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丝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丝玉(石英岩)是产于中国古丝绸之路新疆的阶地、戈壁滩、沙漠等地域的珍贵玉石品种,以黄,红,白色为主,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

“金丝玉”主要产于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的次生矿床中。经雕刻后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是我国独有的品种,新疆“金丝玉”具备宝石共有的高贵品质。

2013年10月10日新疆金丝玉地方标准正式发布。2014年7月新疆克拉玛依市被命名为“中国金丝玉之城”。

2016年5月6日,金丝玉正式通过国家规定的玉石标准,并有了一个学术名称“石英岩玉”。

简介

根据考察和探测,新疆准噶尔盆地是金丝玉的主要出产地。“金丝玉”主要裸露分布于克拉玛依等地区。其中以克拉玛依“魔鬼城”以西地区的戈壁滩出产最为著名。“魔鬼城”周围方圆100公里内的品质最佳、产量最小。在上亿年的时光中,金丝玉在骤冷骤热的戈壁滩上接受岁月的洗礼,最终成长为非常稳定和优秀的玉石品种。它色彩多样,有红、黄、绿、黑、白……同一种颜色也会呈现不同的层次,外形非常漂亮;同时,它的性质非常稳定,不像黄龙玉会出现“失水”、“失色”的现象,硬度也很强,非常适合被雕琢成各种工艺品。

新疆金丝玉”既具备宝石共有的高贵品细:是质地细密,结:是内在分子紧结,温:是玉石之蕴,润:则如露之欲滴,凝:则如透或半透的冻状,腻:有如油之外溢。

“新疆金丝玉”的品级评定是根据工艺的特殊要求,以纯洁度、透明度、色泽、质地、形状,块度等为主要条件。其次,看“萝卜纹。”

“萝卜纹”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种:

第一种是像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且由密渐疏,有这种纹理的“硅质田黄”。

第二种是像粽粒状。即如糯米和碱做成的粽子蒸熟后里面米粒似化的形式。这种萝卜纹有时散成条状。

第三种是网状。即如网眼,较第一种形状圆,又断断续续分散。

第四种如萝卜内心的纹,亦仿冬瓜心的纹,呈不规则的大网眼状,或明或暗,或粗或细,或似从石外表渗透状。

第五种水流纹状。

第六种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间有少数疏网状纹而已。[1]

理化性质

结构与构造

A:结构:“新疆金丝玉”主要呈隐晶质结构。

B:构造:“新疆金丝玉”主要呈致密块状构造,其次为流纹构造。另外“新疆金丝玉”还具有特殊的条纹,网纹构造,俗称“萝卜纹”。所谓“萝卜纹”,是指存在于内部而非表面,有的纹理清晰明显,有的纹理较细若隐若现。 .

光学性质

A:颜色:“新疆金丝玉”通常呈白,乳白,黄白,米白,灰白,红,粉红,大红,深红,褐红,黄,淡黄,深黄,褐黄,灰黄,赭,黑,灰,紫和无色,彩色等。

B、光泽:原料一般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其抛光面呈玻璃光泽。

C、透明度:多呈微透明至半透明,个别“晶地”近于透明。

D、折射率:折射率为1.57左右(点测法)。

E、发光性:在波紫外光照射下,发弱的乳白色荧光或无荧光等。

F、吸收光谱:不明显。

力学性质

市场分析

在新疆克拉玛依附近“魔鬼城”一带的戈壁滩上,散落分布着一种质地细腻温润、色彩丰富的“石头”,极品甚至可以散发出璀璨光芒。据称,早在数千年前,它就是楼兰古国的装饰用品。但因为楼兰古国的莫名消亡和戈壁滩人迹罕至,这种美丽的“石头”在随后的几千年时光里无人问津。[2]

未来趋势

“五彩石”变身“金丝玉”

2003年的一天,广州某玉商在广州的一个小摊档发现了一块非常具有玉质感的“小石头”。出于好奇,他花50元钱买了下来。回家好好保养一番后他发现:这块“小石头”虽然具有非常坚硬的质地,但外观却呈现出田黄籽料的特质,显得又黄又润。他回到小摊档打听,老板把所存的一小盒同类“石头”都拿了出来。“那真是个五彩的盒子。红、黄、白、黑……每种颜色都有诸多种层次,好看极了。他毫不犹豫地又掏出200元钱,把这盒10斤左右的‘石头’全买了下来。”

“金丝玉”当中最高等级的“宝石光”,1克的价格可以被卖到1万元,而在2003年,价格不过是10元左右。即便是比较普通的品种,1克“金丝玉”的价格是500元,而在2003年,1克的价格不过1元。

与此同时,克拉玛依“魔鬼城”附近的牧民们也集体脱贫致富了。在新疆“捡石头”已经成为一项产业。

暴涨原因

珠宝鉴定专家欧阳朝霞表示,金丝玉属于石英岩质的玉石。事实上,这些年,海派大师和岭南大师鬼斧神工的工艺水平,确实成为了金丝玉价格飞升的一对“翅膀”。

问世时间“太短”,没有和田玉、翡翠那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金丝玉”被人所诟病的一大硬伤。但欧阳朝霞告诉记者,她曾经在博物馆见到过一件有着1300年历史的虎柄金杯器,就是用红色的玉髓制成的,和所说的“金丝玉”应该是同一品质的玉石,这说明“金丝玉”的使用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只不过因为楼兰古国的莫名消失,它的使用史被骤然阻断了。又因为戈壁滩自古以来人迹罕至,导致了“金丝玉”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罢了。

“2003年前,你去采石滩,一个人一天捡1000斤‘金丝玉’完全不成问题。而现在可能连1斤也捡不到,更不要说高级别的‘宝石光’。”近几年我们常常听到金丝玉爱好者这样说。“这样的情况下,‘金丝玉’的原石价格大幅度提升也就不奇怪了。”

收藏之道

可从中低档入手

对于“金丝玉”市场表现,欧阳朝霞表示,她对“金丝玉”的总体观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的几大藏家对这种石材也非常尊重,请来最好的雕工进行创作,做出来的东西确实漂亮,“金丝玉”在短时间内价格飞涨有一定合理因素。“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循序渐进,让藏家有认识的过程,下手的机会,有一个合理增长的流通的量,这才是一个健康的过程。‘黄龙玉’暴涨暴跌的例子就可以从反面说明这个道理。”

业内人士则建议,在这个价位高涨的时间段,普通藏家最好还是避开比较高端的品种。“不要一上来就想玩‘宝石光’。可以试着从一些中低价位的、品相比较完整的‘金丝玉’产品入手。只要有心,市场上仍然可以淘到性价比很不错的东西。”

最高档的“宝石光”价格是1克万元,但中低档“金丝玉”原石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上千元的分级还是十分丰富的。对于真正想入手的藏家,倒也“丰俭由人”。而且,一块几十元的“金丝玉”,只要找到一位真正理解它的师傅进行雕琢,还是拥有“麻雀变凤凰”的机会的。[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