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鄧叔群

增加 1,07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鄧叔群'''({{bd|1902年|12月12日|1970年|5月1日|catIdx=D鄧}}),字'''子牧'''<ref>[https://db1n.sinica.edu.tw/textdb/ioconas/02.php?func=22&_op=?ID:LD022 中央研究院 鄧叔群院士基本資料]</ref>,幼從外祖母嚴氏姓,名'''嚴農蓀''',[[福建]][[閩縣]]人,中国[[微生物學]]家。
 
[[File:邓叔群3.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9%82%93%E5%8F%94%E7%BE%A4/3397296/0/060828381f30e924259fd7cd4c086e061d95f717?fr=lemma&ct=single#aid=0&pic=060828381f30e924259fd7cd4c086e061d95f717 原图链接]邓叔群:[[福建]][[閩縣]]人,中国[[微生物學]]家。]]
==生平==
[[File:邓叔群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9%82%93%E5%8F%94%E7%BE%A4/3397296/0/060828381f30e924259fd7cd4c086e061d95f717?fr=lemma&ct=single#aid=0&pic=e8112b2a44d0d92c5343c186 原图链接]邓叔群]]
 
1923年清華學堂畢業,1928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森林學碩士及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ref>[http://www.casad.ac.cn/2005-9/20059292210.htm 中國科學院學部與院士 鄧叔群]</ref>,同年回國。歷任[[岭南大学 (广州)|嶺南大學]]、[[金陵大學]]、[[中央大學]]教授。1932年起擔任[[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從事[[真菌學]]研究。1937年起進行[[中國西南]]、[[中国西北地区|西北]]原始林區調查研究,1945年在[[上海]]設立森林生態研究室。1949年起歷任[[瀋陽農學院]]、[[東北農學院]]教育長、副院長, 1955年起擔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ref name="華夏經緯">[http://search.huaxia.com/s.jsp?iDocId=487855 華夏經緯網站 華夏人物庫 鄧叔群]</ref>。
 
[[File:邓叔群5.jpg|缩略图|[https://rb.lzbs.com.cn 原图链接]邓叔群:邓叔群赴岷县随身携带行李的证明书。]]
文革中鄧叔群是科學界最早遭批判的,因其胞弟鄧拓是「三家村」反黨集團主帥。鄧叔群自然受株連,被扣上「三家村黑幫」、「三家村科學顧問」、「學閥」、「惡霸」、「流氓」、「反革命分子」等帽子,受盡摧殘凌辱。鄧的家庭和子女無一倖免,家破人亡。鄧叔群本人於1970年5月1日去世,去世時遺體上還留著大面積淤血的印跡。終年68歲。<ref>{{cite news|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7/1/11/n8690231.htm|title=留在大陸的中華民國院士之大結局(二)|author=張東園|publisher=大紀元|date=2017-01-11}}</ref>
 
[[File:邓叔群6.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e3d2650102wdlp.html 原图链接]邓叔群塑像。]]
他在真菌研究方面,曾發現4個新屬、120個新種;在森林研究方面,他制訂一套科學經營管理森林的制度,對黃河上游[[水土保持]]和林業保護貢獻卓著<ref name="華夏經緯" />。1948年獲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File:鄧叔群院士聘書.jpg|200px|thumb|鄧叔群院士聘書]]
==主要成就==
[[File:邓叔群7.jpg|缩略图|[https://book.kongfz.com 原图链接]邓叔群]]
===科研成就===
邓叔群运用生态学观点研究中国早期林业史、造林与管理、洪坝森林等问题;对半边莲的丝核菌病、水稻黑穗病、棉粮作物主要病害及其它经济作物病害防治研究均取得成就;尤其专长于真菌学研究,发现新种120个,新属4个,已为国际上公认,并被列入 [[ 英国 ]] 真菌研究所编写的《 [[ 真菌学字典 ]] 》;还对蘑菇识别、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毒蘑类型、中毒症状、解毒方法有系统的阐述,为粘菌和真菌分类作出了贡献。
早期为 [[ 黄河 ]] 上游水土保持作出的贡献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期,邓叔群就开始注意对生态学的研究。1939年,他利用 [[ 中央农林部 ]] 要他负责一部分林业科学研究的机会,组织了西南森林调查团,深入 [[ 四川 ]] [[ 云南 ]] [[ 西康 ]] 等省的 [[ 沙坪坝 ]] [[ 岷山 ]] [[ 大渡河 ]] [[ 雅砻江 ]] [[ 金沙江 ]] 等地区的原始林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森林分布、生长生态特性以及林木的病害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表了《洪坝森林的研究》、《中国天然林管理法之研究》(一)、《今日中国的林业问题》、《西藏东部高原的森林地理》等论文。
