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錢學森

於 2019年4月29日 (一) 13:48 由 Aache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中國,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目錄

國防科技規劃師

「兩彈一星」

載人航天事業的「總設計師」

1949年下半年起,他便擔任了加州理工學院「古根海姆噴氣推進研究 中心"主任的職務,負責研究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並被世界公認 為力學界和應用數學界的權威、流體力學研究的開路人、卓越的空 氣動力學家,現代航空科學和火箭技術先驅,以及工程控制論的創 始人等。其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再優越不過了。他的夫人--曾 留學德國的歌唱家蔣英一一還放棄了自己心愛的專業,日夜陪伴在 他身邊。因此,錢學森提出申請,加入美國國籍,決心利用美國的 優越條件,向科學的高峰步步逼近。 但,1949年底,錢學森突然收到了一封父親從上海寫來的親筆 信。父親在信上告訴他,中國已經解放,要他返回祖國,貢獻其特 殊的才能,並談及自己病重,胃部需做第二次手術,很可能有危 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見到兒子-面。


1934年夏,錢學森從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鐵道機械工程專 業畢業後,隨即考取了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生,專業是飛機設計。 1935年8月,他從上海登船留美離國,先在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 習,一年後又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拜讀於美國航天科學創始人之 、著名物理學家馮•卡門教授門下。在馮·卡門的影響和指導下, 錢學森對火箭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1944年,美國陸軍得知德國研 制v2火箭遂委託馮•卡門教授領導,大力研究遠程火箭,錢學森 負責理論組。於是,錢學森便成為該學院最早研究火箭技術的三名 成員之一,同時還擔任了美國航空噴氣公司的技術顧問。 1945年5 見錢學森隨美國空軍科學諮詢團去歐洲,考察了英、德、法等國 的航空研究,特別是德國的火箭技術發展情使他很受啟發。 1947年,年僅36歲的他,便跨入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行 外成為-名在美國頗有名望的科學家。美國空軍說他為第二次世 界大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還有一位美國專欄作家讚譽他「是幫 助美國成為世界第-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的-顆明亮星 星」。他的導師馮·卡門給了他這樣的評價:「他在許多數學問題上和 我-起工作。我發現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賦的數學才智[1]

識時務的科學家

互貼大字報

1957年席捲全國的反右派鬥爭開始了,這是錢學森回國後經歷的第一場激烈政治運動,他絲毫沒有此類「運動經驗」,完全不知道應該怎樣「響應號召」。在「大鳴大放」中,響應號召就要貼大字報,當時力學研究所給錢學森貼大字報的人不多,因為他在美國重重羅網中回國,大家都很敬重他。不過他畢竟是一所之長,總不能沒有大字報,沒有反而可能成為問題。於是,秘書張可文就和錢學森互相貼大字報,張說錢太嚴肅,接近群眾不夠;錢學森也給張秘書貼,說她「太孩子氣」[2]

專業之外的見解 引非議

錢學森在火箭、導彈專業方面的成就與貢獻,可說是毫無非議。同時,錢學森在大躍進及特異功能上的爭議性論點,時至今日也是廣為人知。

中科院力學所退休研究員談慶明先生,與錢學森共事10年。在新民周刊的訪問中提到,錢先生是一位非常有戰略眼光的科學家,高瞻遠矚,對中國的國防事業作了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也說過錯話,但並不能掩蓋他的貢獻。錢先生的第一任秘書張可文說,錢先生在美國受到5年的迫害,有嚴重的反美情緒,所以,他非常佩服毛澤東,只有毛澤東敢跟美國對着幹。沒有錢先生這樣的經歷,不能體會他的心情,他因為反美,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對毛澤東無限服從,也許是可以理解的。他主要的精力都在兩彈研製那邊,跟老同事幾乎沒有接觸。他的生活與外界接觸很少,不像其他知識分子,當時雖然都受到迫害,但互相之間還有一點交流,可以更好地看清楚時事[3]

推波助瀾 多次論證畝產萬斤

根據杜潤生記述說, 「大躍進」時期,一次毛澤東問科學家錢學森:一畝地到底能打多少糧食?錢學森從純科學道理上講,如果把植物所接受的太陽能都轉化為糧食,一畝地產四萬斤糧食是可能的。毛澤東相信了畝產萬斤的「衛星」[4]。在廬山會議時,李銳就問毛澤東,您怎麼也柑信了畝產萬斤呢?毛澤東答曰,受了錢學森的影響[5]

