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金华县今属浙江省金华市,地处金衢盆地东部,东经119°23′-119°57′,北纬28°42′,东贯沪杭,西扼闽赣,南伸温台沿海,北靠浙皖山区,是浙江中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辖16个镇,8个乡,总面积1742.65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境内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物产丰富。黄大仙故乡。2000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金东区辖原金华县的东部和金华市婺城区的仙桥、多湖、东孝等乡镇,区人民政府驻多湖街道。将原金华县的西部乡镇划归金华市婺城区管辖。[1]

目录

简介

金华县历史悠久,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建长山(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金华,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历代郡、州、府、县、治驻地。境内南北两山对峙,中部平丘相间,江河溪流纵横,交通便利。

金华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文人学者较多。金华风景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有名扬海外的黄大仙成仙之地--赤松山;全国第四大佛著称--千年古刹大佛寺;东汉太末人隐居之处--九峰山,江南一绝汤溪城隍庙,还有仙源湖、琅峰山等等风景名胜景观与国家级双龙风景区形成著名的浙中旅游胜地。 金华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偏西,东连义乌,南接武义、遂昌,西界龙游,北靠兰溪,中部与婺城区环接。南北两山对峙,中部丘陵平原相间,为两山夹一川的走廊式地形。河流属钱塘江水系。衢江流经西北,金华江及其上游义乌江与武义江横贯东西。具有扼闽赣、控括苍、屏杭州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向为浙中交通枢纽。境内低丘红壤连绵起伏,土地较为肥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温适中,但易出现旱涝灾害。[2]

历史沿革

金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县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东汉初平三年(192)建立长山县,为建县之始。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金华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向为浙江中西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古有"铜城"之誉。

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金华市升为地级市,原金华市(县级)不复存在。同年12月重建金华县。1985年5月前,原金华市(县级)面积为2044.28平方公里,人口79.98万人,辖10区62乡3镇3街道39居民区,1135个行政村,2218个自然村。撤地升市后,原金华市(县级)划出城区及城郊13个乡归属婺城区,其余为金华县县域。重建后的金华县辖9区3镇49乡913 个行政村,县境面积1742.65平方公里。1997年,总人口53.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97万人,是一个典型的"有县无城"、"农业、农村、 农民"的"三农"县。

2000年12月3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金华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0]138号),200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金华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浙政发[2001]1号),2001年2月8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金政[2001]19号):批准同意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将原金华县的傅村、孝顺、曹宅、塘雅、澧浦、岭下、江东、赤松、源东和婺城区的仙桥、东孝、多湖12个乡(镇)划为金东区行政区域,面积657平方千米,有1个居委会,510个建制村,人口30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多湖镇;将原金华县的雅畈、安地、白龙桥琅琊蒋堂、汤溪、罗埠、洋埠、长山、沙畈、塔石、岭上、莘畈、箬阳14个乡镇划归婺城区管辖,加上原来的7个街道和罗店、秋滨、竹马、乾西、新狮、苏孟6个乡镇,金华市婺城区下辖7个街道、20个乡镇,77个居委会、639个建制村、人口62.09万人,婺城区人民政府驻市区解放东路。金华市区从原来的301.5平方千米扩大到2044.7平方千米。[3]

气候资源

金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干湿两季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冬季晴冷干燥,大气层结稳定。年度总的光热水条件优越,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垂直差异。由于光温水要素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也较频繁,冬季冻害、大雪,春秋低温阴雨,梅汛期洪涝,盛夏高温、伏秋干旱等,是该市的主要气候灾害。

金华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7.5℃,最低出现在1984年16.6℃,最高出现在2005年18.2℃。但热量资源分布不均,1月气温最低,历史上极端最低温度金华出现在1977年1月6日-9.6℃。7、8月份气温最高,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61年7月23日41.2℃。

