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郝兰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郝兰田
出生 1832
国籍 中国
职业 京剧老旦艺术的奠基人
知名于 清朝同治、道光时期技艺非凡、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
知名作品 《钓金龟》《行路哭灵》《滑油山》《目连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遇后·龙袍》

郝兰田,京剧老旦演员,与老生大王谭鑫培的父亲谭志道同为清朝同治、道光时期技艺非凡、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1]

郝兰田(1832~1872),安徽怀宁人,清末京剧老旦著名演员,与谭志道均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 因其在京剧旦角表演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被清末画家沈蓉圃绘入《同光十三绝》画谱而流芳千古。为京剧改革家通天教主王瑶卿的外祖父。[2]

艺术经历

原为徽戏演员,初习青衣,后工老生。以唱《祭风台》(即京剧《借东风》)名遍皖中。[3]

大约在道光、咸丰之间来北京,因与程长庚同乡,搭入三庆班演唱。

入班后,初演《天水关》孔明一角,声容并茂,气度高华,颇受观众赞赏。

于连台本戏《三国志》剧中,与卢胜奎分饰孔明。因当时老旦唱腔平淡,表演呆板,黯无生气,多不被人所重视,故三庆班缺少老旦一工,郝自请改唱老旦。

郝兰田能综合各家老旦之特长,并以老生唱法掺合旦腔韵味,而创制出风格独具的老旦新腔。从此,京剧老旦一行的地位,一跃而上,始为剧界内外所重视 。

代表剧目

凡老旦应工之戏,无一不会,尤以《钓金龟》《行路哭灵》《滑油山》《目连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遇后·龙袍》等最为拿手。

张二奎梅巧玲《四郎探母》佘太君,为时小福配演《探寒窑》王夫人等,相得益彰,享誉一时。

艺术特色

其唱腔高亢有力,苍老深沉。念白犹如老妇一般。[4]

艺术传人

后学者谢宝云龚云甫等,以龚氏最为出色。

附:同光十三绝:郝兰田 张胜奎 梅巧玲 刘赶三 余紫云 程长庚 徐小香 时小福 杨鸣玉 卢胜奎朱莲芬 谭鑫培 杨月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