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道义劝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道义劝告是一个专用名词。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词解释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如在经济衰退时期,鼓励银行扩大贷款;在通货膨胀时期,劝阻商业银行不要任意扩大信用。道义劝告往往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这种道义上的说服没有可靠的法律地位,因而并不是强有力的控制措施。

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的区别

都是央行对商业银行进行间接信用控制的方法,比直接信用控制更灵活。

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举行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月度或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

区别:窗口指导更具有强制性,且不执行有对应的惩罚措施,道义劝告更加灵活。

道义劝告具备的条件

道义劝告作为一项控制信用手段,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中央银行在该国的金融体系中有较高的威望和地位。第二,该国的道德水准和遵纪守法的精神较强。第三,中央银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力和手段。

道义劝告优缺点和政策效果

优点:较为灵活,无须劳民伤财花费行政费用。

缺点:没有法律的约束力,所以其效果视各金融机构是否与中央银行合作而定。

政策效果:

①运用道义劝告方式不具强制性,因此,可避免强制性信用控制所带来的不愉快的心理反映,有助于中央银行经常不断地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②中央银行的利益与其他金融机构的长期利益相一致,因而在一定情况下道义劝告方式显得很有效。

③道义劝告既能控制信用的总量,也能调整信用的构成,即在质和量的方面能起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搜狐,2022-03-30
  2. 华夏古汉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