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石萃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石萃编》,金石学著作。王昶主纂。书成于嘉庆十年(1805),有嘉庆十年自刻本。今通用者为扫叶山房石印本。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金石学著作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参加该书编纂的,还有朱文藻、钱侗等人。全书共160卷,依照年代顺序收录了自夏、商、周(其中夏、商铭刻疑为伪刻)至宋、辽、金时期的历代铭刻资料共1500余种。其中以石刻为主,铜器和砖瓦等铭文仅10余种。该书第1卷收录周宣王石鼓文,近人研究认为它是秦国铭刻。第2卷为夏、殷铭刻岣嵝碑及比干铜盘、散氏铜盘铭文。其中岣嵝碑年代、内容尚待考证,散氏盘则为西周器物。第3卷为周代铭刻,其中丰宫瓦当应为秦汉器物。第4卷为秦刻,包括著名的峄山、琅玡、泰山诸刻石。第5卷至第22卷为汉代铭刻,除收入《隶释》等金石书收录的全部重要汉碑外,还收入武梁祠、武氏石室等汉画象石图案与题榜,以及明、清出土的中平二年(185)曹全碑、中平三年(186)张迁表等。第23、24卷为三国石刻。其中著名者如延康元年(220)上尊号碑、天玺元年(276)天发神谶碑等。第25卷为晋及前秦石刻5件。第26卷为梁代石刻,有著名的瘗鹤铭,集录考证甚详。第27卷至第29卷为北魏石刻,包括太和二十二年(498)始平公造象记等龙门题记,及永平四年(511)司马元兴墓志、正光三年(522)张猛龙碑等著名石刻。第30卷至第32卷为东魏、西魏石刻,第33卷至第35卷为北齐石刻,第36卷至第37卷为北周石刻,凡这一期重要长篇石刻铭文均有所收录。第38卷至第40卷为隋代石刻,主要收录碑与造象题记等,墓志极少收入。第41卷至第118卷为唐代石刻,著名碑志,如昭陵诸碑,今西安碑林所藏诸碑,龙门重要题记等均有收录。第119卷至第122卷为五代铭刻,其中著名者如乾宁四年(897)赐钱鏐铁券,后蜀毛诗石经等。第123卷至第152卷为宋代石刻,以碑、题记、题名为主。第152卷为辽刻,主要为涿州云居寺(今北京市房山县云居寺)石经记事碑等。第154卷至第159卷为金代以及伪齐石刻,其中皇统四年(1144)沂州普照寺碑、阜昌七年(1136)禹迹图等均有重要价值。第160卷为南诏、大理及外国石刻共9件。该书在金石著录中体例最为完备。每件铭文都附有原器物尺寸、出处、录文(晋前铭刻依照原刻书体摹写,晋以后铭文用楷书抄录),有关各家题跋考证及作者按语等几部分。记录详尽,收集量大,摘录各家题跋广泛全面,作者按语中有大量精到见解,能较好地反映原铭刻面貌等,构成了该书的特有优点。

本书在金石著录中具有重大影响,仿照该书体例编纂金石铭文以及为该书作补、续者颇多。

作者介绍

王昶(1724—1806),字德甫,号述庵,时人称为兰泉先生,中国松江青浦(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一生著述甚多,有《湖海文传》等。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1]。《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金石萃编 相关视频

2018西泠春拍丨张廷济批校《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全帙
罕见!金石学大家容庚先生私人珍藏一级文物深圳聚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