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镰子坑口后山脚福德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镰子坑口后山脚福德祠
图片来自blogspot

镰子坑口后山脚福德祠,是位于台湾台中市丰原区镰村里的土地祠,具有台湾少见巴洛克建筑的拜亭。

历史沿革说明

丰原镰子坑口有若镰刀形状的溪流环抱著平地,先民在其重要地理位置建土地公庙求保平安。由于当地西有旱溪[1] ,东有金崠山,北有乌牛栏溪,南与新田里相接,适合种植稻作,先民在习俗都会在水田边盖土地祠,最后因时代变迁,众多小庙送神后拆除,留下大庙。

台湾日治时期1930年代,镰村里民常与丰原街仕绅交流,受皇民化运动、经济蓬勃影响,村民遂建造融合欧风或日式风格的土地祠。如当地的金陵祠金古祠、后山脚福德祠,皆是在该年代建物。台望山文化工作室负责人白栋梁曾说台中有不少颇具特色的福德祠,早年就有客家人以土地公当作开发领域的界线,便以这三座土地祠为例。

1932年,林祚汉、林壬癸、林庆财等为发起人捐献土地,重修后山脚福德祠。庙址今在镰村路107巷102弄176号附近,当地的风水称为“象鼻脉”。建筑立面采用罕见的巴洛特风格,正殿为闽南厝身却不用剪黏,庙后为客家文化建筑的化胎。2010年再次修建。镰村社区发展协会导览解说员林格充解说,后方保留以石头堆成小丘的化胎,象征信徒走过能顺利求子;镰村里长林隆源表示,化胎显现出本庄原是客家移民,此庙也是早期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参考文献

  1. 旱溪,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