为了在西北 [[ 黄土高原 ]] 地区建立一种有利于农林牧业生产的生态系统,以减轻黄河对其下游地区的危害,他于1941年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了甘肃省的林区。在他任 [[ 甘肃省 ]] 水利林牧公司林业部经理的6年期间,先后曾去白龙江中游武都、文县一带、天水小陇山、 [[ 河西走廊 ]] [[ 祁连山 ]] [[ 秦岭 ]] 等林区,亲自进行调查研究,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分析了大量的树木生长情况,为科学地营林育林提供了依据;他论证了祁连山、 [[ 天山 ]] 等高山林区植被灌木丛对于积雪、保土和调节雪水径流的重要作用;设计出在兰州南北山干旱地区采用“水平沟”造林的方案,为保持水土、保证较高的造林成活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建议,在黄土高原荒山造林应选用沙枣、柽柳、白榆等耐寒抗旱的小乔木作先锋树种。这一建议在当时虽然没有被充分采纳和利用,但对今天改造黄土高原的工作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这期间,邓叔群最重要的工作和最大的贡献,就是他首先提出了生态平衡的观点,并亲自在黄土高原地区以成功的实践证明了科学经营林业和科学管理森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活生生的、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的典型——洮河林场。
黄河的大支流 [[ 洮河 ]] 上游的大片原始森林当时为 [[ 藏族 ]] 林主所有,他们常把森林的树木卖给木材商人,树木砍光后再放火烧山以长牧草或开辟为耕地,因此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从而给黄河下游带来的灾难也就随之加重。为了改变这种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他利用水利林牧公司的资金,在洮河上游甘肃省 [[ 卓尼县 ]] 买下了一大片藏族林主的森林,创办了位于卓尼的洮河林场总场和苗圃,以及卓尼地区以外的三个洮河林场分场和一个牧场。他对这些林场中的森林分别进行调查、勘测,绘制了中国较早应用的林型图,并就各树种、树龄以及林木生长、材积、更新和病虫害等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制定出了一整套保证更新量、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科学经营管理制度,使森林长存、采伐不绝。自那时起迄今已有40多年,但至今洮河林场仍在沿用当年他亲自制定的这一科学管理制度。几十年来,黄河上游的多数森林均遭程度不同的破坏,唯洮河林场为黄河上游保留下了宝贵的森林区,为黄河上游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作出了贡献。
这一期间,邓叔群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所进行的大量调查结果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汇总在他离开甘肃后于1947—1948年发表的诸论文中,如:《 [[ 甘肃林区及其生态 ]] 》、《甘肃的造林与管理》、《甘肃林业的基础》、《甘肃的气候与树木年轮》、《中国天然林管理法之研究》(二)、《中国森林地理概要》等。
1948年底,他为东北编写的林科大学教材纲要,其中包括森林生态学、造林学、测林学、森林经营学、森林病理学等,就是他对中国森林的大量调查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的产物。
载入英国《 [[ 真菌学辞典 ]] 》的唯一中国人
邓叔群对中国真菌学,尤其对粘菌和高等真菌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生前发表的有关真菌的近40篇论文和两部专著为中国真菌学事业奠定了基础。他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 苏联 ]] 曾将他1939年出版的专著《 [[ 中国高等真菌 ]] 》译成俄文;苏联著名多孔菌专家 [[ 邦达尔采夫 ]] (Бондарцев)、 [[ 法国 ]] 著名伞菌专家 [[ 厄姆 ]] (Heim)多次向他函索著作;1957年 [[ 捷克斯洛伐克 ]] 与中国交换标本时,指名要他亲自鉴定的高等真菌标本;美、英、法、日、苏、匈、葡、 [[ 加拿大 ]] [[ 瑞典 ]] 等国学者把自己的著作赠给他,并要求交换著作。
