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里港双慈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里港双慈宫位于台湾屏东县里港乡。建于清朝乾隆时期,早年因奉祀妈祖而被称作“天后宫”,相传是源自于大陆湄洲的香火,系由福建省漳州的商人恭迎香火来此创建而成。现在的庙貌为民国五十六年重建完工,主要供奉妈祖与观音佛祖,收藏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同时保有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的匾额,以及乾隆年间修建的石碑,历史相当悠久,是里港乡的重要古迹,也是当地民众重要的宗教信仰。 [1]


历史沿革

双慈宫,是位于台湾屏东县里港乡的一座妈祖庙,创建于1741年。“双慈宫”中收藏有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像是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的匾额,还有乾隆年间所修建的石碑,记录著“双慈宫”的变迁及里港乡的故事。每年的农历3月妈祖诞辰期间,庙方都会举行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庆祝,自全台各地蜂拥而来的信众,总是将庙前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显得热闹非凡。清乾隆初年,汉人拓垦的阿里港聚落已形成市集,累积足够的社会资源以兴建村庙。乾隆六年(1741年)左右,创建天后宫。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后,天后宫扩建殿前天灯及左畔瓦店两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年,再买右畔瓦店三间。日治时期的昭和四年(1929年)及民国五十六年(1967年),两度重建、增建,呈现今日之风貌。[2]


特色简介

位于里港双慈宫妈祖庙,根据资料记载,开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有280多年。建庙之初,刚好由溪北(统称土库)村民在荖浓溪捡到一块俗称“百日青”(有一说是樟木)的上等漂流木,信众决定用来雕刻妈祖神像。由于当时全乡发展重心在溪南(高屏溪),以致建庙地点有溪南、溪北两地争议,最后以土质比重来决定,由溪南胜出。但因雕刻神像的木头出自溪北(土库为中心),地方也把就土库双慈宫俗称为“里港妈”的娘家。每次大拜拜,“里港妈”照例要出巡“回娘家”绕境祈福。而在2019年11月26日,适逢屏东县里港乡土库村庙新建落成,村民当天下午组织2、3百人的接驾队伍,徒步前往里港双慈宫奉迎“里港妈回娘家”小住,为期10天的庙会活动揭开序幕,仪式热闹又隆重。其中还有段小插曲,具里港当地耆老表示,“回娘家小住”的传统,早年曾被改组后的管理委员会所拒,由当时的村长领率地方耆老前往力争,最后连续掷出十多次“允筊”,庙方依循传统再无异议。而时至今日,为公平起见,各村大型庙会都可请示圣驾。也形成里港地区特有的宗教民俗仪式。 [3]
 


视频

【屏东里港双慈宫天上圣母奠基280周年辛卯年出巡平安绕境大典【入庙】】

【2018里港土库玉贤宫~莅临 里港双慈宫会香】

【12/3(二) 【“里港妈回娘家”,里港双慈宫入庙安座】屏东里港土库双慈宫天上圣母新庙落成入火安座大典平安绕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