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铜闸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铜闸镇隶属于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位于含山县东南部,东邻和县。地形由太湖山山顶向牛屯河辐射成扇形,岗冲相间,地势连绵起伏,素有"九岗八冲,四圩两滩"之称。泥生产原料)等。[1]

历史沿革

解放前铜闸是个贫穷落后的水乡小镇,有"闲眼铜城闸、睁眼倒塌塌"之说,仅有800米长、2米宽三块青石路面的一条直筒街,全街只有三家米行、七家店铺、两个中药店(代看病),房屋低矮,生意箫条,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解放后在党的阳光普照下,全镇人民获得新生,幸福生活蒸蒸日上。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铜闸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1988年5月铜闸新街兴建,地址位于庆广大沙滩,合裕公路北首,占地102亩,新街自东向西长1200米,街宽100米,建有区、镇两府办公楼和农行、粮站、工商、税务、供销社等机关单位15家以及商贸户多家,总建筑面积为26100平方米。到2005年底,新老街已发展个体工商户145家,其中上规模的有6家,另有上档次的酒楼饭店4家,同时在新街附近老火车站下面建立了我县第一个工业区,现有骨干企业9家。

名人荟萃

铜闸历来是名人荟萃,早在清朝咸丰年间,长岗马新怡就做了南京治台。道光年间,有文举贾宛如。解放前黄埔军校毕业生王湘(王继湘)1927年参与刘少奇安源罢工运动,抗日战争期间转任地下党上海闸北区委书记,于1938年牺牲。解放后,军界的有1932年入伍的宫军,曾任呼和浩特军区副司令员(副军级)。有1947年入伍的汪秋平(贾斯凡),曾任解放军工程兵政治部主任(正师级)。

政界的有留苏生贺子德,曾任湖南省科技副省长。有江西"共青城"开发者之一的蒋仲平现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有曾任芜湖市饮服总公司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张良勇。有安徽省第四届党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贾佑珍,有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读博士后的贾宏旗和北京航空学院的研究生现有美国留学的李宏余等。

铜闸具有悠久的光荣革命传统史,早于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铜闸在芜湖五中、宣城师范就读的学生就纷纷回乡,宣传演讲,散发传单,铜闸于6月11日由黄荫乔张子书过礼堂、张季川、黄顶九等为首组织各界人士集会游行,商家停业,学生停课,以表哀愤,并于当天募捐大洋四十五块,汇往上海支援学生工人运动。

一九四二年铜闸抗日"敌后武工队"已发展16人,庆广赵墩村的吕其荣,项弯村魏家水就是队员之一。武工队的地下活动,使铜闸火车站的日军中队长左毛太郎和伪军连长孙世杰闻风丧胆,恍恍不可终日,这就进一步提高了铜闸人民抗日斗争的积极性。[2]

制度建设

该镇利用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契机,在转变干部作风、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五难":一是推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解决群众"办事难";二是建立健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解决群众"诉求难";三是严格执行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招投标和土地招拍挂程序,杜绝暗箱操作,接受社会监督,解决群众"参与难";四是兑现岗位责任制目标奖惩,形成长效的督查考核和奖惩机制,解决党员干部"干事难";五是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承诺书,解决领导干部"监督难"。

党政工作

铜闸镇

抓好镇党政领导干部的廉政学习。镇纪委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经常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开展政治学习,学中央决定,学上级廉政建设文件,学理论政策,观看反腐警示教育片。二是抓好党政班子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镇纪委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一般干部的组织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查摆问题,深入剖析,对照检查,及时整改。三是抓好党员干部的针对性教育。镇利用党支部会、三干会,镇村党员干部大小会议进行党的政治纪律教育,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和进农村,优化党员干部的工作环境。四是抓好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测试。镇纪委组织全镇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廉政知识测试,促进熟知,掌握廉政知识。

凌家滩古遗址

位于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的凌家滩古遗址是1985年被发现的。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总面积大约为160万平方米,距今5300年,为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址。 凌家滩遗址自发现以来先后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能够清晰地看出这块聚落群是由墓地和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以及生活区遗迹组成。墓地面积大约有14000平方米,中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壕沟把墓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在凌家滩遗址上共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祭坛1座,墓葬66座,大面积红陶块堆筑的遗迹1处,古建筑遗迹1处,房屋遗迹1处,出土的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1300件,其中有很多珍品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具有独特的考古学价值,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在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不无遗憾地是,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遗址还只能暂时保存起来,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挖掘。在凌家滩遗址发现的红陶块建筑遗迹,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红陶块建筑,其陶块为我国砖的祖行,更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实物资料。

同时,在凌家滩墓葬出土的大批玉礼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一次重大发现,它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尤其是管钻技术表现出极高水准,令当代人惊叹。此外,凌家滩遗址上还有着同样充满神秘色彩的巨石文化遗存。所有的这些都表明了凌家滩先民已经脱离了对自然和图腾崇拜的低级阶段,体现出玉器文明古国的特征,也就是说,距今5300年的中国大地上就已出现了高度文明的玉器文化,中华文明也被向前推进了1千多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