1940年以前他主要是从事真菌分类学的工作,截至1940年,他共发现4个新属、120个新种、6个新变种、18个新组合体。这些新的发现曾在他1932—1940年发表的30余篇论文中陆续有所报道,例如,在《 [[ 中国真菌续志 ]] 》(二)中共描述了55种子囊菌和一种半知菌,其中就包括他发现的29个新种和两个新变种;在《中国真菌续志》(五)中共描述了76个属的172个种,其中就包括他发现的1个新属、15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体;在《中国真菌续志》(八)中共描述了47个属的102个种,其中就包括他发现的1个新属、5个新种和7个新组合体;在《中国高等真菌补志》中则报道了他发现的两个新属、4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体。邓叔群所发现的新属和新种得到国际上的公认,并被载入英国真菌研究所编辑的《真菌学辞典》。这是载入这本具有世界权威性的辞典的唯一的由中国人鉴定的新菌种。1939年,他的第一部专著《中国高等真菌》(英文版)出版。这是他回国后10年中对中国高等真菌分类研究的总结,书中包括了上述他的新发现,全书描述了子囊菌10目38科179属475种;担子菌9目28科128属718种;半知菌4目9科80属198种,总共23目75科387属1391种。其中每个目、科、属、种都根据标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在每个菌名下列举了寄主、生长习性和采集地点。
回国近40年来,截至1966年,他亲手采集和鉴定的真菌标本数以万计,他所研究过的真菌种类达3400种以上,占已知全国真菌总数的近50%(据1979年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的《 [[ 真菌学总汇 ]] 》统计,已知全国真菌约7000种)。1963年出版的100余万字的第二部专著《中国的真菌》,是他回国后截至1963年以前的研究总结,亦是1939年出版的《中国高等真菌》的增订本,书中包括粘菌和全部真菌,以粘菌、高等子囊菌和高等担子菌为主,还有藻状菌、半知菌等。全书描述了总共41目119科601属约2400种和110个新组合。同第一本专著一样,每个目、科、属、种都是根据标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列举了寄主、生长习性和采集地点。
《中国的真菌》出版后,他又陆续系统地对中国国内的真菌进行仔细研究,截至1966年又研究出1000余种,原准备在《中国的真菌》第二版时将这1000余种全部增补进去,但“ [[ 文化大革命 ]] ”毁掉了这些手稿。另外,他已拟好提纲准备着手编写的其它三部专著——《 [[ 真菌的系统发育 ]] 》、《真菌的生态》和《真菌学》(上中下三册)——也同样被扼杀。
另外一部1966年5月刚刚完稿的40万字并附600幅彩图的专著《 [[ 蘑菇谱——中国的食用菌与毒菌 ]] 》,这是他积整整八年的心血作为向1966年“七·一”的献礼书稿,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同遭厄运。这部专著是他在1957—1965年期间跑遍全国各主要林区采集标本、亲自鉴定、就地绘图、深入林区向群众调查访问,集德、法、日、英、美各国当时最新研究成果之大成,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写成的。该书从1963年起就被科学出版社列为重点出版项目。书中描述了国内600余种可食用的和有毒的蘑菇,包括食用菇与有毒蘑菇的识别方法,各种食用菇的营养价值及国外的有关分析资料,各种毒菇的毒素类型和结构特性、中毒症状、解毒方法及国外有关毒理学和解剖学的研究结果。
中国森林病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在回国初期任教期间,邓叔群从事的研究工作曾侧重于水稻、小麦和棉花的病害及其防治方面,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主要农作物的大面积病害对广大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然而事实是:尽管他发表了10余篇论文,尽管他在试验田中试验成功后亲自背上喷雾器跑到附近的农村去指导农民、为他们示范,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研究成果不可能为人民所享用。因此,后来当他的研究重点转向森林学和真菌学方面时,一个新的想法萌发了。
在他进行森林调查时,他很敏感地注意到树木的病害与真菌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在他有机会进行广泛地森林调查时,他就特别注意调查那些由真菌引起的树木病害,这项工作从1939年在西南原始森林区进行调查时就开始了。积多年调查研究的结果,他首创地将森林学与真菌学这两个专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森林病理学的概念,使真菌学直接服务于森林学,而这二者的结合又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 。1948  1948 年底他为 [[ 东北解放区 ]] 编写林科大学教材时,就写出了森林病理学的教材纲要。1960年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林业部举办了中国首届森林病理培训班,来自20多个省市和部委的近50名森林学专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接受了他的培训。后来,这一批专业技术人材在全国各地都成为了森林病理学方面的骨干力量,也都在重要岗位作出了成绩。
===主要论著===
12 Deng S Q.Tree rings and climate in Kansu.Bot.Bull.Acad.Sinica,1948,2:211—214.
13 邓叔群, [[ 周重光 ]] .甘肃林业的基础. [[ 中华学艺杂志 ]] ,1948,8:254—295.
