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道经

增加 66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道经.jpg|32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7/f76514fae8624c618a7af8a409706ce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12189965_292597?sec=wd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道经''',指道教经典。道经的总集为道藏 <ref>[http://www.daorenjia.com/ 中华道藏],道人家</ref> ,为道教的一切经。古时候又以“云笈”、“天章”、“宝文”、“神书”、“玉纬”、“金函”、“仙经”、“丹书”、“道书”等词称呼道教的经典。
按[[道教]]传说,道教经诰起于诸天之上、妙气所成形的自然天书,由三清境三位尊神,玉清境天宝君、上清境灵宝君及太清境神宝君各自说讲洞真、洞玄、洞神十二部经,合为三十六部尊经,再辗转由高圣仙真传授给道教各派祖师,流布人间。道士皈依诵曰:“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即要求皈依天尊所讲真经。
道教流派众多,历史上不同流派、不同时期的道士所传承的经箓、丹书、修炼方术、斋醮科仪各有侧重,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增删去取,而产生了多样化的发展。尽管后世衍生的流派众多,道教的基本信念和追求目标,皆源自[[老子]]无为不争、虚无清静之“道”,其宗旨在于去除邪杂心念的牵累,澡雪心神,积精聚气,累德增善,经长久修行,最终与道合真;入世则旁通治术,出世则长生成仙。
从现代观点来看,道教一切经可概括为讲说道的起源展开,及大罗天界与冥府阴间的教义部门,演示符咒法术与驱邪祓厄斋醮的方术部门,金丹修炼与养气调息的医术部门,以及竖立道教戒规的伦理部门。道教典籍虽多,当代道士大多以念诵《[[玉皇经]]》 <ref>[http://www.quanxue.cn/CT_DaoJia/YuHuangIndex.html 玉皇经],劝学网,2019-3-28 </ref> 、《三官经》、《功课经》、《清静经》为主,钻研道学者才会奉习《[[道德经]]》、《南华经》、《黄庭经》以及《悟真篇》、《参同契》等书。通行的道教护身咒语,则有遣召丁甲神将的“六甲秘祝”、北帝煞鬼的“天蓬神咒”、役使雷霆的“金光神咒”。
林语涵所著《[[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一书,则开列了二十六部主要的道教经典:《道德真经》《南华真经》《文始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度人妙经》《阴符经》《清静经》《西昇经》《心印经》《黄庭外景经》《黄庭内景经》《玉皇经》《玉枢经》《三官经》《北斗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太上老君内观经》《洞玄灵宝定观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坐忘论》《化书》《重阳立教十五论》《龙门心法》。
鉴于道书繁多,历代[[道士]]因之撷采章句、汇编成众多部大部头[[书籍]],如《无上秘要》《道教义枢》《云笈七签》,外丹术著作《庚道集》,内丹术著作《修真十书》《道枢》,咒语书《太上三洞神咒》,术法书《金锁流珠引》《道法会元》,斋醮书《灵宝玉鉴》《道门科范大全集》《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
==视频==
===<center> 道经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十善业道经动画</center>
<center>{{#iDisplay:y0391cf7qtd|560|390|qq}}</center>
 
<center>道经颂读示范(八大神咒)</center>
<center>{{#iDisplay:k01798r556b|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247,5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