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过火(宗教仪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过火(宗教仪式)。原图链接

过火(宗教仪式)(英语:Firewalking)是一种以赤脚的方式走过热烫的木炭堆或头堆,在台湾是民间常见的庙会活动,借由此仪式,神明可以更新神力、强化神威,而信徒可以除秽气去厄运、消灾解祸。

简介

信念检定的方式

最早的过火仪式大约可以追溯至约纪元前1200年的印度器时代,那是用来对个人力量及勇气的测试,也是对一个人在宗教上信念的检定方式。从许多节目及影片中看见,过火不可否认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宗教仪式,也经常发生许多烫伤的意外事件。过火仪式的事前须有准备工作。

事前准备工作

过火仪式的事前准备工作,首先要施法、勒符,目的是用以维护火场安全,安定过火信徒的心理。另外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摔”,这在宗教的信念中,“盐”“米”分别代表著“”和“石”,具有驱逐恶煞的功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除煞的仪式中。过火活动所用的盐是海盐,也就是含有大量水分的粗盐,而米也是有泡过水的处理,在科学上都具有降低温度,减低过火人员烫伤的可能性。[1]

民间习俗

宜兰二结乡的过火活动

台湾经常有过火的宗教活动,宜兰二结乡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是古公三王中三王公诞辰都会照例举办盛大的过火仪式,是二结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已被宜兰县政府列为无形文化资产。所用的木炭高达一万多台斤以上,是全国最具规模的过火仪式。

香火鼎盛的二结王公庙是地方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每年农历11月15日过火仪式吸引大批人潮,使当地有“惊王公生,毋惊过年”的俚语。此习俗的由来是王公经年为百姓消灾解厄,为避免沾染不净,借由过火仪式去除王公身上的秽气,永保神力。 “掠童乩”是在过火仪式之前,乩童藏于村中某处,王公的辇轿在庙口“发辇”,分东、西、南、北向,冲往乩童藏匿处,把童乩找出来,泥水工人林坤智连续第12年被选为乩童,随即“起乩”,在脸颊两侧穿上铜针,随著辇轿回到庙埕,接著展开“过火”仪式。 多达2万多台斤的炭火堆置庙埕前,烧得火红,过火前先撒盐米,象征驱邪净化,也有降温作用,再由前导信徒手执黑令旗率先跨越火堆,王公神驾、乩童及各路神明跟随在后,依序跨越。[2]

禁忌

过火仪式是有一些禁忌的,例如事前要吃素三天、不近女色…等,这都显示过火的神圣性。进行过火时会由执黑令旗者“开火路”冲过火堆,试探是否安全,然后神轿和信徒分别跑过火堆。活动后,不能亲自参加过火的信众也会带著衣服在火堆上挥舞,祈求解消秽气及厄运;甚至也有信众取回灰烬,以庇佑宅第平安。

科学原理

过火传导途径

过火与热的传导有三种基本的途径:“对流(convection)、辐射(radiation)、及传导(conduction)”。

  • “对流”:主要发生于气体液体,也就是流体,这是发生在密度大且较冷的流体取代密度小且较热的流体之过程,也就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意思。在过火的仪式中,“对流”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任何的气体或液体明显地涉及其中。
  • “辐射”:就像是电磁波一样,不需要任何介质就可以进行的热传播,也就是过火时,周围的人们会感受到炭火很烫的原因;然而,在实际的过火当中,“辐射”并没有传递很多的热量到上,因为在木炭上有一层薄薄的灰烬会阻隔辐射热的传递,而且在过火时,脚掌与炭火的接触时间是非常短的。
  • “传导”: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热量由高温处传递至低温处的现象。具体地说,金属具有良好热传导性,既使著了火的木炭的非金属是不良的热传体,大多数金属的热传导度是非金属如木炭或皮肤的几千倍;再进一步地说,木炭的表面形状是粗糙的,并没有整个掌都接触在炭火上,因此有技巧性地行走于炭火堆是可以避免烫伤的。

比热和热传导性

有许多因素可以说明过火仪式的可行性:

  1. 水是具有高比热(1 cal/gž℃或4.184 J/gžK)的物质,而木炭的比热是很低的,因此脚底(含有水)的温度变化会比木炭来得小很多。
  2. 水也是一种高热传导性的物质,与上一点结合说明,脚部的大量血液会带走热量并且传递散开来。从另一方面来说,木炭是低热传导性的物质,因此脚底部的皮肤只会接收到来自木炭的很少热量。
  3. 当炭火被降温时,它的温度就会低于闪火点(flash point),因此就会停止燃烧,也就不再有热量产生了。
  4. 过火时们是不断地在行走,并没有在炭火上停留太长的时间。

物理现象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物理学中有个名词“莱顿弗罗斯特效应(Leidenfrost effect)”,这是德国科学家Johann Gottlieb Leidentfrost在1756年发现的一种效应,当水滴落在温度超过200℃滚烫的金属板上时,水滴与金属接触的表面会瞬间蒸发产生蒸汽,蒸汽上浮的力量会托住水滴,使水滴悬空,让滴与金属板之间产生隔热效果(因水蒸汽的热传导率大约只有水的1/10),水滴反而不容易蒸散,大大地降低水滴沸腾的速率。

在民间的过火仪式中,人们可以跑过火红的木炭堆有同样的效应。烧得红通通的炭火温度(大约有六、七百度)远远超过水的沸点,过火者的脚底先保持潮湿,再快速地跑过炭火时,汽化的水会在脚底形成保护膜,使得热量不容易传到过火者的脚部,这样就不会被烫伤了。

探索频道的实验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原理,在探索频道(Discovery)的“流言终结者”节目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是拿香肠放入烧镕的铅中,当接触时间控制得当时,香肠真的可放入高达454℃的熔铅中而不会被煮熟。在日常生活中,厨师也常常利用这个原理来进行烹饪测试,就在炒锅上洒了几滴的水,如果会形成一颗颗的小水滴在炒上跳来跳去,那么表示温度已经够高了,可以开始炒菜啰。

防止烫伤

炭火堆去水和扎实

在过火仪式前,若木炭没有烧到足够的时间或没有达到火红的程度时,反而容易烫伤;这是因为木炭含有水分,会增加它的热含量和热传导性,水分一定要完全地去除。因此,过火的准备工作一大早就开始,一直到下午才开始过火的活动。在开始过火前,庙方会有专人用长竹竿在炭火堆上敲打,其主要目的是使炭火堆变得更紧实,以免过火时脚会陷入炭火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