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邵晔,字日华,北宋桂阳(今汝城)县人。是汝城县史籍记载中的第一位进士。生于五代后汉干佑元年(948)。祖籍京兆(今西安市)。

唐朝末年,连年战乱,曾祖父邵岳举家南迁,曾任全州判官,代理连州刺使,于是定居义昌县(今汝城县),祖父邵崇德任道州司录参军,父邵简任连山县令。

目录

基本信息

姓名    邵晔  
字号    字日华      
民族    汉族      
官职    右谏议大夫、广州知州  
出生地   北宋桂阳(今汝城)县
出生时间  五代后汉干佑元年(948)   
去世时间   1011年 
所处时代   宋朝   

人物生平

邵晔自幼喜爱读书,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癸未科王世则榜进士。初授邵阳县主薄,改大理寺评事,继任四川蓬州录事参军。当时,知州杨全,是个独断专横不明事理的人。属下平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告为抢劫犯。杨全判三人死罪。邵晔通过调查,分析案情,发现是个冤案,拒绝在判决文书上签字,要求杨全复查核实。杨不听,硬要将张道丰等三人执行死刑,三人大叫冤枉不服,只好又投入牢狱,再调查取证。不久,果然捕获了真正的抢劫犯,张道丰等人获得无罪释放。杨全因此获罪被削职为民。太宗皇帝召见邵晔说:“你能救活平民,值得嘉奖。”赐钱五万,又下诏全国以杨全为诫。授邵晔光禄寺丞,出使广南为检查刑狱的采访处置使。不久,任荆南通判,赐红鱼。调升著作佐郎,历任中州、朗州(今常德)知州,监察御史,太常寺丞,江南转运副使,淮南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等职,景德(1004-1007)中,以光禄卿衔任交趾安抚国信使,掌沿边各国事务。适逢交趾国(在今越南北部)国王黎桓死,他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龙钺继任王位后,龙全率兵枪劫库中的财物,龙廷杀掉龙钺自立为王。兄明护率兵攻打,兄弟间大打内战。邵晔把情况向皇上汇报,真宗命邵晔为沿海安抚使,可以根据交趾情况变化,自行全权设定谋略。邵晔致书黎家兄弟,以朝庭威德宣示和开导他们,要他们立即停止内战,从速确定王位继承人,以免生灵涂炭。否则,朝廷将兴师问罪。明护等当即听命停战,奉龙庭继承王位并主管军事。龙廷表示愿称臣纳贡。当初皇帝给邵晔的诏书说:待安定后,将赐给黎桓的礼物赐给继位人。这时,邵晔上表说:“怀抚外夷,当示诚信。不若俟龙庭贡奉,别加封爵。”他的意见受到真宗皇帝的嘉奖,赐金鱼袋紫衣。晋兵部员外郎,曾经向皇上呈献邕州至交州水路陆路及宜州山川等四幅地图、详细记载利于防守的险要地带,不久判三司三勾院,受他所举荐的人犯贪污案牵连当罢官。皇帝念他平息交趾内乱和一向勤政,仅给予暂时停任了事。

大中祥符(1008-1016)初,复起用为兖州知州,历任京东转运使,刑部郎中,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四年(1011)改右谏议大夫,任广州知州。广州临近南海,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国际贸易城市,但珠江淤塞水浅,外国商船无法进入广州,只能停泊外海,常受台风袭击遭受损失,影响国际贸易。邵晔到任,疏浚、改造航道,挖深港口、商船直达广州。自始、广州成为天然良港。当年因病去世,享寿六十三岁。

人物专题

史料记载

  • 《宋史·邵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