金华年降雨量较为充沛,但雨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地域差异都很大。季节降雨量分布呈单峰型,为春雨多、梅雨量大,夏秋冬雨量少。金华年总降雨量平均为1424mm,多数年份降水量均在正负20%距平范围内振荡,降雨量最多年份出现在1918年为1918mm,降雨量最少年份出现在1978年为963mm。

金华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处于省内高值区,全年平均日照百分率(指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百分比)为43%,年际最大为55%,最小为37%。日照年际变化明显且季节分布不均,夏季日长且晴朗少云,冬季日短,春季云多,春夏间日照的增加速率大于夏秋间的减少速率,故夏季日照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光照优于春季光照。[4]

经济状况

重建金华县后,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苦创业,图振兴,三年打基础,五年迈大步"的战略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心同德,和衷共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1亿元,工业总产值1.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4.9亿元,财政收入1735万元。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7.5亿元,比1985年增长6.65倍。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6.7亿元,比1985年增长24.5倍,其中工业产值69.5亿元,比1985年增长52.46倍; 农业产值17.2亿元,比1985年增长5.53倍。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9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56元,比1985年增长4.99倍,城镇职工人均收入7276元。

旅游资源

金华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文人学者较多。金华风景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有名扬海外的黄大仙成仙之地--赤松山;全国第四大佛著称--千年古刹大佛寺;东汉太末人隐居之处--九峰山,江南一绝汤溪城隍庙,还有仙源湖、琅峰山等等风景名胜景观与国家级双龙风景区形成著名的浙中旅游胜地。

丹霞山水游

金华地处浙中盆地,山水洞林交相辉映,以方岩山、九峰山为代表的红层丹霞地貌山景,挺拔俊秀;以婺江尤其是兰江为代表的水乡景色,处处风光旖旎;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双龙风景区的金华北山、磐安花台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山林景观,一派郁郁葱葱;以金华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仙瀑洞等五洞十景为代表和兰溪涌雪洞、玉露洞等六洞构成的浙中小溶洞群,竞相争奇斗绝,尤其是今年3月勘探发现的仙瀑洞,其落差高达73米,属巨大洞瀑,引起了国内外关注,被誉为"中华一绝"、"世界洞瀑之最"。

游览路线:金华→永康方岩山、五指岩→武义温泉、龙潭→大莱口→兰溪六洞山、白露山→浦江仙华山、马岭→义乌德胜岩→金华大佛寺、九峰山、金华山(双龙洞、朝真洞、桃源洞、仙瀑洞)

古婺风韵游

金华1800年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古建筑、古遗址和文物古迹。金华城内有全国文保单位太平天国侍王府、天宁寺大殿和省级文保单位八咏楼、法隆寺经幢等,还有明月楼、府城隍庙、古城墙、一览亭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太平天国侍王府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壁画等艺术品最多的太平天国遗址,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东阳市卢宅,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其木雕艺术堪称绝伦;兰溪诸葛镇神奇的八卦建筑群和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曾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在国内外尤其在日本及东南亚游客中有着经久不衰的观光魅力。浦江"江南第一家"郑氏宗洞古建筑群,及其"十五世同居共食"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乃至世界家族文化的一大典型遗迹,近年来在学术界、旅游界反应强烈,金华山东部的大佛寺鸳鸯林,268对、20多种树木结成连理,譬如鸳鸯成对、爱侣相依,成为东南婚恋旅游的热点。

游览路线:金华--义乌大安寺塔、双林寺--浦江郑氏宗祠--兰溪诸葛八卦村--俞源--郭洞--东阳卢宅--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天宁寺、八咏楼、法隆寺经幢

古越文化探秘之旅

金华地处金衙盆地,古属越国,至今保留有山越古国大量自然和人文之谜,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如双龙黄大仙文化、诸葛八卦文化、俞源太极文化和龙游石窟文化等,在媒体披露后引起轰动,游人蜂拥而至。

游览路线:双龙三洞二观→俞源、郭洞→诸葛村→龙游石窟。[5]

