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锦缠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锦缠道词牌名。亦称《锦缠头》、《锦缠绊》。本调六十六字。后阕首句节奏为上一下四。后阕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衬字“问”耳,句法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为断。后阕末尾一句,上四下五,与前半阕结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则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词牌沿革

据《钦定词谱》卷十四《锦缠道》下载,《全芳备祖·乐府》名《锦缠头》,宋江衍词名《锦缠绊》,原注黄钟宫。关于此调来源,一说道即道路,缠即缠住马脚。隋炀帝为了炫耀隋朝富庶强盛,利诱西域诸国入朝,元宵之夜,命市商盛饰市容,街道树木都用锦帛缠饰,缠帛落地,连马足都被缠住。此种故事,可谱曲调。另说,古代歌舞时,每以锦帛缠头作为装饰。演出完毕,客以罗锦为赠,称为缠头。后来便作为赠送歌伎财物的通称。唐杜甫《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1]白居易琵琶行》诗:“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调名或即本此。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以宋祁《锦缠道·燕子呢喃》[2]为代表。按沈际飞《续草堂诗馀》,后段第三句作“尚寻芳问酒”,将下句“问”字移入上句,妄为增损,不知此调前后段第三句,例作七字上三下四句法,后段第四句,例作八字上三下五句法、不押韵,有《全芳备祖》无名氏词可校也,故此词可平可仄悉参无名氏词。

变体一:双调六十七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以无名氏《锦缠道·雨过园林》为代表。此与宋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异,盖衬字也。

变体二: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三仄韵。以江衍《锦缠道·屈曲新堤》为代表。此亦宋词体,惟前段第三句不作上三下四句法,第四句不押韵,后段第一、二句照前段作四字一句、六字一句,第四句减一字作七字句异。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视频

锦缠道 相关视频

《琵琶行》白居易
细说隋炀帝的一生

参考文献