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小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小蜂
原图链接

金小蜂[1]雌虫体长1.5mm,含产卵管全长3.5mm,体色蓝绿色具金属光泽,头部宽大,复眼褐色,胸部分节明显,腹部肥大,长大于胸部,各脚黄褐色。本种分类于小蜂总科、金小蜂科,本科体长约1-2mm,体型甚小,大多具蓝、绿或金、铜等金属光泽,触角13节,头部宽大,胸背板隆突,小盾片发达,中胸侧沟不完全,不具腹柄或不明显,后脚腿节不膨大,雌虫具细长产卵器,幼虫寄主于鳞翅目、鞘翅目的蛹或幼虫。

目录

1 生物防治

2 繁殖特征。金小蜂(Nasonia),膜翅目,小蜂总科,体具金属光泽,触角一般13节,除极少数植食外,绝大多数均为寄生性,对许多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及双翅目害虫均有抑制作用。

蝇蛹金小蜂可很好地寄生黑腹果蝇蛹,单头果蝇蛹仅能出蜂 1 头。 使用黑腹果蝇蛹为寄主时, 蝇蛹金小蜂平均产卵期为 3~4 d;在产卵期中,单雌最大日后代产量仅为 10 头(给予20 头寄主时), 因此, 在寄生蜂繁育时,寄生蜂和蛹的数量比以1:10 较为适宜。与源于家蝇蛹的蝇蛹金小蜂对家蝇蛹的寄生习性相比,源自果蝇的蝇蛹金小蜂在利用果蝇蛹时,在产卵期、雌雄后代产量等方面均显著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较大的家蝇蛹营养更丰富,寄生蜂后代个体更大导致。

生物防治

金小蜂不仅是重要的昆虫天敌资源,还是理想的模式生物。金小蜂不只是消灭棉田中的红铃虫,还消灭森林里和蔬菜地里的各种螟虫的幼虫。据科学家验证,1公顷土地上,只要放十万只金小蜂,就可以把害虫基本消灭。

繁殖特征

金小蜂作为寄生蜂的典型类群之一, 因具有容易饲养,世代周期短, 易长久贮藏, 独特的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数目少, 基因组大小仅有果蝇的1 /4,便于遗传操作等优点,20 世纪 40 年代就已成为理想的模式实验昆虫, 被誉为是膜翅目昆虫的“实验用大鼠”。金小蜂繁殖很快,一年就能繁殖十二至十三代。如果用人工繁殖两、三星期就能繁殖一代。



参考文献

  1. 金小蜂. 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