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送春

中文名 送春

拼音 sòng chūn

界 植物界

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纲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科 兰科

种 莎叶兰

属 兰属

送春(变种),又名春绿兰绿兰送春归、巴茅兰,送春因花期在3-4月而得名。由于送春主要分布在西南云贵川地区,又在少有人去的高大岩山的箐林里面,所以长期以来没有被认识,随着近几年来兰花热潮的推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送春也被带出大山,成为兰界新宠。

信息

学名 Cymbidium cyperifolium var. szechuanicum (Y. S. Wu & S. C. Chen) S. C. Chen & Z. J. Liu 展开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超目 天门冬超目

总门 轮藻总门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亚纲 百合亚纲

目 天门冬目

变种 送春

形态特征

叶:送春叶片较多,一般为8—16片,丛生,近二列,叶基部呈一字排列,薄革质,叶姿多弯垂,叶缘有细齿,叶面有沟,叶端较平坦。送春植株一般要经历两个生长周期才能完成生长。

花:其花莛稍弯曲,高30-50厘米,有花5-9朵,因花数之别而有五子送春、七子送春、九子送春之别。花径约为6厘米,花色黄绿,有清香,苞片几与子房连梗等长,萼片多呈披针形,花瓣较萼片短而宽,向前伸展,唇瓣不明显三裂,中裂片上有绿色乳突状绒毛,上有紫红色斑点。

叶8-13枚,质较软,下弯,叶脉不透明。花苞片常长于花梗和子房,花序中上部的亦如此;萼片常多少扭曲。花期2-3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高度为800—2000米的岩山半山至山顶常绿灌木林下,多与蕙花、统叶春兰等混生(极少数山上只有送春生长),性喜阴湿,减少强光干燥环境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南云贵川的一些亚高山地带。模式标本为栽培植物,采自四川邛崃山。

本种提示

送春,又名春绿兰、绿兰、送春归,吴应样在《中国兰花》一书中归类于蕙花变种rar.szechuanicum(Y.S.Wuet S.C.Chen)Y.S.Wuet,S.C.Chen,陈心启、吉占和的《中国兰花全书》也将之归类于蕙花变种,吴应样与陈心启首先发现于四川。也有学者认为送春是一个独立的原生种群,不应归类于蕙花变种。

兰属介绍

描 述:Cymbidium Sw. 兰属,兰科,约40种,主要分布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见于大洋洲与非洲,我国有20种及许多变种,其中不少被广泛栽培,如墨兰C. sinense (Andr.)Willd.,建兰C. ensifolium(L. )Sw.,春兰C. goeringii(Reichb. f. )Reichb. f. 及蕙兰 C. faberi Rolfe等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为园艺珍品。陆生兰或附生兰,极罕为不具绿叶的腐生兰,多半有假鳞茎;叶成簇,近基生,通常带状,极少为椭圆形而具柄;花葶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具多花或少有减退为单花;花中等大;唇瓣3裂,具2条纵褶片;蕊柱较长,稍向前倾;花粉块2,近球形,蜡质,有裂隙,生于共同的花粉块柄上,有粘盘[1]

参考来源

  1. 兰属Cymbidium,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