14 Deng S Q.Rhizoctonosis of Lobelia.Phytopathology,1929,19:585—588.
24 DengSQ.Diseases of economic plants in China I.Sinensia,1938,9:181—217.
25 邓叔群.棉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法. [[ 中华棉产改进会 ]] 月刊,1934,2:30—34.
26 Deng S Q.Fungi from southwestern China.Contr.Biol.Lab.Sci.Soc.China Bot.Ser.1932,7:69—84.
64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科学出版社,1963年.
65 邓叔群.微生物的发展. [[ 科学通报 ]] ,1965,10:889—891.
66 邓叔群.菌类在生物界的地位.科学通报,1966,17(4):175—177.
===人才培养===
1928年,历任 [[ 岭南大学 ]] [[ 金陵大学 ]] [[ 中央大学 ]] 的教授,负责讲授植物病理学、真菌学等课程,并从事水稻、小麦、棉花病害的防治研究。
邓叔群不论是回国早期执教,还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东北兴办教育,以及在科研中培养青年一代的过程中,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始终是他突出的特点。他的学生之一沈其益教授这样回忆说:“我当邓先生的学生时,他经常启发我对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的兴趣和爱好,使我终于选择了这个学科作为我终身从事的专业。他热爱科学、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精神始终感染和激励着我的学习和工作”。
他是位认真而严格的老师,授课时对于基本理论总是讲授得非常明确、清晰,使学生们能很快领悟实质。他要求每个学生对主要作物病害的病原、病状及传染循环、防治方法都要学会记熟,并随时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从不含糊迁就。虽然如此,但他对待学生亲如家人,督促、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他热切地希望青年一代能掌握他自己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因而他总是亲自主持实验课,手把手地指导操作;亲自带学生们外出采集标本,实地实物现场教学,通过实验和实践启发和培养学生们对该学科的兴趣与爱好,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实际病害、对繁多的真菌种类物征的识别判断能力,训练他们今后独立搞科研的技能技巧。在执教期间,他对他的学生们是这样做的,在搞科研期间他对他的学生和助手们也是这样做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建立初期,东北人民政府在 [[ 伪满洲国 ]] 的破烂摊子基础上筹建 [[ 沈阳农学院 ]] 时,将他从上海借调去工作。在这期间,他对东北的农业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正是在这期间充分地体现了他的教育风格。由于他清楚地知道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身负的重任,同时也由于他自己对教学工作极其认真、严格而又讲求实效,因而当他任教育长以及后来任副院长时,他始终都坚持主张师资队伍要重质量,宁缺勿滥,绝不可误人子弟;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要有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动手实践的能力。   他组织各教研室新老教师钻研业务,他把 [[ 日本 ]] 教材、苏联教材和 [[ 美国 ]] 教材加以分析贯通,编写出新的教材为青年教师进修讲课。他动员他过去学有专长的学生和同事到沈阳农学院任教,并根据东北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农业机械化系和森林工业等新专业。   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研工作,他亲自制定计划购置仪器、设备、图书,并逐项审核、落实。他为畜牧系购求优良种畜、为整顿校区内的水旱试验田和标本林苗圃、为筹划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都付出了心血。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他提出学院宁可没有楼房,但要有整洁而有秩序的学习、实验环境,他主张因陋就简、利用坍塌的房框子加以修复扩建成校舍及生活设施,并组织全校师生劳动建校,他自己则带头参加修路、修剪树木、培育苗圃等劳动。
他当时的同事这样回忆说:“他是一位专家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丰富教育经验和高度事业心的干部,他对沈阳农学院的规划、改革、充实做出了出色的贡献。他的特点是:艰苦奋斗,精心设计,狠抓教育质量。”
==社会任职==
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林业科学研究院 ]] 顾问, [[ 中国植物学会 ]] 常务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
==人物评价==
邓叔群,中国著名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在高等真菌分类学上很有成就,编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部真菌学专著——《 [[ 中国高等真菌 ]] 》,为中国高等真菌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早年在森林生态、造林、森林病理等学科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并首先提出了生态平衡理论。
在高等真菌分类学上很有成就,编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部真菌学专著——《中国高等真菌》,为中国高等真菌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早年在森林生态、造林、森林病理等学科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并首先提出了生态平衡理论。
128,4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