古树名木

兄弟罗汉松

金华县塔石乡吴庄村张坑口自然村有两株现存最大的罗汉松古树,胸径分别为1.11米与1米,均需双人才能合抱,树高达13米,约有四层楼房高,两树相邻约10米,恰似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弟罗汉",至今"兄弟罗汉"已经历了500余年的风雨历程,仍茂盛不衰。

南方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为红豆杉科著名树种,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金华县境内主要以块状分布于海拔400-600米山地,百年以上树龄者共有140株,县政府将其列为古树名木予以保护。该树种生长极慢,资源稀缺,而金华县分布广、生长好、树体大、种源丰,全国

罕有。近年来,从南方红豆杉中发现并提取抗癌特效药紫杉醇,且中国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比北美红豆杉高出10多倍,引世人注目。目前,中美已在上海联合开展南方红豆杉组织培育、基地建设及药物提取工作。此外,该树种材质致密,心材桂红色,边材淡褐色,堪与红木媲美。

银杏

银杏因只在中国得以遗存,故被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和国家一级珍贵树种,目前我国野生状态的原生种仅限于浙江西天目山有少量分布。

金华县经调查尚存百年以上银杏古树11株,其中孝顺镇4株,汤溪镇3株,曹宅、塘雅、塔石、傅村乡镇各1株,汤溪镇丰边、下伊、后大村三株古银杏树龄与粗度都位居前茅,胸径在1.50米以上,高17-22米,树龄均在400-500年。县志有载的潘二村古银杏,颇为奇特,在主枝上倒生了若干个树钟乳,钟乳长的已达50厘米,粗约20厘米。据文献报道,树钟乳为银杏树所罕见,若取下,因其具再生组织可育成盆景植株观赏。

银杏浑身是宝,其树姿挺拔秀丽,春夏一片浓荫,深秋金黄,深受园林专家青睐;银杏木材坚韧,不翘裂,耐腐防蛀,是高档家具、工艺雕刻的优质用材;从银杏叶中提取的"双黄酮醇"、"萜烯"两类物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的特效药.

榉树

金华县沙畈乡银坑村口有一株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榉树,树高30米,胸径162厘米,阅历500春秋,树姿挺拔、雄伟,为该树种的全市之最。值得称奇的是该树根基长出数块三角板状的"板根",而"板根"通常在热带雨林中才可见其踪影,榆科植物有此奇观实属罕见。

榉树天然落籽和根芽繁殖能力极强,这棵榉树下有30株幼树已茁壮成长。相信经过林业技术人员努力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加强,榉树这一国二级树种能在金华大地种族繁盛,世代延续。

古樟

金华县登记在册的1297株古树名木中,数量最多的首推市树香樟,共有559株,占43%。

说到樟树王,要数傅村镇西周村旁一对古樟,一棵胸径4.5米,需9人才能合抱,树高20米,冠幅占地近1亩,是当之无愧的全市第一樟,粗度位居全省第三。据文物专家考证,树龄逾1100年,植于唐代,该树历千年仍长盛不衰,岁岁春花秋实,只是主干形成一直径约2米的空洞,人在其中展臂可旋转自如。[6]

特色戏曲

婺剧

婺剧发源于金华,是金华最古老的戏曲。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当地的人们有的叫她为农村戏,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因金华历史上素称婺州而得名。她拥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婺剧在金华这个拥有浓厚艺术文化的城市,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比发源于江苏昆山,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只晚200年。

婺剧是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剧种,艺人多系农民出身。以前,农闲时出外组班演戏,农忙回家生产,直到抗战初期才开始有固定的班社出现,长期流动于乡村演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婺剧在表演艺术上以鲜明生动与强烈粗犷相结合,不但保留了许多傀儡、傩舞、目莲戏等古老的表演动作和程式,且拥有变脸、耍珠、舞叉、窜火、窜梁、穿刀、十八吊等大量特技表演。

