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道德除害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道德除害传》,副标题:清末基督徒时新小说选,作者: 黎子鹏,出版社: 橄榄基金会,ISBN:9789575568351,出版日期:20151201,分类:圣经论丛/专题论述,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基督徒(希腊语:Χριστός,拉丁语:Christianus),是跟随基督教[1]、耶稣的生平与教诲的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教徒的统称。意为“基督的支持者”,出自圣经,在《新约》里出现过三次,在安提阿耶稣基督的追随者被首次称为“基督徒”,按照圣经[2]的纪录,从初代教会圣保罗在安提阿教会聚集起首,他们被称为基督徒。

内容简介

★ 通过香港基督教汉语文化研究所学术评审

一八九五年四月,清廷于中日甲午战争惨败后,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国内的愤怒情绪沸腾,富国救亡之声四起。同年六月,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 1839-1928)于《万国公报》刊登征文启事,以“三弊”为题:即鸦片、时文和缠足,企望广征文人意见为中国的社会问题寻求良方。征文比赛结束后,从中国各地收到稿件共一六二份,但当时这些文章并没有出版,稿件被傅兰雅带往美国柏克莱大学……

一个世纪过后,这批稿件偶然再见光明,本书由香港中文大学黎子鹏教授进行编注,从中挑选几篇基于基督教救世思想而创作的小说,带领各位读者一同对这些弥足珍贵的遗世之作详尽剖析,有关其历史地位、文学意义,以及当时中国基督徒的思想反映。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将当时文人对时弊的怒吼,以全新的眼光重新编著,并将内文加上注解释义,借此,我们得以对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基督教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理解,也能呈现中国基督教文学在晚清时期的面貌和贡献,对照当时俗体文学,融合基督教思想并发之小说创意。

参考文献

  1. 基督教历史,搜狐,2021-03-03
  2. 《圣经·旧约》我钟爱的115个句子,搜狐,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