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铜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铜瓶》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铜瓶》唐朝诗人 杜甫所作诗词。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铜瓶》[1]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铜瓶》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

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侧想美人意,应非寒甃沉。

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

作品赏析

【鹤注】此当与蕃剑同时之作。铜瓶,汲水器。[2]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①。铜瓶未失水②,百丈有哀音③。侧想美人意④,应悲寒甃沉⑤。蛟龙半缺落⑥,犹得折黄金⑦。

(铜瓶,有感兴废也。首二另提,中四应时清,末二应乱后。当时有从故宫废井中拾得铜瓶者,故从乱后追思其盛。此瓶未经失水,则系以长绠,而辘轳有声。及其沉没水中,想汲井宫人,应对寒甃而伤悲矣。今者瓶上蚊龙,半已脱落,犹足准折黄金,盖以旧宫古物,人知珍重之也。哀音,连百丈言,不指滴沥之声。寒甃沉,谓铜瓶沉溺,不指井穴深沉。黄生曰:瓶涉美人之手,今乃落于民间,世事岂复堪言。此诗感物伤时,可当沉郁顿挫四字。突起一句,随手撇开,至结尾方挽合,乃古文遥呼徐应之法。)

张九龄诗:“尔实在时清。”《汉·礼乐志》:朓瑶堂。《颜注》:“以瑶饰堂。”瑶殿,即此义也。②庾信诗:“铜瓶素丝绠。”董威辇诗:“忽焉失水。”③《杜臆》:蜀中牵船竹绠曰百丈,此借以名汲水之绠。鲍照诗:“百丈不及泉。”陆机诗:“哀音附灵波。”④又诗:“侧想瑶与琼。”⑤《易》:“井甃无咎。”《风俗通》:“甃,聚砖修井也。”⑥戴延之《西征记》:太极殿有金井栏、金博山、金辘轳,蛟龙负山于井上。师尹曰:蛟①,瓶上刻铸者。⑦杨慎云:折,当也。唐汝询曰:唐人诗有先后可参证者,张籍《楚妃怨》:“梧桐落叶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读籍诗,杜义自明。

《随笔》云:此篇盖见故宫井内汲者得铜瓶而作。首句便说废井,则下文反覆叙述为难,而曲折宛转如是。全在时清瑶殿句,追想宫中情景,便觉如许生动,他人毕一生摹写,不能到也。

今按:中四句,言瑶殿之内宫人汲水也。应悲寒甃沉,承百丈有哀音。惟井水深沉,故须长绠下汲,而美人生悲。悲字,形容其手柔力怯耳。若云悲铜瓶之沉没,文气太促。此瓶失水,应补在蛟龙缺落之上,乃诗家藏针暗渡之法。按:洪仲云:杜五律诗,凡二句开者,七必阖,于此可证矣。

古诗文鉴赏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3]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4]“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人。[5]

视频

百家讲坛——诗圣杜甫(六)杜甫死亡之谜

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

  1. 《铜瓶》 诗词文句网
  2. 《铜瓶》 诗词文句网
  3.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
  4.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7-12-07
  5.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