"以前,婺剧团的戏班子到了某个村子演出,不管有多忙,大伙都要撂下活去看戏。附近乡村的人,也会赶去凑热闹。如果是专业剧团来演出了,那更是万人空巷,连房顶都会挤满人。"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处处长楼存记向记者描述了他印象中的婺剧。"看戏的时候,最开心的就属小孩子了,不仅能看戏还能吃到许多好东西,那个开心劲就别提了。"每当正月里或到了特殊的节日,金华农村的婺剧团演出,可谓忙的不可开交。这时农村"鸡毛换糖 "的小贩也忙着赶过去做生意了。 婺剧的出现也同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写戏人"方景昊的说法证实了婺剧在金华的火爆。方景昊常年在金华农村走动,看哪些村子要演戏,能出什么样的价格,然后根据每个村子的要求,跟相应的婺剧团联系。"现在农村人有钱了,都争着要看戏,比如庙会开光、节庆什么的。尤其是正月里,剧团根本忙不过来。有些好的剧团,一年能演出500多场。"据了解,金华目前有专业剧团10多个,农村剧团近百个,平均一个剧团一年能演出300场左右。婺剧成为金华农村最引人注目的风景。[7]

风土人情

灯会

灯会娱乐,早在西汉武帝时代,就有"漫衍鱼龙,角抵之戏"。明清以来,灯事更兴。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去灾祈福,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旧时灯会都于元宵举行,元宵节又称"灯节"。一般起灯于农历正月初十,散灯于廿日,以十四、十五、十六日最兴。金华灯会,灯彩品目繁多,造型千奇百妍,绚丽多姿。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金华、兰溪称板凳灯,浦江称长灯),一般均有百余桥(一节为一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余桥,桥灯分龙头和灯桥两部分。迎桥灯主要阵式有:铁索箍、肚里滚、青蛇溜、麦饼挑、荷花旋、

金华市剪刀股、双开门、绕房柱等,极为精彩、惊险。

人民群众富而思乐,灯会越办越兴。除元宵灯会外,金华、永康等地也于中秋、重阳举行灯会。1983年春节,东阳许宅新厅举办人物花灯会,国家文化部录像组,浙江电视台专程前往录制专题片。1984年国庆期间,东阳李宅大型水上彩灯(荷花灯)赴杭州参加中日青年联欢活动,在西子湖上大放异彩。1985年元宵,浦江县城举行灯彩工艺展览,挂彩灯千盏,有44个灯队,7100余人参加串演。其中各类灯手3000余人,旌旗500多幅,铜铳(一种民间土炮)700余条,锣鼓手300余人,场面壮观。上海电视台录制《浦阳江畔闹元宵》专题片。同年元宵,兰溪市区厂矿企业以花灯扎于汽车上,36辆汽车组成彩灯车队,火树银花蔚为大观。

庙会

旧时庙会多,尤以农历八月十三胡公大帝庙会最盛。届时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络绎不绝。商贾云集,百货杂陈,除举行迎佛等俗定仪式外,还有表演迎大旗、三十六行、翻九楼、迎抬阁、演大戏等娱乐活动。现各地庙会多成娱乐活动会、物资交流会和文化节,但膜拜神佛等封建迷信活动基本废除,演戏、放电影、迎龙灯、游艺、展览等活动丰富多彩。

社戏

旧俗为酬谢土地神祗保佑丰收,由某村或几个村聘请戏班,称"演社戏"。社戏一般于春社、秋社期间演出,也有于某神祗生日演出的。永康农历正月十五演"寿龙戏",三月十六日演"财神戏",五月二十五日演"五谷神戏"等。又有为游桥、祝寿、得子、禁山、做谱等演出的。演场或在祠堂、晒场,或于田间溪滩临时搭台。经费由族、常开支,或由主持者向民间筹集。

社戏亦有"斗台"之风,即几个戏班同时在同地演出,以观众多者为胜。斗台前由组织者下令放铳为号,第一二铳准备,第三铳一响,各戏班先锋齐发,锣鼓共鸣,谁都不得抢先开场,斗台胜负按休场放铳响声为准,其时观众最多者为"最红场"戏班。"斗台"风以浦江为盛。