  • 1958年4月29日,他在《人民日報》以中囯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的頭銜發表 一篇文章,題為《發揮集體智慧是唯一好辦法》,其中寫道:「作為一個搞力學的人來說,不免總是從能方面來 考慮。最近我算過這麼一個粗淺的賬,就是地球上一個單位面積上,受太陽的能有多少。假設我們說,一天太陽光 照在地面上,只照八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八小時太陽光照上去,如果我們只計算1%的能用來轉為植物有效 利用的能,這個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轉變為澱粉,那麼就可以在一畝面積上年產約八千市斤的澱粉。當然,這裡面有許多問題,不是那麼簡單。但我們可以向這個方向去考慮。受到這種理論上的科學方法的誤導,一些地方的農民被告知 安裝電力設備,以便在夜晚給地里的農作物提供光照,並且使用吹風機 給密植的水稻苗通風[6]
  • 錢學林在 6 月 16 日的《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一篇《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短文。文章認為,農業生產的最終極限決定於每年單位面積上的太陽光能,如果把這個光能換算農產品,要比現在的豐產量高出很多。把每年射到一畝地上的太陽光能的 30 ^作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這些太陽光能把空氣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製造成自己的養料,供給自己發育、生長結實,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糧食,那麼稻麥每年的畝產量就不僅僅是現在的兩千多斤或三千多斤[7]
  • 1959年,錢學森在《知識就是力量》第 9 期上發表了《農業中的力學問題》一文,文章通過太陽能估箅了糧食和木材等的單位面積年產理想[8]

6月16日錢學森攝文認為今後畝產釉食可達 4 萬斤。錢學森在《中國靑年報》上發表的《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 中國青年報八 1958 年 6 月 16 日)這篇以科學的名義所作的高產預言,對大躍進的熱潮一定有火上加油之功[9]。雖然他根本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但他的文章為糧食產量"放衛星"作了"科學上"的論證,客觀上為"大躍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10]

特異功能研究的提倡者

20 世紀 70 年代末,當人體特異功能是真是假,科學工作者及社會各階層還眾說紛紅雲的時候,錢學森支持一些熱心的科學工作者,對捕捉到的現象進行進行科學的核實和實驗,嚴謹地進行科學檢驗[11]。關於中醫(更具體地說是經絡〉、氣功與特異功能問題。錢老認為, "這三個東西是一個東西,有相互密切的關係。" 關於特異功能,錢老提出下列看法。什麼叫特異功能?這"實際上就是人的潛能"ㄝ是人體這個開放複雜巨系統的一種功能態。也說「特異功能問題是人的潛力問題,這是一個未知的領域, "實際上還是在探索,還不能說是開始了真正的研究。[12]

按照錢學森的意見(《論人體科學》一書中),就人體科學體系來說,在應用技術、工程技術方面,它包括體育技術、武術、雜技、武打功、身段功。人一機工程是研究人跟機器的配合,使人與機器的效果達到最佳狀態。通過人體實驗獲得相應數據,就能對功能態模型(包括人體巨系統的結構和參數)加以確定,並使模型輸出與人的實際行為等價,從而展現人體各種功能態的概貌。可以深信;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只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系統觀與還原觀相結合的哲學思想為指導,並以系統科學思想為依據,我們就一定能在人體科學研究領域內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13]。五月中旬,全國第二屆人體特異功能科學討論會在重慶召開。錢學森在書面發言中,高度評價了我國人體特異功能的發現。他說:「是人體特異功能的青少年,打開了人體科學的大門。」特異功能的機理初探應該說,人體特異功能機理這個課題還只是剛開始研究,甚至可以說還沒有入門。然而,這又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人體特異功能科學的突破,可能就在於此。因此,錢學森特別呼籲「加強人體科學的基礎研究」[14]


參考資料

  1. 李鳴生. 走出地球村——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記. 崧博 大佳網. 1 May 2018: 125–. ISBN 978-7-01-008039-0. 
  2. [1]
  3.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社. 2009. 
  4.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周末報社. 2008. 
  5. 袁永松; 王均偉. 左傾二十年, 1957-1976. 農村讀物出版社. 1993. 
  6. 高默波. 高家村: 共和國農村生活素描.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 July 2013: 119–. ISBN 978-962-996-558-7. 
  7. "現代化視野中的毛澤東思想硏究":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清樣本).. 2008. 
  8. 王文華. 錢學森實錄.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01. 
  9. 高瑞泉. 中國現代精神傳統: 中國的現代性觀念譜系.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325-4093-8. 
  10. 宮本欣; 何家弘. 法學家茶座.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0. 
  11. 塗元季. 錢學森.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4. ISBN 978-7-221-06483-7. 
  12. 北京大學. 現代科學與哲學硏究中心. 錢學森與現代科學技術. 人民出版社. 2001. 
  13. 錢學森. 論人體科學.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9. 
  14. Ke xue ji shu.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