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铃木贞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铃木贞一(1888年12月16日-1989年7月15日),日本军人、陆军中将。明治21年出生于千叶县山武郡芝山町,历经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个时代,有“西装军人”(背広を着た军人)之称。他在合称“三奸四愚”[1]的东条英机一派中被纳入三奸之一。战后经指定为甲级战犯,1955年出狱,1989年去世。

生平

铃木贞一是千叶县地主铃木八十吉的长子,就读于东京的学校法人成蹊学园与京北中学校,1910年陆军士官学校(22期)毕业,1917年陆军大学校(29期)毕业。原来报考志愿是开发满洲的森林,毕业后也继续关注支那(中国)问题的研究,历任参谋本部支那班部员、作战课部员、驻上海北京武汉武官。

1927年11月,铃木与深山龟三郎等人共同组建木曜会。1929年5月19日,永田铁山、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陆军中坚将校的二叶会与木曜会合并为一夕会。他参加了1931年三月事件(日本右翼团体樱会策动的最早的一次未遂武装政变)。被认为是日本情报战和宣传战的专家,和当时在北京的日本国际通讯社的古野伊之助也有很深的关系。

军旅生涯

铃木贞一得名“西装军人”,是因为他穿西服的时候比穿军服的时候多。而且也没有野战部队实战的经历,虽然是军职但是主要从事外务工作。一般日本军队的专业军官要不就是从地方上招,要不然就是送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去学校学习。而铃木贞一不同,他是在陆军大学校毕业以后再送到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系去学习的,有正经学位。1931年9月,满洲事变爆发,他在军务局工作,代表参谋本部满蒙班,极力推动满洲的日军进攻。期间,他与白鸟敏夫和森恪一起主张国际联盟脱离论,作为在军部的联盟脱离推进派名声远扬。1934年,成为新闻班长。

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之际,他与山下奉文一起劝说叛变军队放弃抵抗回营。事件发生后,皇道派势力衰落,统制派掌握陆军实权,铃木贞一出任步兵第14联队长。1937年晋升为少将。1938年4月14日任第3军参谋长,同年12月16日,就任兴亚院政务部长(至1941年4月)。1940年8月1日晋升陆军中将,同年12月23日就任兴亚院总务长官心得。1941年4月4日编入预备役,同时任第2次近卫内阁的国务大臣兼企划院总裁,此后在第3次近卫内阁和东条内阁留任国务大臣。在东条内阁时期,日本打算模仿英国殖民印度的方式设立大东亚省,陆军取代外务省掌握关于亚洲关系的权限,实际上当时打算由铃木贞一当外务大臣的,但是败给了青木一男

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前的1941年10月-12月的御前会议中,按照日本的经济力和军力的数量分析结果,主张开战。在会议中,铃木的判断是如果坐等ABCD包围网形成,三年后日本将没有石油,不仅产业衰退,军事行动也变得不可能,那时不仅仅是支那满州,连朝鲜半岛台湾也将丢失。所以,他向昭和天皇裕仁陈述:与其坐等对方的压迫,不如确保国力的增长。因此与美、英、荷兰开战的话,占据南方资源地带的事必不可少,是日军中支持南下侵袭的派系。

根据对战后的铃木的采访,他在企划院总裁就任的时候,也做过对美战争船舶亏损率的研究,结果境况并不乐观。不过海军在东条内阁成立的时候打包票,表示不用担心。加上当时深陷中国战场,对开战夺取东南亚的资源已经不可避免,也就没有多想。

1942年2月就任大东亚建设审议会干事长,1943年10月8日任日本贵族院议员、内阁顾问、大日本产业报国会会长等职。

战后生涯

战后的1945年12月3日,铃木贞一被指定为甲级战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其在御前会议上主张开战,被判处终身监禁[2]。服刑不到十年,1955年9月17日与桥本欣五郎、贺屋兴宣一起获得假释出狱,1958年获得赦免。

赦免后,有“电力王”之称的松永安左エ门邀请他担任产业计划会议委员,岸信介内阁成立后的1959年,日本自由民主党邀请他出马参加参议院选举,他说:“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曾经错误掌管国家的人,不会再一次坐回那个椅子了”,以此拒绝。可是作为保守派的幕后人物,铃木贞一仍然保持着极大的影响力,后来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岸信介和福田赳夫、三木武夫都和他关系极为亲密。

1973年,85岁的铃木贞一从东京都世田谷区回到出生的千叶县山武郡芝山町的家中居住,生活16年,度过了安静的余生,附近的居民还是按战前的习惯称他为“阁下”。

1989年7月15日,铃木贞一在家中去世,享年101岁。他是日本唯一活到平成时代的甲级战犯,也是其中寿命最长的一个。丧葬仪式在东京都杉并区的福相寺院举行,丧仪委员长是前首相福田赳夫

视频

铃木贞一 相关视频

揭秘靖国神社中的十四个甲级战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