罗汉班

在东阳、义乌一带以村为单位,人数多少不限,每年七月半集中训

金华市练。开始推举一人牵头,称"领袖"。主持"盘拢头酒",吃过拢头酒者,注入花名册,组成罗汉班。罗汉班武术有拳术、棍术、叉术、马刀术、枪盾术、叠罗汉等。均请拳师教练。花样有"背独脚"、"叠龙亭"、"叠出门"、"奈何桥"、"叠马"、"叠荷花"、"猴子洞"、"排字"、"叠牌坊"等。表演有飞叉、团叉、踏叉、套叉、钩叉等技巧。外加走阵、打盾牌、开四门、打五虎等,道具有旧式刀枪剑棒十八般武器,绿毛狮子等,配以锣鼓唢呐,于农闲时外出表演。罗汉班的人一律穿黑衣、红裤、竹节袜、黑白帮布鞋,腰系一条白毛巾,赤膊,不戴帽。

豁拳

是喜宴中的一项助兴活动,又称"猜拳"。有"对猜"(2人豁拳)、"三关"(3人豁拳)等。妇女在酒宴中喝酒不豁拳,用转调羹的方式罚酒:将调羹放在一只空盘内,同桌人轮流用手指拨调羹柄使之转动,旋转停止后调羹柄指向谁即罚谁喝酒。[8]

名胜古迹

大佛寺

大佛寺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县曹宅镇境内,距金华市区18公里,03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处于黄金旅游线上。景区面积约11.8平方公里,共有景点50余处,系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在千年古刹大佛寺而闻名,大佛寺建于南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距今已有1450余年的历史。大佛寺自然景观优美,景区内森林繁茂,山丘重叠,岩势雄伟,环境清雅。鸳鸯林更是其中的一绝。林内有许多树木,均共根连理,对状生长,活像一对对正在热恋中的痴情男女,深情默视,悄然相对;又如那恩爱夫妻,相依相偎,形景相随,令人悠然神往。据专家考察,鸳鸯林中共有20多个树种均存在连理现象,且"老、中、青"各类鸳鸯俱全。这样独特的森林景观,堪称国内一绝。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群生连理树,在现代林业科技上还找不到答案,实为大自然的一个谜。

大佛寺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溶为一体。除原有的大雄宝殿及天皇殿、钟楼、鼓楼、庇庐阁、还云廊以外,近年来又新建了赤松亭、江南一龙、十八罗汉以及五百罗汉堂,使大佛寺锦上添花,特别是五百罗汉堂,五百尊罗汉全用青田玉雕刻而成,雕刻工艺精致,面容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正是"巍巍佛寺藏幽山,林葱水秀尘无染"。

九峰山

"陶令已隐九峰山,桃花源里可耕田"。

坐落在金华县汤溪镇境内的九峰山,距金华市区28km。峰石林立,赤壁丹霞,高低错落,远望形如芙蓉,近看状若峰巢沟壑,峡谷遍布,溪、泉、瀑、潭横生。景区面积10.38平方公里,分九峰岩和桃花源两大景区,共有景点80多处,系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九峰岩以九座异形山峰组成,奇峰挺兀,如九瓣莲花,故名九峰。主峰--达摩峰,峰高数百丈,山腰有岩洞,称九峰仙洞,可容数百人。洞旁有三层楼房建筑,名九峰禅寺,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寺前翠竹摇曳,竹叶沙沙,身临其境,如登远离红尘喧嚣之仙境。可谓:"高台朝佛寺,明镜照心田。翠台鸣幽鸟,莲峰落九天。"

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媚。在九峰南侧有一人间仙境,即桃花源,清涧流水,林木茂密,山水相依,妩媚秀丽。沿峡谷串联着三个平如镜、绿如蓝的深潭,名龙潭,波光粼粼,飘叶入水,犹如湖海泛舟,民间有"双龙并无龙、真龙在九峰"之说。

