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钟鼎铭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钟鼎铭识》出自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三笔》卷十三。

《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故《五笔》仅为十卷。这部书内容范围颇广,资料甚富,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掌故及人物评价诸方面内容。它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推它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原文

三代钟鼎彝器存于今者,其间款识,唯“眉寿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语,差可辨认,余皆茫昧不可读,谈者以为古文质朴固如此,予窃有疑焉。商、周文章,见于《诗》、《书》,三《盘》五《诰》,虽桔曲赘牙,尚可精求其义,他皆但然明白,如与人言。臼武王《丹书》诸铭外,其见于经传者,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谗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正考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怄,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鬻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桌氏量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祭射侯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卫礼至铭曰:“余掖杀国子,莫余敢止。”孔悝鼎铭曰:“六月丁亥,公假于太庙。公曰叔舅,乃祖庄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宫于宗周,奔走无射,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乃考文叔,兴旧嗜欲,作率庆士,躬恤卫国,其勤公家,夙夜不解,民咸曰休哉!公曰叔舅,予女铭,若纂乃考服。悝拜稽首曰:对扬以辟之勤大命,施于烝彝鼎。”扶风美阳鼎铭曰:“王命尸臣,官此栒邑,赐尔旂鸾,黼黻琱戈。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此诸铭未尝不粲然,何为传于今者,艰涩无绪乃尔。汉去周未远,武、宣以来,郡国每获一鼎,至于荐告宗庙,群臣上寿。窦宪出征,南单于遗以古鼎,容五斗,其铭曰:“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宪乃上之,盖以其难得故也。今世去汉千年,而器宝之出不可胜计,又为不可晓已。武帝获汾阴脽上鼎,无款识,而备礼迎享,宣帝获美阳鼎,下群臣议,张敞乃以有款识之故细之,又何也?

作者简介

洪迈(1123~1202年),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2]。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3]

视频

钟鼎铭识 相关视频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等古籍发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