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钡基润滑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钡基润滑脂barium-based grease由脂肪酸钡皂稠化精制的中黏度矿物油制成,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防护性能。由于钡基润滑脂密度大于同温度水的密度,一般用于船舶推进器抽水机轴承的润滑。 钡基润滑脂的特性见下表:

钡基润滑脂的生产工艺:

钡基润滑脂的生产工艺过程与一般皂基润滑脂不同。其生产过程是:将原料硬脂酸和全部润滑油一起投入炼制釜中,经加热,使硬脂酸全部溶化后,开始搅拌。当炼制釜内的温度达到120—140℃,开始徐徐加入计算量的氢氧化钡,皂化约2h,即可皂化完全。同时要严格控制釜内物料升温速度,使其逐渐增加。如果皂化反应时间短,成品稠度会偏低,如在升温过程中,升温太慢,甚至温度下降,则釜内混合物容易变稠,使操作较为困难。因此,升温速度必须适宜。当脱水至釜内温度达180℃以后,可加快升温,温度达到190-200℃时,釜内物呈稠厚的拉丝透明状。此时,可由釜内取试样化验游离有机酸和游离碱。钡基润滑脂一般应控制游离有机酸含量为2%-3%之间,不允许呈碱性.如果游离有机酸过大或者是呈碱性,应在此期间用适量氢氧化钡或脂肪酸调整至规定范围。

经化验,游离有机酸在规定的指标内,且釜内物已呈溶液状态时,恒温20-30min,即可由炼制釜放入凉油盘内自然冷却,盘内脂层厚度为3—10cm。润滑脂放人盘内后,会由暗色脆状变成黄色到暗褐色软质状油膏,有比较明显的相转变。当温度降至70—90℃时,即可用三联辊研磨,装入成品桶,进行包装。

钡基润滑脂的生产也可采用复分解法预先制成钡皂,然后再稠化成脂的方法。采用这种工艺时,是先把全部脂肪组分(脂肪或脂肪酸)在水的存在下于釜内加热溶化,在搅拌下徐徐加入过量的浓度约30%氢氧化钠水溶液,于l00-105℃下皂化4h。皂化完全后,在70—90℃以下,形成的钠皂水溶液用过量的氯化钡水溶液置换成钡皂。在复分解过程中,发现钠皂水乳液已不再混浊而是呈透明水液时,说明复分解已经完全。然后把水放出,再用大量温水分多次洗涤,直到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洗涤水无乳色氯化银沉淀析出,证明已不存在氯化物盐类为止。洗涤好的钡皂,经静止分去大部分水 ;[1] 后,在炼制釜内升温脱水,并陆续加入润滑油进行稠化成脂,此时的工艺过程和直接电化法基本相似。[2]


视频

《美孚润滑脂性能系列》 - 持久保护

参考文献

  1. [张澄清,润滑脂生产,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年]
  2. [王基铭,石油炼制辞典,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