九峰景观可谓集雁荡之奇、桂林之秀、庐山之峻、华山之险于一体,象一朵奇葩开放在浙江中部。[9]

土特产品

金华火腿,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我国传统肉类腌腊食品的精华。

金华火腿创始于宋代,距今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在南宋时,金华火腿就被列为贡品,后不断改进,品质更臻优良。到了清代,金华火腿已经远销日本 、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并在1915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一等奖,1929年在西湖博览会上又得商品质量特别奖,1981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金奖。金华火腿形如竹叶、皮薄骨细、腿心饱满、精中夹肥、油而不腻,瘦肉细嫩、红似玫瑰,肥肉透明、亮若水晶,咸淡适口、香气浓郁,素以色、香、味、形"四绝"著称。

金华火腿名闻遐迩,因为它不仅是珍贵美味的食品,而且是一种高档的营养滋补品。它内含十八种氨基酸,其中八种是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火腿经过经冬历夏的发酵分解,各种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所吸收,其味咸甘,性平,具有和中、益肾、养胃、生津、固骨髓、补虚痨、益血脉、健足力等滋补功效和药用价值,可治虚劳心悸、脾虚少食、久泻久痢等症。金华火腿制作有严格的工序和要求,加工方法和用料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火腿品种,除通常的咸腿外,还有风腿、雪舫蒋腿、竹叶熏腿、淡腿、甜酱腿、果味腿、糖腿以及用狗腿腌制的戌腿等等。金华火腿在继承传统加工技艺基础上,不断革新、精益求精,近年来产量已超二百万只,其中三分之一销往国外。一些以火腿为原料的系列产品也打入了国际市场,如金华火腿罐头、金华片装火腿、金华火腿酥饼、金华火腿月饼等等。

浦江豆腐皮

豆腐皮是浦江特产,历史悠久,畅销全国,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易贮藏,便携带,是访亲送友的佳品。浦江豆腐皮制作工艺精细,经打浆、高温、去渣、结膜而成,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本品采用本地优质黄豆为原料,黄豆抗病力强,不易感染病虫害,未受农药污染,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据现代科学测定,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儿童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老年人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特别对孕妇产后期间食用既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又能增加奶水。豆腐皮还有易消化、吸收快的优点。真是一种妇、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豆腐皮可制作多种多样的荤素佳肴,既可充作家常便菜,也可用与各种宴会酒席。

食用方法:炒:豆腐皮浸湿切就,配以少量时鲜蔬菜,同炒即成。

煮:(汤)豆腐皮撕成条状,放入沸水稍煮加调料即成。

煎:豆腐皮浸湿摊平,卷入肉糜,入锅煎成金黄色即成。

炸:(响铃)同上法,切成寸段,入沸炸松即成。

素鸭、素火腿:豆腐皮浸湿摊平,层层调料,稍加造型,先蒸后煎,即成。

方岩蜜桔

方岩无核蜜桔从七十年代引进"温州蜜柑"品种经更新换代,稼接改良和科学管理,形成了具有独特果型和品味配伍的"方岩无核蜜桔"。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镇"方岩无核蜜桔"种植面积已达四千多亩,年产量达20000多吨,占全部柑桔产量的70%。"方岩无核蜜桔"分早熟,中熟二种品种,早熟品种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成熟,中熟品种十一月上旬成熟。果型中等大,平均果重150克,大小均匀,果皮薄,光滑,易剥,色泽鲜艳,一致,有光泽,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嫩,汁液丰富,甜度高,可溶性固溶物11-13%。无核,耐运输,耐贮藏。

柑桔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果品.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其它果品为多。柑桔除鲜食外,还有多种用途是轻工业的主要原料,可加工成罐头、蜜饯、果酱果冻、果糕、果糖、果汁、果酒,也可提取果胶、柠檬酸、香精油和柑皮甙等化工原料,可以说柑桔全身都是宝。[1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