂,典型的北方大漢。六十年代,畢業於京城地質大學,因出身不好,又受文革衝擊,分配到銅都縣銅山金銅礦做技術員。身在異鄉,又是四類分子(即地主、富農、反動分子、右派)家庭出身,他工作和為人都顯得十分的小心謹慎,生怕引火燒身。就這樣在銅都工作和生活了十幾年,他認真做事,低調做人,把青春獻給了礦山,獲得領導的信任和職工的一致好評。八十年代初,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拔重用讀書人,大學畢業的況技術員破格提拔為銅山金銅礦礦長。為報答知遇之恩,他更是傾注所學,瞄準世界一流礦山,改造老井井巷,提高開採能力,使百年老礦重新煥發青春。他積極引進德國先進的選礦設備和技術,極大地提高了金、銅和稀有貴金屬的分離分解和回收水平,拿回多個國家級獎項,礦里的礦石產量和效益,年年攀升,是縣裡的納稅大戶。況礦長是全縣有名的採礦專家和企業家,曾多次當選為省市縣的人大代表,是銅都縣人大常委,可謂是光環曜眼,名播銅都。

九十年代初,因到齡退休,多家私營礦山和鎮村辦礦山聘請他當技術顧問,送股份,拿年薪,他都婉言謝絕,不為所動。三年後,大學同班同學,山西老鄉王礦長專程開着豪車來銅都看望他,酒後互吐衷腸,他倆大學同桌四年,感情很深,走向社會後經歷相似,只是王總退休後再創業,靠開煤礦發家,現己是身價千萬。同學王總的創業經歷,促使況礦長,暗下決心,再闖商海。

鄰近銅山金銅礦區的是省岳山煤礦,因多種原因,已下馬多年,周圍村民偷偷採挖,地方政府也是睜隻眼閉隻眼。金海村費支書多次上門,要求況礦長出山,合夥開煤礦,當年投資當利獲利。送走王礦長的第二天,費支書又豋門了,這次況礦長很爽快地答應了合夥開煤礦的建議。況礦長並拿出多年積蓄50萬元入股,在煤礦負責生產技術安全,費支書大兒子小費總是企業法人,負責工農關係、供銷、財務。金海煤區有幾十家煤礦沒辦證照,都在搶着採煤,汽車擺着長龍等着運煤,離礦區只有二、三里路便是長江碼頭,幾十條駁船等煤運往南通、無錫、上海等地區。他倆談妥協議後,挑選吉日良辰,在井口下方,擺上供品,燃放邊炮,焚香燒紙,跪拜蒼天和土地神,祈求庇祐平安,財源廣進。破土動工後,不到二個月便見煤了,當年產煤二萬多噸,收回投資後,還按1:1分紅,況礦長初次創業,便嘗到了甜頭。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因縣內一處礦山出了大的安全生產事故,一家出事故,全縣企業吃藥。縣委、縣政府作出了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並關閉全縣煤礦的決定,一個月內不管有無證照,全部關停。斷電、斷水、斷路,無證照的炸封煤井。況礦長雖投資煤礦賺了幾十萬元,但在當地開煤礦的路,因政府干預被堵死了。

開煤礦不到一年,況礦長收入比上班幾十年都多,激發了他的創業欲望。這時,遇同住在一個小區的柯總,邀請他去江北開鐵礦,況礦長與其一起去江北實地考察,鐵礦的證照齊全,大辦鋼鐵時有過開採的陳跡,山上有多處裸露的鐵帽,給人以是個大礦區的感觀,但地質資料不是很齊全,因在開採中,遍地堆的礦石,便投入全部積蓄100多萬元,成了江北鐵礦的股東。入股後,他背井離鄉,吃住都在礦山,頂烈日,抗暑寒,風餐露宿,一年多時間,十幾個冒出的鐵帽都挖得見底了,生產礦石近萬噸。由於鐵礦石品位低,要經選礦設備洗選才有公司收購,加之市埸行情低迷,賣不出好價錢。此礦山再也無鐵礦石可開採,印證了「江北無大礦」的忠告,辛苦幹一年,礦石成了石頭,投資打了水漂,三個股東心灰意冷地撤離了礦山。

況礦長一生開礦,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可退休後,為自己開礦,卻弄丟了老本。他的故事給人留下寶貴的警示。一是要懂得見好就收,貪字去一點是個貧字。如果開煤礦賺了不再去折騰,腰包里有一百多萬元,怡養天年,是何等快哉。二是不要盲目投資。此礦山地質資料不全,缺鑽探資料,靠地質普查和槽探資料是不能作出正確結論和判斷的。有人說:一個採礦專家,晚年投資失誤,給人以利令智昏的印象,弄得名利雙丟,也不值得去同情。三是人生命定。俗話說:財趕人發大財,人趕財一場空,是你的總會是你的。此話雖說有點天命論的迷信色彩,但卻透着哲理,讓人回味和深思。[1]

作者簡介

吳高升,大專學歷,高級經濟師,從事農業農村和經濟管理工作多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