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量化多头

微笑微笑讨论 | 贡献2024年4月27日 (六) 19:4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量化多头'''是一个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642268_12114…”)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量化多头是一个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录

名词解释

量化多头即指数增强产品,是利用因子(包括基本面因子、量价因子、机器学习因子、另类因子),为每项因子设定一定权重,来构建多因子模型从而进行选股。然后通过回测拟合,最后进行实盘执行交易。

量化多头策略

量化多头策略是指通过量化的方式选择预期较优的股票,并用程序化的方式进行投资的策略。以股票作为主要投资标的的量化策略包括量化多头策略,指数增强策略,择时对冲策略和阿尔法策略。其中,量化多头策略和指数增强策略是纯多头的策略,择时对冲策略是根据对指数的观点动态对冲股票风险敞口的策略,而阿尔法策略是完全对冲掉股票风险敞口的策略。

量化多头的产品适合哪种投资者

如果投资者对指数并没有明确的观点和需求,希望通过量化的方式选择较优股票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量化多头策略。对于指数增强有需求的投资者往往不希望承担过度偏离指数的风险,比如持有指数衍生品的投资者仅仅希望获得超额收益,不希望承担偏离指数部分的风险时,就比较适合投资指数增强。而反过来,如果投资者没有对持有指数有很明确的要求,而是希望模型能够选出阶段性更优的股票,对于更有弹性的收益有明确的需求时,量化多头产品就比较适合了。

量化多头与主观多头的区别

主观多头是人为选股,针对的是股票。

量化多头简单来说不是直接选股票,而是先把因子挖出来,用这些因子构成模型去给股票打分,然后根据分数高低去选。

因为选股方法不同,导致第二个不同:就是持仓的数量不同,主观靠人选股,覆盖的行业和股票数量比较有限,所以持股数量就是几十只的等级。有些小型私募,甚至在8~10只就上阵了。持仓集中的好处是涨起来很猛,缺点是跌的时候会很惨,这就叫盈亏同源。

而量化多头的持股达到几百只,比如500只、800只、甚至1000只。由于交易股票数量非常多,量化多头策略受到个股影响要比主观多头就微小很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