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郑村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郑村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地处歙县西部,东与徽城镇接壤,南、西与徽州区岩寺镇毗邻,北与富堨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38.9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郑村镇户籍人口为17058人。

唐至清,属游山(又名中鹄)乡;1992年3月,撤销郑村乡设立郑村镇;2004年8月,郑村镇上朱村划属徽州区岩寺镇;同年12月,富堨镇棠樾、稠墅2村划归郑村镇。 截至2020年6月,郑村镇辖5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郑村。

2019年,郑村镇有工业企业85个,其中规模以上2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1]

历史沿革

唐至清,属游山(又名中鹄)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南、北部分属丰山、政达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丰山乡并入潜口镇,政达乡并入义达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设丰山、政达2乡,属岩寺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政达乡隶属城关区。

1952年8月,成立郑村、堨田、瑶村3乡。

1955年12月,分别并入唐模乡、罗田乡、岩寺镇,皆属岩寺区。

1956年,设郑村乡。

1958年10月,属岩寺公社。

1959年2月,设郑村管理区。

1961年,设立郑村公社,属岩寺区。

1983年3月,撤销郑村公社设立郑村乡。

1992年3月,撤销郑村乡设立郑村镇。

2004年8月,郑村镇上朱村划属徽州区岩寺镇;同年12月,富堨镇棠樾、稠墅2村划归郑村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郑村镇辖5个行政村:郑村、棠樾、堨田、潭渡、向杲,下设11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郑村镇辖5个行政村:郑村、潭渡村、堨田村、向杲村、棠樾村, 镇人民政府驻郑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郑村镇地处歙县西部,东与徽城镇接壤,南、西与徽州区岩寺镇毗邻,北与富堨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38.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郑村镇地处丘陵平原地带,地势相对平坦,最高点位于麻榨山,海拔271米;最低点位于潭渡村丰乐河谷,海拔131米。

气候

郑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多阴雨,梅雨量大,伏秋多旱,冬季少雨。多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2.7℃,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963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28天,年平均降水量1601毫米。

水文

郑村镇境内河道属新安江水系。主要河流是丰乐河,发源于黄山南麓,经徽州区岩寺镇流入郑村镇境内后流入县城注入练江。丰乐河境内长约7千米。

自然灾害

郑村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偶有低温、冰雹、雪灾、风灾等。

自然资源

2011年,郑村镇有耕地面积13079亩,其中水田10381亩,旱地2698亩。

人口

2011年末,郑村镇总人口1647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60人,城镇化率6.4%。另有流动人口728人。总人口中,男性8229人,占49.96%;女性8241人,占50.04%;14岁以下1713人,占10.4%;15-64岁12846人,占78%;65岁以上1911人,占11.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6460人,占99.94%;有回、土家、畲等少数民族10人,占0.06%。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5.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23人。

2017年末,郑村镇常住人口为13851人。

截至2019年末,郑村镇户籍人口为17058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郑村镇完成财政总收入4324.5万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17.3万元,比上年增长67.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63.7万元,增值税1961.6万元,企业所得税34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58元。

2019年,郑村镇有工业企业85个,其中规模以上2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

2011年,郑村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

郑村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19593亩,产量8104吨,其中稻谷产量4950吨。

郑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2011年,生猪饲养量4.8万头,年末存栏2.6万头;家禽饲养量42.2万羽,上市家禽41万羽。

工业

郑村镇形成以化工、铸造、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1亿元。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职工55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33%。

金融业

2011年末,郑村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285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132万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郑村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08人,专任教师5人;中心学校1所,完全小学8所,小学在校生625人,专任教师80人;县办初中1所,在校生1855人,专任教师1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郑村镇有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农业企业1个,省级科技示范区1个,县级科技示范园2个,农业、畜牧产业化基地8个。是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示范乡镇。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郑村镇有镇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5个;文化专业户18个,各类图书室12个,藏书3.6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8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600户,有线电视通达率100%。

2011年末,郑村镇有体育场地3处。4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健身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郑村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服务室8个。专业卫生人员22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4.1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郑村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户,人数35人,支出12.5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56人次,支出2.7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2户,人数466人,支出4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8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5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430人,参保率9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郑村镇有邮政储蓄银行1个,邮政局代办所1个。电信服务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2500户。移动电话用户6500户。[5]

基础设施

供电

2011年末,郑村镇有供电所1座。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郑村镇绿地总面积17.2公顷。

交通运输

2011年,郑村镇有215省道过境,长4千米,呈(坎)歙(县)旅游公路,长9千米,郑(村)棠(檄)旅游公路,长2千米等3条公路干线交会。皖赣铁路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郑村镇因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郑村村而得名。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郑村镇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