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郑和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郑和墓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郑和墓

馆藏地点: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乡

所属国家: 中国

郑和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南麓,墓形为回字形,南北走向,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和之父名马哈麻,人称马哈只,当地人以为郑和原姓马,故称为"马回回墓"。墓冢所在之山,亦称为"回回山"。墓圹呈长方形,长约150米,东西宽约60米,墓顶高约8米,墓前台阶有四组7层28级,寓意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遍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墓盖下部雕饰祥云草叶莲花座,顶部有青石所制塔式墓盖,刻阿拉伯文"泰斯米叶"。

2012年11月,郑和墓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根据日程,2015年完成申报世界遗产准备工作,2016年正式送交世界遗产大会审议。[1]

地理位置

郑和墓踞于小山坡上,墓丘隆起不甚明显,当地群众称它为"马回回墓"。坟墓两翼有石砌坟圹,半径约200米,东西间距约百米,从坟圹的广袤上即可窥见郑墓的规制。原来距郑墓约50米处有一巨型碑座,这可以说是郑墓仅存的地面遗物,于1982年夏被人砸毁。

郑家村

墓园附近周围原分布有郑家的守坟田,西南边有一村落,名郑家村,这里的人大都姓郑,据说他们的先辈原不姓郑,都是郑家的守坟户(俗称"坟亲家"),后来都改姓郑了。明、清以来他们和居住在南京的郑和后裔均有来往,郑和后裔也经常来此上坟。据年过八旬的郑和第十八世孙郑流洪先生介绍,郑和后裔十代以后的辈分是由四句话编排下来的,五言一句,共二十个班辈,其排列是:"太尚存忠孝,季厚流自宽,繁衍更万代,家道泰而昌"。族中最小的字辈已到了"宽"字辈。他还反映自明、清以来,郑和在宁后裔经常相沿来此上坟,他很小就跟长辈来过,至今郑和在南京的后裔有400多人,老一辈的人不少在解放前都来此祭扫过。据说郑家后裔在云南晋宁还有一支,也有三、四百人,那是郑和之兄马文铭的后裔。郑家后裔中分为两个姓,南京的姓郑,而云南的则姓马。郑和本姓马,因在"靖难之役"中有功于明成祖朱棣,且在河北大兴县郑村坝一役中,救过燕王朱棣,遂赐姓郑。

郑和墓研究

198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李士厚先生及在宁郑和后裔中年岁较长者数十人,相约瞻仰了郑和墓,在现场察看中,各人都回忆了对郑和墓的印象,为以后重修郑和墓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就以墓冢而言,原来是按汉俗,堆成馒头形,后裔们强调要按回民风俗,建成长方形,根据这一意见,又参考了扬州元代回民布哈丁墓形状重新修复。1985年是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郑和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三百余人与郑和后裔,共同瞻仰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墓,盛况空前。后裔中的郑流安先生又提供了不少与郑和墓有关的各种情况,据他介绍,郑和墓前还有两座坟,东边的是随郑和下西洋的侍卫"赫大人",名叫"海扎儿",回民。因他长久生活在海上,脸膛较黑,人们又称其为"黑大人"。西边还有一座荒冢(早已被人挖掘),据说埋葬的是郑家未出阁的姑太太。

关于郑和殁年葬地,史籍所载颇有出入,史学界也意见不一,歧见颇多。对于葬地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殁于南洋,即印度南部古里国,葬在爪哇三宝洞;一说殁于半道,葬于海上;也有人认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于1435年回到南京,同年在南京逝世,葬牛首山。西人伯希和《郑和下西洋考》一书说:"郑和墓在南京。"这是根据清同治《上兀、江宁两县志》之说而来的。该志卷三称:"牛首山有郑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现在牛首山麓的郑和墓应是郑和墓地无疑,但究竟系衣冠冢还是真体,又有两种不同意见,其后裔认为是衣冠冢,他们说根据祖辈相传,郑和死后只带回来发辫和靴子等。但当代著名史学家吴晗、朱偰、束世徵则认为,郑和最后一次航行结束时是1435年,圆满地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重任,回到了南京,由于国内政治风云变幻,郁郁不得志,于同年病死于南京,葬牛首山麓,因此认为这里葬的是真体。

郑和墓解释

关于郑和墓,原来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郑和墓葬于牛首山东北麓杨家坟高家库,因为那里有一座牌坊,上面镌刻有"郑太监之神道"六个字,便断定为郑和墓,这一说法曾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文革"期间,当地少数人纠集盗掘了这座墓,经政府部门干预后,于1974年由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考古工作人员进行了清理,出土了墓志一方,原来是"郑强之墓",郑强是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南京司礼监太监、南京守备,比郑和晚50年。另外,原来还有郑和墓在爪哇三宝洞的说法也得到了进一步澄清。据《南洋旅行记》一书记载:"爪哇三宝洞不是郑和归天处,洞旁确有一墓,乃明王景弘之墓。"王景弘也称"王三保",当时郑和、王景弘同游南洋,王景弘是郑和的副手,卒于此,说是郑和墓纯属误传。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