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速灭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速灭磷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1]。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2]。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速灭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13O6P,有剧毒 ,是一种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广谱杀虫作用,常用以对付咀嚼式与吸吮式昆虫以及叶螨等。

理化性质

密度:1.25g/cm3

熔点:-56℃

沸点:110℃

闪点:-18℃

折射率:1.437

外观:无色液体

溶解性:与水、丙酮、苯可混溶,微溶于火油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48.26

摩尔体积(cm3/mol):184.2

等张比容(90.2K):449.8

表面张力(dyne/cm):35.5

极化率(10-24cm3):19.13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6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6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71.1

重原子数量:14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63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1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危险性描述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高毒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之出现头晕、眼花、无力、呕吐、多汗、流涎,重者肌肉痉挛、昏迷、呼吸困难、出现肺水肿。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6.8mg/kg(大鼠经口);7~18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

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0.1mg/m3

联合国规划署(1974)保护水生生物淡水中农药的最大允许浓度:0.002μg/L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吸收,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倒至空旷地方深埋。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砂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