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锥螺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锥螺壳
原图链接图片来源

中文学名: 锥螺壳

界: 动物界

门 :软体动物门

纲 :腹足纲

目 :中腹足目

科: 锥螺科

属: 棒锥螺、笋锥螺

锥螺壳,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和笋锥螺的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T.terebr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沙滩上掘沙捕取,去肉,洗净,晒干。[1]

形态特征

1.棒锥螺,贝壳尖锥形,质坚,一般壳高108-132mm,宽约为高的1/5。

螺层20-23层,每层高、宽度增长均匀。壳面微凸,缝合线深,呈沟状,壳顶尖细,螺旋部很高,约为体螺层的5倍。

每一螺层表面有螺肋5-7条。肋间还杂有微细肋纹,体螺层上有螺肋9条。壳表黄褐色或紫褐色。

生长线明显,有时形成褶襞,壳口近圆形,壳内面具有与壳表螺肋相应的沟纹,外唇薄,易破损,内唇较坚。

厣角质,圆而质,圆而薄,易破碎,粟色。核位于中央。

2.笋锥螺,贝壳长尖锥形,质稍薄,尚坚,一般壳高145-168mm,宽约为高的1/5,螺层28-29层,壳顶尖细,极易断裂,缝合线深凹。

螺层中部稍膨胀,每一螺层表面通常有螺肋5-6条,在体螺层约为11条,第2条间还具细肋。

壳表黄褐色或淡灰紫色,生长线较稀,近边缘常形成细的纵褶。

壳口近圆形,内面紫褐色。外唇薄,锐利;内唇略厚,上端染有紫色。厣角质与上种相同。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1.生活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至潮下带40m深的泥沙质或软泥质海底。

2.生活于10-40m深的泥沙质海底。

资源分布:

1.我国分布于东、南沿海。

2.为福建以南沿海羽见种。

性味

味咸;性平[2]

锥螺壳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痔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锥螺壳,中医世家
  2. 锥螺壳,宝芝林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