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庆冶锌遗址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重庆冶锌遗址群位于重庆市酆都县、石砫县、忠县、酉阳县等多处地方,文物遗址年代为明、清,2009年12月15日列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沿革

1994年,为配合三峡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丰都县庙背后村进行了小面积试掘。试掘中,考古队员们发现了冶炼罐、炉渣、炉灰等遗物,并确定它们为冶炼堆积物。

200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庙背后村进行正式发掘。出土物经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检测后,专家一致确认,庙背后村就是一处冶锌遗址所在地。随后通过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专家们认定:丰都县境内有着当时明代中晚期分布密集、规模巨大的冶锌遗址群。

2006年,丰都石柱明代冶锌遗址群被发现,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冶锌遗址群。重庆冶锌遗址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规模

重庆冶锌遗址群位于该县革命老区龙潭乡都会村、龙潭村、木坪村和万宝村,地处石柱与丰都交界处的七耀山西南麓,遗址群由大风门遗址、龙洞湾遗址、老窑厂遗址、罐子窑遗址、老厂坪遗址、宝龙塘遗址、天仙桥遗址、白沙岭遗址、炉渣石遗址、罗河东遗址和官湖湾遗址等组成,其四面环山,中间有许多小山丘,集中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其中大风门遗址约1.3平方公里;老厂坪遗址约3.5平方公里;龙洞湾遗址面积近20000平方米;老窑厂遗址分布面积2~3万平方米,遗址群上可见遗留矿渣、矿井、冶炼罐、、井架、手铲、钻子、钢钎、铜灯、酒壶等遗物遗迹

其中老窑洞遗址地处高山盆地,四面环山,露出地表上煤渣高达数米,有三座冶炼炉裸露地表,散落大量反应罐残片,通过调查,该遗址分布面积2~3万平方米,共发现11座冶炼炉,部分距地表深20~30厘米;老厂坪地表显示有矿洞,直径4—5米,深2—3公里,矿渣分布两大片堆积较厚,长100米,宽40—50米,高约十几米;龙洞湾遗址露出地表冶锌炉2座。

文物价值

考古专家认为,中国是最早发明炼锌的国家。早在明代,重庆在冶锌领域就居重要地位,生活在峡谷地区的先民就能熟练掌握炼锌技术,并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规模地开始炼制金属[2]

视频

重庆冶锌遗址群 相关视频

◇石柱发现大规模冶锌遗址群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